第四十三回 阴阳草(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笔趣阁 www.bqg16.com,最快更新幽后传奇最新章节!
御书房内,太子元恂跪于元宏案前。元宏冷面如霜,斥道:“朕素来教育尔等需‘兄友弟恭’,如今你还未及开府摄政,行事便如此张狂,朕如何信你日后可善待于弟妹,又如何将这江山社稷交托于你?”
元恂身为长子,又受了太子印玺,元宏对其自幼便寄以厚望,更是另眼相看。只是这太子恂因先太皇太后冯氏之宠溺,自幼便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只其所为无一人敢告于皇帝知晓。
今次因高嫔难产,元宏方知元恂前日所作所为,故而震怒十分。
元恂见元宏震怒,只得俯身叩首,请罪道:“儿子自知有错,望阿耶饶恕。”
元宏肃色道:“尔等兄弟姊妹,同根而生,一源而出,分形连气,理应相互友爱,彼此善待。”
看了一眼元恂,元宏又接着道:“尔等兄弟皆身系我大魏国运,若得兄弟齐心,国运必隆。人生在世,较之君臣、父子,尔等兄弟自幼食则同案、学则连业,故而更显亲近才是。”
元恂心内厌恶,面上却不敢表露半分,只得连连点头,道:“儿子谨记阿耶之言,定当与众弟妹终生相依,亲睦而处。”
元宏只当元恂为初犯,又见他此刻似有悔悟之心,便缓了语气,道:“孝悌为仁之本,为君者必要以此为训。今日你既已知错,便回励材苑,罚抄《论语.理读》五十篇,以儆效尤。”
元恂心内恨恨,却不得不应了下来,如此方才被元宏示意起了身。
元恂出了御书房,满面愠色。众内侍亦不敢近前相劝,只尾随其身后而行。
待行至御花园,却见贵嫔夫人李氏携了近婢环丹迎面而来。
元恂今日因受了皇帝训责,本不欲与李氏照面,却不料李氏径直迎了上来。元恂无奈,只得近前草草行了个常礼,正欲离去,但闻李氏询道:“太子,今日怎有兴致于园中散步?”
元恂冷冷道:“方才面见阿耶,此刻只是途经园中罢了。”
李氏见其一脸不悦,又语气冷冷,心内便知定是皇帝因元恪兄妹之事斥责了太子,于是不动声色,道:“吾就知道,太子素来勤勉,此刻正为太师受学之际,又怎会无故流连园中。”
瞄了一眼元恂,见其一脸不屑,李氏接着微笑道:“过了芒种,太子便要与左右孺子大婚,虽说吾人微言轻,无力为太子张罗,然吾自于宫内教授荞儿为人妇之道,亦算是为太子尽一份心力。”
元恂因见过左右孺子之像,自是为郑荞美貌所动。那日见元恪所佩荷包之上绣了郑荞之名,又因索而不得,故而动怒。方才听闻李氏之言,才知郑荞竟居于李氏宫内,忽的兴奋起来,道:“夫人是言,吾之右孺子现下里居于夫人宫中?”
李氏点了点头,微笑道:“是呢,荞儿入宫来陪伴其姑母郑嫔生产,故而与吾一宫而居。”
元恂闻言,便来了精神,急急道:“此女可如画像一般?”
李氏听其如此言,心内冷哼一声,面上却笑意盈盈,道:“画像岂能传神?荞儿虽非倾国倾城之颜,却亦算得上花颜月貌,且弹得一手好琴,亦能诗会唱,与太子那自是天作之合。”
元恂本值青春之年,听李氏言罢,更是心痒难搔。
见元恂如此神情,李氏心内暗喜,接着道:“荞儿平日里于吾宫中或抚琴浅唱,或勤于女红,甚是乖巧伶俐。”
看了一眼元恂,李氏浅笑道:“荞儿喜琴,近日来时常往倚德苑寻昭仪请教琴艺。昭仪最喜闻琴瑟和鸣,便时常令荞儿与二皇子合奏共鸣。”
元恂闻言,当下沉了脸,道:“琴与瑟岂是寻常男女可合奏之器!”
李氏见状,心知话已起效,便故意道:“虽说二皇子尚未及舞勺之年,然荞儿却是陛下钦定之右孺子,如此二皇子与荞儿琴瑟和鸣确有不妥。只是…”
见李氏欲言又止,元恂不悦道:“夫人有话直说,吾最不喜人如此。”
李氏轻叹一口气,道:“太子切莫动气,如今昭仪盛宠正隆,纵是知其所为欠妥,吾等又能如何?”
元恂本就因元恪兄妹之事受了责罚,此时又闻李氏如此言,心中之火便被挑起。元恂冷哼一声,道:“吾是太子,国之储君,便是皇后,亦让吾三分。阿耶后宫人众,她又岂能圣宠不衰?得罪了吾,日后自有她好看!”
言之者为恶,闻之者行易乱。
咸阳王元禧入了御书房。待向元宏行罢礼,元禧开口道:“清明将近,因今岁陛下与皇后皆居于平城皇宫,臣请陛下示下,清明祭祖,陛下作何打算?”
元宏招招手,示意元禧坐于自己身旁。待元禧坐定,元宏方开口道:“朕这几日亦在思忖此事,朕与二弟果是至亲兄弟。”
将手中朱笔置于笔架之上,元宏继续道:“新都在建,迁都事宜虽定,然人心未稳。朕此时若北归祭祖,恐平城旧贵元老再行阻挠之举,迁都之事便要前功尽弃。”
元禧点了点头,道:“陛下所虑甚是!北人恋故难迁,陛下颁旨迁都已半年有余,然南迁之人,只不足三成。”
元宏闻元禧之言,沉默不语。
元宏与元禧既为君臣,又是兄弟。元禧心知自己务必要想出万全之策,方不辜负皇帝待自己亲近之情。
元禧见元宏久不出声,便开了口:“若太子可替陛下回乡祭祖,此困惑岂非迎刃而解?”
元宏闻言,犹豫道:“子恂虽为太子,却从未涉足朝堂之事。加之帝陵分散多处,不知其能否胜任。”
元禧坚定地点了点头,对元宏道:“太子可由太师与太傅陪同,一应祭祀事宜、礼节便可由他二人从旁指点,加之皇叔亦在平城旧宫,断不会出错。”
元宏虽心中仍觉犹豫,却再无其他良策,于是点了点头道:“如此你便着手安排吧,祭罢祖,务必速速归来,以免误了新婚之期!
御书房内,太子元恂跪于元宏案前。元宏冷面如霜,斥道:“朕素来教育尔等需‘兄友弟恭’,如今你还未及开府摄政,行事便如此张狂,朕如何信你日后可善待于弟妹,又如何将这江山社稷交托于你?”
元恂身为长子,又受了太子印玺,元宏对其自幼便寄以厚望,更是另眼相看。只是这太子恂因先太皇太后冯氏之宠溺,自幼便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只其所为无一人敢告于皇帝知晓。
今次因高嫔难产,元宏方知元恂前日所作所为,故而震怒十分。
元恂见元宏震怒,只得俯身叩首,请罪道:“儿子自知有错,望阿耶饶恕。”
元宏肃色道:“尔等兄弟姊妹,同根而生,一源而出,分形连气,理应相互友爱,彼此善待。”
看了一眼元恂,元宏又接着道:“尔等兄弟皆身系我大魏国运,若得兄弟齐心,国运必隆。人生在世,较之君臣、父子,尔等兄弟自幼食则同案、学则连业,故而更显亲近才是。”
元恂心内厌恶,面上却不敢表露半分,只得连连点头,道:“儿子谨记阿耶之言,定当与众弟妹终生相依,亲睦而处。”
元宏只当元恂为初犯,又见他此刻似有悔悟之心,便缓了语气,道:“孝悌为仁之本,为君者必要以此为训。今日你既已知错,便回励材苑,罚抄《论语.理读》五十篇,以儆效尤。”
元恂心内恨恨,却不得不应了下来,如此方才被元宏示意起了身。
元恂出了御书房,满面愠色。众内侍亦不敢近前相劝,只尾随其身后而行。
待行至御花园,却见贵嫔夫人李氏携了近婢环丹迎面而来。
元恂今日因受了皇帝训责,本不欲与李氏照面,却不料李氏径直迎了上来。元恂无奈,只得近前草草行了个常礼,正欲离去,但闻李氏询道:“太子,今日怎有兴致于园中散步?”
元恂冷冷道:“方才面见阿耶,此刻只是途经园中罢了。”
李氏见其一脸不悦,又语气冷冷,心内便知定是皇帝因元恪兄妹之事斥责了太子,于是不动声色,道:“吾就知道,太子素来勤勉,此刻正为太师受学之际,又怎会无故流连园中。”
瞄了一眼元恂,见其一脸不屑,李氏接着微笑道:“过了芒种,太子便要与左右孺子大婚,虽说吾人微言轻,无力为太子张罗,然吾自于宫内教授荞儿为人妇之道,亦算是为太子尽一份心力。”
元恂因见过左右孺子之像,自是为郑荞美貌所动。那日见元恪所佩荷包之上绣了郑荞之名,又因索而不得,故而动怒。方才听闻李氏之言,才知郑荞竟居于李氏宫内,忽的兴奋起来,道:“夫人是言,吾之右孺子现下里居于夫人宫中?”
李氏点了点头,微笑道:“是呢,荞儿入宫来陪伴其姑母郑嫔生产,故而与吾一宫而居。”
元恂闻言,便来了精神,急急道:“此女可如画像一般?”
李氏听其如此言,心内冷哼一声,面上却笑意盈盈,道:“画像岂能传神?荞儿虽非倾国倾城之颜,却亦算得上花颜月貌,且弹得一手好琴,亦能诗会唱,与太子那自是天作之合。”
元恂本值青春之年,听李氏言罢,更是心痒难搔。
见元恂如此神情,李氏心内暗喜,接着道:“荞儿平日里于吾宫中或抚琴浅唱,或勤于女红,甚是乖巧伶俐。”
看了一眼元恂,李氏浅笑道:“荞儿喜琴,近日来时常往倚德苑寻昭仪请教琴艺。昭仪最喜闻琴瑟和鸣,便时常令荞儿与二皇子合奏共鸣。”
元恂闻言,当下沉了脸,道:“琴与瑟岂是寻常男女可合奏之器!”
李氏见状,心知话已起效,便故意道:“虽说二皇子尚未及舞勺之年,然荞儿却是陛下钦定之右孺子,如此二皇子与荞儿琴瑟和鸣确有不妥。只是…”
见李氏欲言又止,元恂不悦道:“夫人有话直说,吾最不喜人如此。”
李氏轻叹一口气,道:“太子切莫动气,如今昭仪盛宠正隆,纵是知其所为欠妥,吾等又能如何?”
元恂本就因元恪兄妹之事受了责罚,此时又闻李氏如此言,心中之火便被挑起。元恂冷哼一声,道:“吾是太子,国之储君,便是皇后,亦让吾三分。阿耶后宫人众,她又岂能圣宠不衰?得罪了吾,日后自有她好看!”
言之者为恶,闻之者行易乱。
咸阳王元禧入了御书房。待向元宏行罢礼,元禧开口道:“清明将近,因今岁陛下与皇后皆居于平城皇宫,臣请陛下示下,清明祭祖,陛下作何打算?”
元宏招招手,示意元禧坐于自己身旁。待元禧坐定,元宏方开口道:“朕这几日亦在思忖此事,朕与二弟果是至亲兄弟。”
将手中朱笔置于笔架之上,元宏继续道:“新都在建,迁都事宜虽定,然人心未稳。朕此时若北归祭祖,恐平城旧贵元老再行阻挠之举,迁都之事便要前功尽弃。”
元禧点了点头,道:“陛下所虑甚是!北人恋故难迁,陛下颁旨迁都已半年有余,然南迁之人,只不足三成。”
元宏闻元禧之言,沉默不语。
元宏与元禧既为君臣,又是兄弟。元禧心知自己务必要想出万全之策,方不辜负皇帝待自己亲近之情。
元禧见元宏久不出声,便开了口:“若太子可替陛下回乡祭祖,此困惑岂非迎刃而解?”
元宏闻言,犹豫道:“子恂虽为太子,却从未涉足朝堂之事。加之帝陵分散多处,不知其能否胜任。”
元禧坚定地点了点头,对元宏道:“太子可由太师与太傅陪同,一应祭祀事宜、礼节便可由他二人从旁指点,加之皇叔亦在平城旧宫,断不会出错。”
元宏虽心中仍觉犹豫,却再无其他良策,于是点了点头道:“如此你便着手安排吧,祭罢祖,务必速速归来,以免误了新婚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