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将门的交易!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笔趣阁 www.bqg16.com,最快更新章怀太子传最新章节!
废太子承乾反案后,以魏王泰、晋王治,文德皇后留下的两个嫡子,就已经开始暗中角逐储位,穷尽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拉拢朝中文武。
尤其马周、褚遂良、李勣,作为审理废太子一案的主审官,不仅受皇帝看重,也倍受朝臣推崇,由他们站出来说话,既能表达天心,也能表达民意。
二王一开始都定在废太子身上,除了上本求情外,还请三人俱本,求太宗以慈父之心,宽宥废太子,上不失严君之威,下不失慈父之情,中不负文德皇后在天之灵。
事是好事,可人人都能做,就不那么显得突兀了,在太宗面前,也没法完全的表达好,自己那颗诚挚的孝悌之心,二王为此着实的伤了一阵脑筋。
也不知道是谁,给李治出了一个主意,保下侯君集的幼子,以拉拢实力雄厚的将门势力。可谋反之罪,毕竟不是小事,随便一个理由就能开脱的。
明着保不下,就只有暗着保,李治找到了与其亲厚的安康公主,她是长孙皇后抚养长大的,即便此事有违国法,也不得不帮。
况且,她的驸马都尉-独孤谋,是当时的刑部侍郎,没有谁比他更适合从天牢中,把人捞出来了。
人救出来之后,李治找到了英国公府,那时候,李靖以老迈无用,将门的事皆以李勣为主。侯君集是将门一脉,与他们几十年的生死情谊,同袍之情,甚于手足。
现在,李治救出来他的幼子,为他保留了一条血脉,于情于理,将门都要承这个人情。再加上,李治保证,绝不找后账,保侯诚一生不受侵扰,由将门自主收养。
而他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让将门保他坐上储位,精于世故的李勣,怎么会不明白。且他又是文德皇后的嫡子,李勣一家当年受娘娘的恩惠颇多,不得不报,在公在私之下,也就答应了下来。
在结陈废太子一案后,李勣,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关陇士族一起,共同推举李治入主东宫,承继国本。
但这不算完,众所周知,立李治为太子后,太宗皇帝曾经后悔过,有过改立吴王恪为储君的想法,后被长孙无忌等人劝阻,才没有付诸行动,最后传位给李治。
可在这过程中,稳固李治储位的,不仅仅是靠长孙无忌的嘴,及其与太宗皇帝的情谊,更是李勣等将门、关陇士族的运作,打击可能为吴王出力的臣工。
别以为,大唐建立了,前隋的势力的就灭亡了,从前朝到后宫,他们依旧有不容小觑的力量,否则就不会在文德皇后崩逝后,有推举杨妃为皇后的事。
以杨政道为首的弘农杨氏,宫中大小杨妃,及与前隋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文臣武将,蛰伏多年的他们,可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而长孙无忌、李勣等,跟着高祖、太宗推翻前隋的派系,也在贞观末期,与他们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直至李治登基称帝。
为了表彰将门的贡献,除了明面的赏赐外,侯诚也得了一份不能见光的赦免诏书,准许其从军,给一个出身。
出于“民不举,官不究。”的原因,即便候诚多年来,跟随李勣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勋,直至今日也就是一个小卒子。
“殿下,老臣当过响马,杀人越货,打家劫舍等不光彩的事,干了不知道有多少。老臣不后悔,也丝毫不会愧疚,因为那是为了活着。”
“老臣也醉心功名,为了打仗,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女婿,阵前祭旗!在这方面的口碑,比许延族强不到哪去。”
“可老臣始终守住了一点,那就是卫公交给我的将门旗帜不能倒,这群老老少少,也都看护的不错。”
一直以来,李勣在李贤的眼中,从来都不是什么忠臣良将,毕竟他干过踩线的事太多了,也都很不尽人情。
可今天,听了这一番话,了解到他扛着整个将门的诸多不易,李贤开始理解他的做法了。侯君集与他,都是李靖的学生,他们不仅是同袍,更是同窗。
为他保下最后一丝血脉,绝对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人非圣贤孰能无情,换做是李贤,他也会这么做,最起码死了之后,能有颜面去见老弟兄。
“好了,英公,事情既然说的这么明白了!本王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看在英公的面上,这事到此打住,本王既往不咎。”
“可容小王多说一句,这个侯诚,你老得好好管教,不是所有的皇族,都像本王一样豁达。您老年纪大了也没办法把他一辈子拴在裤腰带上,不是。”
李贤这话一出,人老成精的李勣也是微微一笑,他就是抓住了顾全大局这一点,所以才有恃无恐的漠视了刺王杀驾之事。这个历经隋、唐两朝的老狐狸,赌对了,李贤确实不会抓住不放。
只要不是蓄意谋划什么,为了眼前的战事,李贤都不能过分追究,否则闹出什么不可收拾之事,影响了作战,在皇帝面前,他也交代不过去。
不过,李贤也话里话外的敲打了李勣,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别拿土地爷不当神仙,老子好歹是当朝一品亲王,不是什么任人宰割的冤大头。
而且上了年纪的李勣,也不能保他一辈子无忧,要是再犯了“癔症”,掉脑袋就是朝夕之间的事。
“殿下豁达,心胸开阔,老臣佩服之至!老臣代那个不成器的东西,谢过殿下不杀之恩。”
“老臣回去之后,一定严加管教,保证绝对不会再出现这种的事。可是......”
可是今天,因为侯诚的事,让李勣知道了雍王,拥有虎贲营兵符之事,事涉军伍将门,作为将门的领袖,他不得不多说几句。
虎贲营的兵权,可是个不降之物,当年废太子承乾,就是因为手里掌握这支精兵,才“酒壮怂人胆”的。而长孙无忌为了捧杀吴王恪,也以拉拢吴王,以保皇帝登基为由,交给了他。
最后,都因为手中握有这支军队而“折戟沉沙”,身死魂消为天下笑。现在李贤被授予了全权,如同前人一般,不知婉拒,且又大摇大摆的带到辽东,在李勣看来,这就是自导死地。
“殿下,摆在你面前的窘境,不比吴王当年要好,你明白吗?”
废太子承乾反案后,以魏王泰、晋王治,文德皇后留下的两个嫡子,就已经开始暗中角逐储位,穷尽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拉拢朝中文武。
尤其马周、褚遂良、李勣,作为审理废太子一案的主审官,不仅受皇帝看重,也倍受朝臣推崇,由他们站出来说话,既能表达天心,也能表达民意。
二王一开始都定在废太子身上,除了上本求情外,还请三人俱本,求太宗以慈父之心,宽宥废太子,上不失严君之威,下不失慈父之情,中不负文德皇后在天之灵。
事是好事,可人人都能做,就不那么显得突兀了,在太宗面前,也没法完全的表达好,自己那颗诚挚的孝悌之心,二王为此着实的伤了一阵脑筋。
也不知道是谁,给李治出了一个主意,保下侯君集的幼子,以拉拢实力雄厚的将门势力。可谋反之罪,毕竟不是小事,随便一个理由就能开脱的。
明着保不下,就只有暗着保,李治找到了与其亲厚的安康公主,她是长孙皇后抚养长大的,即便此事有违国法,也不得不帮。
况且,她的驸马都尉-独孤谋,是当时的刑部侍郎,没有谁比他更适合从天牢中,把人捞出来了。
人救出来之后,李治找到了英国公府,那时候,李靖以老迈无用,将门的事皆以李勣为主。侯君集是将门一脉,与他们几十年的生死情谊,同袍之情,甚于手足。
现在,李治救出来他的幼子,为他保留了一条血脉,于情于理,将门都要承这个人情。再加上,李治保证,绝不找后账,保侯诚一生不受侵扰,由将门自主收养。
而他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让将门保他坐上储位,精于世故的李勣,怎么会不明白。且他又是文德皇后的嫡子,李勣一家当年受娘娘的恩惠颇多,不得不报,在公在私之下,也就答应了下来。
在结陈废太子一案后,李勣,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关陇士族一起,共同推举李治入主东宫,承继国本。
但这不算完,众所周知,立李治为太子后,太宗皇帝曾经后悔过,有过改立吴王恪为储君的想法,后被长孙无忌等人劝阻,才没有付诸行动,最后传位给李治。
可在这过程中,稳固李治储位的,不仅仅是靠长孙无忌的嘴,及其与太宗皇帝的情谊,更是李勣等将门、关陇士族的运作,打击可能为吴王出力的臣工。
别以为,大唐建立了,前隋的势力的就灭亡了,从前朝到后宫,他们依旧有不容小觑的力量,否则就不会在文德皇后崩逝后,有推举杨妃为皇后的事。
以杨政道为首的弘农杨氏,宫中大小杨妃,及与前隋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文臣武将,蛰伏多年的他们,可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而长孙无忌、李勣等,跟着高祖、太宗推翻前隋的派系,也在贞观末期,与他们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直至李治登基称帝。
为了表彰将门的贡献,除了明面的赏赐外,侯诚也得了一份不能见光的赦免诏书,准许其从军,给一个出身。
出于“民不举,官不究。”的原因,即便候诚多年来,跟随李勣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勋,直至今日也就是一个小卒子。
“殿下,老臣当过响马,杀人越货,打家劫舍等不光彩的事,干了不知道有多少。老臣不后悔,也丝毫不会愧疚,因为那是为了活着。”
“老臣也醉心功名,为了打仗,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女婿,阵前祭旗!在这方面的口碑,比许延族强不到哪去。”
“可老臣始终守住了一点,那就是卫公交给我的将门旗帜不能倒,这群老老少少,也都看护的不错。”
一直以来,李勣在李贤的眼中,从来都不是什么忠臣良将,毕竟他干过踩线的事太多了,也都很不尽人情。
可今天,听了这一番话,了解到他扛着整个将门的诸多不易,李贤开始理解他的做法了。侯君集与他,都是李靖的学生,他们不仅是同袍,更是同窗。
为他保下最后一丝血脉,绝对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人非圣贤孰能无情,换做是李贤,他也会这么做,最起码死了之后,能有颜面去见老弟兄。
“好了,英公,事情既然说的这么明白了!本王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看在英公的面上,这事到此打住,本王既往不咎。”
“可容小王多说一句,这个侯诚,你老得好好管教,不是所有的皇族,都像本王一样豁达。您老年纪大了也没办法把他一辈子拴在裤腰带上,不是。”
李贤这话一出,人老成精的李勣也是微微一笑,他就是抓住了顾全大局这一点,所以才有恃无恐的漠视了刺王杀驾之事。这个历经隋、唐两朝的老狐狸,赌对了,李贤确实不会抓住不放。
只要不是蓄意谋划什么,为了眼前的战事,李贤都不能过分追究,否则闹出什么不可收拾之事,影响了作战,在皇帝面前,他也交代不过去。
不过,李贤也话里话外的敲打了李勣,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别拿土地爷不当神仙,老子好歹是当朝一品亲王,不是什么任人宰割的冤大头。
而且上了年纪的李勣,也不能保他一辈子无忧,要是再犯了“癔症”,掉脑袋就是朝夕之间的事。
“殿下豁达,心胸开阔,老臣佩服之至!老臣代那个不成器的东西,谢过殿下不杀之恩。”
“老臣回去之后,一定严加管教,保证绝对不会再出现这种的事。可是......”
可是今天,因为侯诚的事,让李勣知道了雍王,拥有虎贲营兵符之事,事涉军伍将门,作为将门的领袖,他不得不多说几句。
虎贲营的兵权,可是个不降之物,当年废太子承乾,就是因为手里掌握这支精兵,才“酒壮怂人胆”的。而长孙无忌为了捧杀吴王恪,也以拉拢吴王,以保皇帝登基为由,交给了他。
最后,都因为手中握有这支军队而“折戟沉沙”,身死魂消为天下笑。现在李贤被授予了全权,如同前人一般,不知婉拒,且又大摇大摆的带到辽东,在李勣看来,这就是自导死地。
“殿下,摆在你面前的窘境,不比吴王当年要好,你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