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笔趣阁 www.bqg16.com,最快更新大宋超级学霸最新章节!
殿试不用等太多时间,当天晚上就必须阅卷完成,次日上午发榜。
批阅试卷的地点就在礼部,由正副主考率领二十名审卷官同时阅卷。
二十名阅卷官分为十组,其中六个组为一审,四个组为二审,两名副主考为三审,主考官欧阳修为终审。
试卷实行流水式批阅,如果一份试卷在经历一审和二审后,得分依然在上中以下,那么这份试卷就将直接被淘汰,不会进入第三审。
两名副主考将上中以上的试卷进行排名,进入最后的终审。
然后这些试卷再和省试成绩结合,按照五等标准进行评分,并排出最后的甲榜名次。
最后将甲榜名单交给礼部,由礼部负责安排前二十名士子和童子科前三名,由天子亲自面试。
礼部后堂内,二十名阅卷官正紧张地进行试卷审阅。
礼部侍郎张宣也没有回家,站在一座小楼上,负手望着灯火通明的后堂。
张宣心中颇为复杂,他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张尧佐非要在科举中阻击范宁?
一个小小的童子科士子,值得堂堂的国丈这样看重?
说是为了打击范仲淹的气焰,但张宣并不认为范宁落选和打击范仲淹有什么关系,何况他们还只是堂祖孙关系。
而且打击范宁风险太大,之前为了诬陷范宁嫖娼,还导致开封府少尹被庞籍顺势抹掉,张尧佐又想故技重施,他就不怕这次真的触怒了天子吗?
当然,最后倒霉的并不是他张尧佐,而是替张尧佐做事之人,开封府少尹刘晋被罢免时,也不见张尧佐出来替刘晋说句话,就这么被流放岭南,怎能让人不寒心。
这种只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做法着实令很多人都对张尧佐不满,也包括张宣,只是碍不过张尧佐的面子,张宣才在省试录取名单过审时小小刁难一把,算是给了张尧佐一个交代。
这时,一名手下匆匆赶来,在张宣耳边低语两句,张宣眉头顿时拧在一起,眼中露出厌烦之色。
他就是不想见到张尧佐,才躲在礼部不出宫,没想到张尧佐居然追到礼部来了。
着实令张宣恼火,但他又不敢得罪这位国丈爷,只得忍住心中不满来到礼部外侧堂自己的官房内。
张宣匆匆走进自己官房,只见张尧佐冷冷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张尧佐官职并不高,官阶只有五品,但他仗着自己女儿是贵妃,十分飞扬跋扈,就算当朝相公也不敢招惹他。
张宣连忙上前行礼,“国丈怎么来了?”
张尧佐皮笑肉不笑道:“张侍郎太忙了,连家都不回,老夫只好亲自上门!”
“这两天是殿试最关键的时刻,作为礼部主要职官,卑职确实很忙。”
“哼!那我交代你的事情呢?”
张宣知道含糊不过去,只得硬着头皮道:“那个…..卑职已经尽力了。”
“你已经尽力?”
张尧佐的目光变得阴鹜起来,冷冷道:“你的尽力是不是派个员外郎在审核的时候扯一句别头试,那就是你的尽力?”
“礼部无法干涉审卷,我们唯一的机会就是审核之时,礼部几十年都没有异议,我为国丈的吩咐,已经破了礼部几十年的先例,这还不是尽力?”
“你少给我来这一套,礼部想收拾一个士子,有的是办法,只是你不想做而已。”
张宣心中恼火起来,也毫不客气地顶撞道:“国丈想收拾他,也有的是办法,何必一定要让下官为难?”
这也是张宣最看不惯张尧佐的地方,既然他痛恨范宁,完全可以买一个杀手去收拾范宁,但他自己不想冒险,却要把风险丢给别人,他真当别人是傻子吗?
“是吗?我让你为难了,去年你还是礼部郎中,你为升迁求我帮忙的时候,可没有想过是否让我为难。”
张尧佐的语气冷酷之极,站起身道:“算了,我不让你为难,回头你送的那几幅画也拿回去吧!省得以后有人说我受贿。”
说完,张尧佐迈步便走,还没有走到门口,张宣便屈服了,‘受贿’两个字重重敲打在张宣心中,他有把柄在张尧佐手上。
张宣连忙躬身道:“下官一时糊涂,请国丈放心,我一定不会让国丈失望!”
尽管张宣千般不情愿,但张尧佐捏着他的脖子呢!他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了。
.......
天不亮,欧阳修慢慢放下笔,他揉了揉熬得通红的双眼,对副主考沈宽和马京笑道:“这份名单我觉得可以,你们再确认一下吧!”
经过三审后,他们筛选出一百二十五份获得上中以上评分的试卷,然后撕掉糊名条,把他们省试的成绩和殿试的成绩合在一起,进行最后的等级评定。
只要获得第三等以上,就可以进入甲榜,欧阳修最终将名单人数控制在一百一十八名。
然后将这份名单交给礼部,由礼部通知前二十名和童子试前三名准备今天进行面试。
礼部不得擅自改变成绩顺序,如果有所变动,必须要征得主考官的同意,且要有充分的理由。
这个流程其实是和省试是一样的,礼部还是有权进行资格审核,他们必须确保考中状元的士子没有任何负面消息。
一旦审核不通过,礼部必须要及时把消息反馈给巡考相国和主考官,并拿出确凿的证据,然后主考官重新定位排序,提供新的名单。
几十年来,还没有发生过殿试审核不通过的情形。
至于乙榜排序,就直接按照省试的成绩顺序,从高到底进行排名。
沈宽点点头,“这份名单我也认可!”
“马主考呢?”欧阳修又问马京。
马京笑道:“下官也支持!”
“好吧!既然咱们三人都认可,这份名单就算通过了,尽快交给礼部吧!”
欧阳修提笔签了字,沈宽和马京也签了字,加盖印章后,这才将几份榜单放入密封筒弥封起来。
马京起身去煎茶,房间里只剩下欧阳修和沈宽二人。
欧阳修将密封筒交给沈宽笑道:“我们终于结束,下面和礼部打交道的事情就交给沈兄了!”
沈宽显得有点担忧,他沉吟一下道:“欧阳主考还记得礼部审核有异议那件事吗?”
欧阳修沉吟一下道:“我事后拜托包拯关注范宁,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异常发生,你也看到了,范宁还是考出了优异成绩。”
“如果不到最终发榜,下官还是觉得不太安全。”
欧阳修听懂了沈宽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礼部接下来还会出幺蛾子?应该不会吧!礼部居然敢改我们的榜单,未免太胆大包天了!”
“下官觉得我们还是谨慎一点好。”
欧阳修默默点头,这时,外面传来报更声,已经五更时分了。
他笑了笑,对沈宽道:“咱们还是按正常步骤把名单交给礼部,然后留个心眼就是了。”
........
崇文馆是皇宫秘籍图书校理之处,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图书馆,但它并不在皇宫内,而是宣德门外,紧靠太常寺,距离皇宫大门宣德门相距约两里。
由于崇文馆内房舍众多,近六百名士子就暂时住在这里。
五更时分,士子们就纷纷起床了,今天是他们人生最灿烂的一天,上午面试结束后,就直接宣布名次,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的位子。
再不济也是同进士出身,中午,他们将骑马夸街,在京城内风风光光走一圈后,再回到皇城,然后拜见天子,接受天子的祝福。
最后集体去金明池赴琼林宴,使他们人生辉煌达到顶点。
“范宁,我们明天就可以回家了吗?”苏亮兴奋地问道。
“你急着回家?”范宁一边用盐水漱口,一边含糊不清地问道。
“主要是圆圆要回去了,我想和她一起回去。”
“那你先回去吧!我还要等几天,二叔的店铺过两天开业,我一时走不开。”
“那我就先走了,对了,你帮我兑奖,我可能等不到开奖了。”
“没问题,如果你中了奖,我会拿你的银子直接请我喝酒。”
“随便你,只要你好意思!”苏亮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这时,一名礼部官员走进大院,拍拍手喊道:“大家赶紧去吃早饭,吃完早饭就出发,时间很紧了。”
众人一阵忙碌,今天不需要他们携带任何物品,只要穿上白色朝服,带上四角纱帽,仪容整洁就行了。
他们今天上午的任务就是耐心等候。
卯时正,五百九十六名士子列队走进了宣德门,直接来到大庆殿广场。
广场上已经摆好了六百张椅子,六百名士子纷纷就坐。
这时,礼部员外郎裴群高声道:“大家请安静,下面我宣布面试名单!”
广场上顿时鸦雀无声。
殿试不用等太多时间,当天晚上就必须阅卷完成,次日上午发榜。
批阅试卷的地点就在礼部,由正副主考率领二十名审卷官同时阅卷。
二十名阅卷官分为十组,其中六个组为一审,四个组为二审,两名副主考为三审,主考官欧阳修为终审。
试卷实行流水式批阅,如果一份试卷在经历一审和二审后,得分依然在上中以下,那么这份试卷就将直接被淘汰,不会进入第三审。
两名副主考将上中以上的试卷进行排名,进入最后的终审。
然后这些试卷再和省试成绩结合,按照五等标准进行评分,并排出最后的甲榜名次。
最后将甲榜名单交给礼部,由礼部负责安排前二十名士子和童子科前三名,由天子亲自面试。
礼部后堂内,二十名阅卷官正紧张地进行试卷审阅。
礼部侍郎张宣也没有回家,站在一座小楼上,负手望着灯火通明的后堂。
张宣心中颇为复杂,他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张尧佐非要在科举中阻击范宁?
一个小小的童子科士子,值得堂堂的国丈这样看重?
说是为了打击范仲淹的气焰,但张宣并不认为范宁落选和打击范仲淹有什么关系,何况他们还只是堂祖孙关系。
而且打击范宁风险太大,之前为了诬陷范宁嫖娼,还导致开封府少尹被庞籍顺势抹掉,张尧佐又想故技重施,他就不怕这次真的触怒了天子吗?
当然,最后倒霉的并不是他张尧佐,而是替张尧佐做事之人,开封府少尹刘晋被罢免时,也不见张尧佐出来替刘晋说句话,就这么被流放岭南,怎能让人不寒心。
这种只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做法着实令很多人都对张尧佐不满,也包括张宣,只是碍不过张尧佐的面子,张宣才在省试录取名单过审时小小刁难一把,算是给了张尧佐一个交代。
这时,一名手下匆匆赶来,在张宣耳边低语两句,张宣眉头顿时拧在一起,眼中露出厌烦之色。
他就是不想见到张尧佐,才躲在礼部不出宫,没想到张尧佐居然追到礼部来了。
着实令张宣恼火,但他又不敢得罪这位国丈爷,只得忍住心中不满来到礼部外侧堂自己的官房内。
张宣匆匆走进自己官房,只见张尧佐冷冷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张尧佐官职并不高,官阶只有五品,但他仗着自己女儿是贵妃,十分飞扬跋扈,就算当朝相公也不敢招惹他。
张宣连忙上前行礼,“国丈怎么来了?”
张尧佐皮笑肉不笑道:“张侍郎太忙了,连家都不回,老夫只好亲自上门!”
“这两天是殿试最关键的时刻,作为礼部主要职官,卑职确实很忙。”
“哼!那我交代你的事情呢?”
张宣知道含糊不过去,只得硬着头皮道:“那个…..卑职已经尽力了。”
“你已经尽力?”
张尧佐的目光变得阴鹜起来,冷冷道:“你的尽力是不是派个员外郎在审核的时候扯一句别头试,那就是你的尽力?”
“礼部无法干涉审卷,我们唯一的机会就是审核之时,礼部几十年都没有异议,我为国丈的吩咐,已经破了礼部几十年的先例,这还不是尽力?”
“你少给我来这一套,礼部想收拾一个士子,有的是办法,只是你不想做而已。”
张宣心中恼火起来,也毫不客气地顶撞道:“国丈想收拾他,也有的是办法,何必一定要让下官为难?”
这也是张宣最看不惯张尧佐的地方,既然他痛恨范宁,完全可以买一个杀手去收拾范宁,但他自己不想冒险,却要把风险丢给别人,他真当别人是傻子吗?
“是吗?我让你为难了,去年你还是礼部郎中,你为升迁求我帮忙的时候,可没有想过是否让我为难。”
张尧佐的语气冷酷之极,站起身道:“算了,我不让你为难,回头你送的那几幅画也拿回去吧!省得以后有人说我受贿。”
说完,张尧佐迈步便走,还没有走到门口,张宣便屈服了,‘受贿’两个字重重敲打在张宣心中,他有把柄在张尧佐手上。
张宣连忙躬身道:“下官一时糊涂,请国丈放心,我一定不会让国丈失望!”
尽管张宣千般不情愿,但张尧佐捏着他的脖子呢!他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了。
.......
天不亮,欧阳修慢慢放下笔,他揉了揉熬得通红的双眼,对副主考沈宽和马京笑道:“这份名单我觉得可以,你们再确认一下吧!”
经过三审后,他们筛选出一百二十五份获得上中以上评分的试卷,然后撕掉糊名条,把他们省试的成绩和殿试的成绩合在一起,进行最后的等级评定。
只要获得第三等以上,就可以进入甲榜,欧阳修最终将名单人数控制在一百一十八名。
然后将这份名单交给礼部,由礼部通知前二十名和童子试前三名准备今天进行面试。
礼部不得擅自改变成绩顺序,如果有所变动,必须要征得主考官的同意,且要有充分的理由。
这个流程其实是和省试是一样的,礼部还是有权进行资格审核,他们必须确保考中状元的士子没有任何负面消息。
一旦审核不通过,礼部必须要及时把消息反馈给巡考相国和主考官,并拿出确凿的证据,然后主考官重新定位排序,提供新的名单。
几十年来,还没有发生过殿试审核不通过的情形。
至于乙榜排序,就直接按照省试的成绩顺序,从高到底进行排名。
沈宽点点头,“这份名单我也认可!”
“马主考呢?”欧阳修又问马京。
马京笑道:“下官也支持!”
“好吧!既然咱们三人都认可,这份名单就算通过了,尽快交给礼部吧!”
欧阳修提笔签了字,沈宽和马京也签了字,加盖印章后,这才将几份榜单放入密封筒弥封起来。
马京起身去煎茶,房间里只剩下欧阳修和沈宽二人。
欧阳修将密封筒交给沈宽笑道:“我们终于结束,下面和礼部打交道的事情就交给沈兄了!”
沈宽显得有点担忧,他沉吟一下道:“欧阳主考还记得礼部审核有异议那件事吗?”
欧阳修沉吟一下道:“我事后拜托包拯关注范宁,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异常发生,你也看到了,范宁还是考出了优异成绩。”
“如果不到最终发榜,下官还是觉得不太安全。”
欧阳修听懂了沈宽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礼部接下来还会出幺蛾子?应该不会吧!礼部居然敢改我们的榜单,未免太胆大包天了!”
“下官觉得我们还是谨慎一点好。”
欧阳修默默点头,这时,外面传来报更声,已经五更时分了。
他笑了笑,对沈宽道:“咱们还是按正常步骤把名单交给礼部,然后留个心眼就是了。”
........
崇文馆是皇宫秘籍图书校理之处,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图书馆,但它并不在皇宫内,而是宣德门外,紧靠太常寺,距离皇宫大门宣德门相距约两里。
由于崇文馆内房舍众多,近六百名士子就暂时住在这里。
五更时分,士子们就纷纷起床了,今天是他们人生最灿烂的一天,上午面试结束后,就直接宣布名次,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的位子。
再不济也是同进士出身,中午,他们将骑马夸街,在京城内风风光光走一圈后,再回到皇城,然后拜见天子,接受天子的祝福。
最后集体去金明池赴琼林宴,使他们人生辉煌达到顶点。
“范宁,我们明天就可以回家了吗?”苏亮兴奋地问道。
“你急着回家?”范宁一边用盐水漱口,一边含糊不清地问道。
“主要是圆圆要回去了,我想和她一起回去。”
“那你先回去吧!我还要等几天,二叔的店铺过两天开业,我一时走不开。”
“那我就先走了,对了,你帮我兑奖,我可能等不到开奖了。”
“没问题,如果你中了奖,我会拿你的银子直接请我喝酒。”
“随便你,只要你好意思!”苏亮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这时,一名礼部官员走进大院,拍拍手喊道:“大家赶紧去吃早饭,吃完早饭就出发,时间很紧了。”
众人一阵忙碌,今天不需要他们携带任何物品,只要穿上白色朝服,带上四角纱帽,仪容整洁就行了。
他们今天上午的任务就是耐心等候。
卯时正,五百九十六名士子列队走进了宣德门,直接来到大庆殿广场。
广场上已经摆好了六百张椅子,六百名士子纷纷就坐。
这时,礼部员外郎裴群高声道:“大家请安静,下面我宣布面试名单!”
广场上顿时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