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敲闷棍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笔趣阁 www.bqg16.com,最快更新大国无疆最新章节!
第一四六章 敲闷棍
1947年2月13日,参加中哈联合军事演习的双方部队基本到位,共和国陆军派出了第六集团军、空军派出了一个战术合成师,哈萨克斯坦军方也派出了十余万地面和空中兵力,中亚地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演习即将拉开帷幕。
而就在同一天,一直久攻不下苏联首都莫斯科的纳粹德军陆军中央集团军群,终于露出了邪恶狰狞的獠牙,学习日军在所罗门取群岛和澳大利亚作战中采取的毒气弹战术,在2月13日清晨发起的炮火突击中,如同雷声阵阵般的炮火轰鸣并未到来,倒是各种气体泄漏的嘶嘶声吹响了地狱恶魔们吞噬生命的号角,猝不及防的十余万苏联军民根本就没有准备防毒面具,很快就在毒气弹的攻击下死死捏着自己的脖子,或者拼命的抓扯皮肤,直至死亡,一个个都死样极其惨烈。
好在德军只想要用毒气弹解决掉他们进攻“障碍”,并未对莫斯科的纵深进行打击,所以遭受毒气弹打击的都是与德军在城市里正面抵抗的苏军一线部队,迅猛的毒气打击倒是起到了很好的“清障”效果,不到十分钟,德军发起进攻时,便没有遭到任何抵抗,轻轻松松就将战线推进了两三公里,若不是苏军炮兵部队及时利用猛烈炮火对之前的己方阵地进行密集覆盖,对进攻德军的纵深进行遮断打击,否则德军还真能趁着毒气弹的余威夺取更大面积的城区,一点点儿的将苏军赶出莫斯科。
德军使用毒气弹过后不到一个小时,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公然违背日内瓦公约的事情,纳粹德军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所有人都觉得稀松平常,大部分人都觉得,用了毒气弹那才叫正常,不用才不正常了,因而纳粹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大面积使用毒气弹,顶多让人为苏联军民揪心一把、同情一回,难道还指望着谁能出面制止德军的这种非人道主义战争行为?
对付大奸大恶,唯有比他更加邪恶。
当地时间2月13日下午14时许,经过漫长航行之后顺利抵达红海海域的共和国海军第三舰队六艘战舰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对德国首次试射的战略导弹进行模拟拦截作战,而在德国慕尼黑以南紧邻阿尔卑斯山的一个偏远小镇上,多年前就列为军事禁区的这里,咋一看还以为是某一个紧靠原始森林的淳朴小镇,各种各样的木屋在皑皑白雪的装饰下显得格外别致,森林里挺拔的树木也都精神抖擞,似乎已经适应了这快要过去的冬天。
两天前就已经分段利用铁路运抵发射现场的首枚战略导弹v-4显得特别粗大,经过两天的吊装,这枚弹体长30米、弹径8.5米、翼展10.3米,采用中央芯级捆绑助推技术,即用四台助推发动机串联捆绑在主发动机周围,该导弹另有五台液体火箭发动机,配20个推力喷管,总推力达到了4000余千牛,使得导弹的最大起飞质量高达300吨,可将一枚重约3吨的核弹头投送至8000公里之外。
从理论数据上来看,这枚导弹的射程已经能够满足德国人的需求,八千公里足以使其在本土就向北美洲和亚洲展开攻击,但实际上这枚导弹目前状态依然有些不好,由于固体燃料技术不过关,这枚导弹不得不采用液体燃料作为推进剂,加注液氧和煤油的工作已经持续了十几个小时,生怕发生推进剂泄露的士兵都小心翼翼的身着防化服一丝不苟工作着,生怕出错。
体积庞大、运输困难、组装缓慢、战斗转换耗时太长等等,无不证明这枚导弹的实际生存能力值得商榷,而不管如何,这枚必须要依靠铁路实施机动,然后依靠固定发射塔实现地面固定发射的战略导弹,依然被给予了厚望,只要这枚导弹将三吨重的模拟核弹头准确的送往目标海域五公里范围之内,对于德国而言已经是巨大的成功,因而导弹安装的惯性制导系统是否精确就相当关键了。
在以往的v型导弹中,德国火箭科学家们始终对其配置的惯性制导系统精度感到十分不满,经过连番波折后,曾一度尝试采取其他制导方式的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回到惯性制导系统的研制中来,经过连续攻关的不懈努力,德国人如今的惯性制导系统已经有了很高的实验精度,但装配到导弹上进行实际发射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无人可知。
2月13日傍晚,完成燃料加注一小时的德国首枚战略导弹,被各个发射单元的技术专家们给反复检查了两遍之后,终于向导弹总设计师冯?布劳恩报告了状态良好可以发射,汇总各方报告后,布劳恩正式下令导弹进入发射倒计时阶段,而在太空中负责监视该发射基地已久的光学侦查卫星,也在日落前最后一次掠过基地上空之时连续拍摄下了大量照片。
照片数据很快就被压缩和加密,经通讯中继卫星发送到了军情局总部,情报专家们很快就拿到了解密出来的图像数据,不到十分钟,就得出了德国首枚战略导弹已经进入发射待机状态的报告,空军和海军很快就收到了这一消息。
驻扎在伊朗阿巴斯的空军部队,很快就起飞了一架加挂特种侦查吊舱的大型无人侦察机,海军部也以最快速度向已经就位的“拦截”舰队发去了进入模拟拦截状态的命令,第二炮兵部队的航天司令部也果断下令进入战备状态,天基预警系统即刻进入了如临大敌之态,严阵以待德军首枚战略导弹的试射到来。
发射人造卫星需要为运载火箭考虑时间窗口,而发射导弹虽然没有这么麻烦,但德军明显想要确保首次发射圆满成功,所以他们要挑选一个较为合适的时间窗口来发射,可这样一来,却着实让等在红海的共和国海军“拦截舰队”着急,“荆州”号导弹巡洋舰舰长潘志文不知道抽了多少支香烟,却还还没有等到消息。
“奶奶个熊,这德国佬是不是不发射了啊,快熬死老子了!”
潘志文左右走动,一直不见有消息到来,战舰上安装的中华神盾系统再怎么强悍,也没有强悍能对数千公里外进行监视的程度,而真正担负起预警重责的,是天上的卫星,可卫星不是人,它们没有感情,只有各种毫无人性的机器设备和程序,德国人没有发射导弹,它们就不可能有所发现,也自然没有报告,潘志文着急也没用。
“我说,那就不能消停消停,这事儿光靠急,能有用吗?”沙恩超心里也挺烦躁,可他并不流露出来,说了一嘴后,依然老老实实的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而且,你这么一急,大家伙都跟着急,真要发射了,慌里慌张的,能拦下来吗?”
“管它拦不拦得下,反正都是模拟拦截!”潘志文心里毛躁躁的,一屁股坐回舰长位,依然有些躁动。
“我知道了!”沙恩超笑了笑,指了指在“荆州”号左舷方向的那艘灰色战舰,说道:“模拟对抗事小,你想要在‘中华’号面前证明自己才是真,借助这么一次机会,倘若咱们更胜一筹,‘荆州’号可就有面子了,可你想过没有,这可能吗?真要是咱们这艘老舰都超常发挥了,那价值上亿的‘中华’号还有个屁用?”
“树活一张皮,人争一口气,我还吃了秤砣铁了心,这次模拟拦截作战,咱们非得要干得漂亮才行!”潘志文搓了搓手,摆开架势后才狠劲儿对付面前的一盒盒饭,刚刚尽顾着烦躁,连晚饭都还没来得及吃。
30秒钟的时间有多长,至少对于潘志文而言,三十秒还不够他解决一盒盒饭,所以正当他在填报肚子的时候,刺耳的战斗警报声就猝不及防的响了起来,惊得他差点噎着,当即将饭盒搁下,嘴角的饭粒都来不及抹去,便直扑战斗情报中心,在一被各色背景光芒映衬的格外辉煌的战斗情报中心内,晃动的警示灯和刺耳的报警声已经被关闭,守在卫星通讯操作台前的二级士官已经在忙碌工作,巡洋舰安装的卫星接收机正不断将通讯中继卫星发来的数据载入数据库。
潘志文俩人赶到的时候,正好看到信息接收进度条达到百分之百的位置,噼里啪啦在键盘上敲击几下后,二级士官成功将加密信息解封出来,并立马将数据通过联合战术数据链分享到其他战位上,而潘志文当即就赶到了中央控制台前,负责操作中华神盾系统的上尉技术官已经让神盾系统进入了战斗状态,刚刚接受到的情报信息正在通过神盾系统的中央计算机自行解读和判断。
发出预警信息的是高轨道的天基红外预警卫星,作为地球同步卫星的这类卫星都像是固定在地球上空一样,连续不断的利用扫描传感器观察和搜索,其配置的凝视传感器最先发现了德国战略导弹发射点火产生的低强度信号,而红外捕捉仪和红外跟踪传感器则迅速进行跟踪锁定,扫描传感器确认之后,便迅速发出了预警信息。
天基红外预警卫星配置的红外传感器,其最大作用距离是反映卫星探测性能的主要战术指标,而由于天基红外传感器对中段目标的观测背景通常为空间冷背景,所以当导弹进入飞行中段之时,其当背景为空间冷背景,影响传感器作用距离的主要参数也就是传感器系统的噪声, 因而在这一阶段,卫星是通过传感器噪声限来计算点源目标的作用距离,而且该距离是随目标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因而在德国发射的战略导弹未进入中段飞行之前,天基红外预警卫星都能灵敏捕捉到,而进入中段之后,它观测到的所有中段目标都将是一个点辐射源。
单纯的一个点辐射源显然是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为导弹的依据,因为这有可能是对方释放的诱饵,虽然从发射点火到目前为止,纳粹德国试射的首枚战略导弹并未有做出任何干扰举动,但准确跟踪和测量显然是必须的,而作为天基红外预警卫星良好补充的空间搜索与跟踪系统卫星则开始发挥功能,对导弹各个阶段进行着准确的跟踪和测量工作,比德国人自己都还清楚导弹发射之后的姿态如何。
导弹在以很快的速度爬升,捆绑了四台助推发动机在一级火箭助推器周围的主发动机很快就耗完燃料,在爆炸螺栓的作用下,迅速和弹体部分脱离开来,以极快的速度作抛物线运动,而剩余的弹体部分则因为少掉了一级助推器的重量,而且还有很快的速度,因而在二级火箭成功点火之下,以更加迅猛的加速度向地中海上空刺去,试图在飞临北非上空之前就钻出大气层。
“目标跟踪良好,数据传输正常!”
“目标进入拦截距离!”
“神盾系统自主启动火控分配功能,导弹综合火控系统顺利启动!”
“神盾系统载入目标数据,准备实施导弹拦截!”
各个站位的报告声顿时让战斗情报中心一片热闹,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工作的技术士官和军官们全神贯注在那一枚速度已经高达每秒以千公里计的导弹身上,而由于“荆州”号导弹巡洋舰接到的命令很清楚,就是一次模拟拦截,所以神盾系统就算是下令舰艏和舰尾的垂直导弹发射单元发射导弹,“荆州”号也没有导弹可用,因为只有“中华”号导弹巡洋舰携带了钢盾-3型防空导弹。
“要不是模拟拦截,该多好!”潘志文看着被中央显示控制台上出现的导弹命中倒计时,红色的跃动数字看似斑斓多彩,可毕竟是虚假的,因为这是一次模拟拦击,根本没有发射导弹,计算机正模拟发射了导弹之后的状况。
而就在潘志文正懊恼的时候,空气中却传来了导弹独特的发射声,吃惊之下的潘志文不用下令,控制台前的一名军官当即调出了一个画面,画面中原来是“荆州”号左舷方向的“中华”号导弹巡洋舰发射了两枚导弹,从战舰舰艏和舰尾垂直发射出来的两枚钢盾-3型拦截导弹,所喷射出来的巨大烟柱几乎将整艘战舰给淹没,灰茫茫的烟柱顶端是两枚正拖着长长尾部焰柱正划出一道道漂亮弧线直扑苍穹的导弹,那耀眼的尾焰倒还真是漂亮。
“草,不是说模拟拦截吗,怎么‘中华’号实弹发射了呢?”
潘志文很是激动的扭头看了沙恩超一眼,后者耸了耸肩膀摊着手示意自己毫不知情,不过从表情来看,似乎告诉潘志文,海军部的确给“荆州”号下达的是模拟拦截命令,但给“中华”号下达的是什么命令,这哪儿能提前知道?
的确,作为共和国海军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导弹巡洋舰,“中华”号的诞生就如同战略核潜艇一样,是一种战略武器般的存在,在“中华”号离开新加坡之前,战舰就收到了海军部的密令,做好实弹拦截德国战略导弹的准备工作,其配置的弹药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如今他们真正发射了,在潘志文试图一较高低的期盼声中,两枚钢盾-3型导弹正奋力向大气层外飞去,发射之后不久它们的一级助推火箭便成功分离,质量降低的导弹在二级火箭助推器的帮助下以更快的速度向太空刺去,“中华”号导弹巡洋舰上安装的神盾系统,不断利用天基预警系统发送而来的各种目标数据,以高频单脉冲方式不断向导弹发出最新指令,让导弹在上升过程中进行适度的机动,而在三级助推火箭分离之时,两枚导弹早已经飞出了大气层。
随后不久,三级火箭助推器成功脱离,在天基空间搜索与跟踪系统卫星群的帮助下,导弹接受了目标的最新拦截数据,拦截导弹的头锥释放了动能战斗部,战斗部安装的频带宽、波速窄且功能体积小质量轻的毫米波自导引系统和长波红外成像导引部都全部启动,战斗部首先成功利用长波红外成像导引头捕获了刚刚钻出大气层,且温度还极高的德国首枚战略导弹战斗部,拦截导弹的动能战斗部的固定转向和高度控制系统迅速进行精确机动, 毫米波导引头进一步提高拦截精度,小型计算机迅速解算出了最佳拦截位置。
两枚拦截导弹的战斗部眨眼间便迅速接近目标,致命的高爆杀伤装药同时完成了引爆,迅猛释放的爆炸能像是两架洲际客机在空中迎头相撞一般凶猛,被拦截的德军首枚战略导弹战斗部还并未再入大气层,便在猛烈的爆炸作用下解体开来,其冲出大气层之时的巨大动能也在这一刻的爆炸中被“抵消”,而且就算弹头不被摧毁,也不会按照预定轨迹再入大气层了,当然,在如此之强的爆炸能撕扯下,就算是真正的核弹头也会被炸成纷纷扬扬散落开来的碎片,而这些碎片自然很快就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落入了大气层里,高速摩擦间,全部都化为了乌有,也有的碎片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突破了地球引力飞向了太空,成为了太空垃圾。
拦截成功以天基红外预警卫星发送回来的爆炸红外影像证实的,拦截爆炸发生后两秒钟,天基空间搜索与跟踪系统卫星群就没有任何搜索结果报告,德军发射的首枚战略弹道弹头在冲出大气层不到十秒钟便被成功拦截,这样一个结果,对于守在“荆州”号中华神盾系统总控台前的潘志文而言,不能不说有些讽刺,因为就在刚刚,模拟拦截也取得了成功,换而言之,刚刚要不是“中华”号而是“荆州”号发射拦截导弹,同样会取得成功。
“真没想到,德国人的导弹飞行速度比想象中的还要慢,而且其导弹弹体和火箭发动机都并未做消除红外处理,这让我们对其整个发射过程准确跟踪定位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而更让人放心的是,他们并未有弹头分离技术和变轨机动技术,或许我们还可以据此猜测出,德国人根本不具备实时跟踪测量和监测技术,换而言之,此时此刻的他们还并不知道导弹弹头已经被击落了!”
沙恩超倒是显得很兴奋,号称用一堆堆人民币堆出来的“中华”号导弹巡洋舰果然不是水货,两枚导弹就把德国人耗尽无数心血的战略导弹给揍得稀巴烂,看着样子,德国人恐怕至少得同时发射四至五枚才能难得住“中华”号,可德国人有这么多战略导弹吗?
答案是否定的,德国人一枚都没有,发生在大气层外的爆炸并未被德国人探测到,事实上他们给战略导弹安装惯性制导系统的最初目的,就是希望导弹在发射后就不用去管,所以这首枚战略导弹就像是德国人射出来的一支箭,他们在乎的是最终能否命中靶子,可根本看不清箭矢飞行过程是如何的。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整个一个小时都成为了过去,在南回归线以南、非洲大陆以西的预定坠海海域等候战略导弹弹头落下的德国四艘潜艇依然在苦苦等待,由于没有大型远洋测控船和地面测控站,他们根本不知道导弹发射升空之后是什么状态,是否会按照预定轨迹落在这么一个理论计算出来的坠海海域,所以只有等待。
然而,等待是最漫长的煎熬,苦等四个小时都无结果的四艘德国海军aip作战潜艇艇长,不得不抱怨白费劲了,他们费尽周折远离本土的辗转来到这里恭候战略导弹弹头的大驾光临,可等来等去,除了猎猎海风,狗屁都没有。
难道弹头在再入大气层阶段,因隔热材料不过关被烧毁了?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导弹发射中心内,布劳恩等人挠头抓耳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导弹发射之后不久,地面还能通过雷达捕捉到一定的信号,可随着飞行高度不断上升,导弹就消失了,而根据理论计算的轨迹和时间,导弹弹头重入大气层后,也是时候落到预定海域周围,并且因为巨大的坠海冲击,会导致内部装填的颜料泄露染黄海水,以便让散布在预定海域周围的潜艇发现坠海弹头,可至今为止潜艇都并未报告,难道是潜艇被击沉了,或者是长波通讯设备坏了无法报告?所有人都不愿意相信,是他们的导弹凭空没了。
一直以来困扰潜艇外出作战的一大因素就是通讯问题,光线以及所有电磁波信号在水中都会急剧衰减,因而潜艇的主要探测载体是声波、工具是声纳,可要想和后方基地之间通讯,动辄成百上千公里的距离,又岂能依靠声波呢?
波长长短与在海水中的衰减程度直接相关,波长越短的衰减越快,因而潜艇都需要用长波和后方取得联系,可发射长波就得要很长的天线,中波的波长达100米至1000米,而发射中波则需要50米高的发射天线,所以要想发射波长长达1千米至10千米的长波,其天线就需要500米以上的高度。
德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主力利器就是潜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得益于中德技术合作所带来的技术飞跃,德国海军的潜艇已经成了大西洋上最凶恶的狼群,而为了指挥这些狼群,德国海军潜艇司令部在马德堡成立了一个特长波发信局,该局很远就能看到其标志性建筑——大铁塔。
该发信局拥有八座高度达到了2555米的大铁塔,用电线与另外两座高达30米的供给塔相连后,形成每列四座的两列,每一个塔座间距480米,两列间距490米,且每一座铁塔上面都有大量的外延伸天线,如此浩大的通讯天线阵工程耗费了德国海军潜艇部队不少的财力和人力,但其效果是惊人的,到美国西海岸作祟的德国海军远洋aip潜艇都能和后方取得联系。
于是乎,迟迟得不到消息的布劳恩一个电话就打到了这个发信局,让这个部门连续联络那四艘像是失踪了一般的潜艇,务必弄清这四艘潜艇到底找到弹头没有,在邓尼茨的严令下,该发信局愣是暂停了对大西洋其他潜艇的远程联络工作,全部转入到了搜寻四艘潜艇的工作中来。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还翘首以盼仰望星空的四艘潜艇艇长都对接踵而来的电报莫名其妙,他们根本没有看到什么“流星坠地”,四艘潜艇的声纳兵也根本没有听到有高空坠物砸进大海的声音,他们怎么汇报弹头情况,难道说神秘消失了,还不如说根本没有落下。
得到正式回复已经是导弹发射第八个小时了,布劳恩可不相信自己的导弹一口气冲出了地球引力束缚飞向了太空成了人造太空垃圾,可等候在预定坠海海域的四艘潜艇都异口同声的报告没有发现,难道说四艘潜艇官兵一起在撒谎?可海军有必要说谎吗?
布劳恩更加愿意是弹头质量不过关,在重回大气层之时被直接烧毁了,看来弹体保护材料必须考虑耐超高温,布劳恩最终在发射失败报告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失败原因归结于弹体材料不过关,下一次实验或许应该采用耐高温的陶瓷,而非是硬合金保护层和隐身涂层,因为这两层涂层包括弹头内部的电磁屏蔽镁铝合金层,都无法忍耐大气层高速高温摩擦。
……
第一四六章 敲闷棍
1947年2月13日,参加中哈联合军事演习的双方部队基本到位,共和国陆军派出了第六集团军、空军派出了一个战术合成师,哈萨克斯坦军方也派出了十余万地面和空中兵力,中亚地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演习即将拉开帷幕。
而就在同一天,一直久攻不下苏联首都莫斯科的纳粹德军陆军中央集团军群,终于露出了邪恶狰狞的獠牙,学习日军在所罗门取群岛和澳大利亚作战中采取的毒气弹战术,在2月13日清晨发起的炮火突击中,如同雷声阵阵般的炮火轰鸣并未到来,倒是各种气体泄漏的嘶嘶声吹响了地狱恶魔们吞噬生命的号角,猝不及防的十余万苏联军民根本就没有准备防毒面具,很快就在毒气弹的攻击下死死捏着自己的脖子,或者拼命的抓扯皮肤,直至死亡,一个个都死样极其惨烈。
好在德军只想要用毒气弹解决掉他们进攻“障碍”,并未对莫斯科的纵深进行打击,所以遭受毒气弹打击的都是与德军在城市里正面抵抗的苏军一线部队,迅猛的毒气打击倒是起到了很好的“清障”效果,不到十分钟,德军发起进攻时,便没有遭到任何抵抗,轻轻松松就将战线推进了两三公里,若不是苏军炮兵部队及时利用猛烈炮火对之前的己方阵地进行密集覆盖,对进攻德军的纵深进行遮断打击,否则德军还真能趁着毒气弹的余威夺取更大面积的城区,一点点儿的将苏军赶出莫斯科。
德军使用毒气弹过后不到一个小时,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公然违背日内瓦公约的事情,纳粹德军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所有人都觉得稀松平常,大部分人都觉得,用了毒气弹那才叫正常,不用才不正常了,因而纳粹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大面积使用毒气弹,顶多让人为苏联军民揪心一把、同情一回,难道还指望着谁能出面制止德军的这种非人道主义战争行为?
对付大奸大恶,唯有比他更加邪恶。
当地时间2月13日下午14时许,经过漫长航行之后顺利抵达红海海域的共和国海军第三舰队六艘战舰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对德国首次试射的战略导弹进行模拟拦截作战,而在德国慕尼黑以南紧邻阿尔卑斯山的一个偏远小镇上,多年前就列为军事禁区的这里,咋一看还以为是某一个紧靠原始森林的淳朴小镇,各种各样的木屋在皑皑白雪的装饰下显得格外别致,森林里挺拔的树木也都精神抖擞,似乎已经适应了这快要过去的冬天。
两天前就已经分段利用铁路运抵发射现场的首枚战略导弹v-4显得特别粗大,经过两天的吊装,这枚弹体长30米、弹径8.5米、翼展10.3米,采用中央芯级捆绑助推技术,即用四台助推发动机串联捆绑在主发动机周围,该导弹另有五台液体火箭发动机,配20个推力喷管,总推力达到了4000余千牛,使得导弹的最大起飞质量高达300吨,可将一枚重约3吨的核弹头投送至8000公里之外。
从理论数据上来看,这枚导弹的射程已经能够满足德国人的需求,八千公里足以使其在本土就向北美洲和亚洲展开攻击,但实际上这枚导弹目前状态依然有些不好,由于固体燃料技术不过关,这枚导弹不得不采用液体燃料作为推进剂,加注液氧和煤油的工作已经持续了十几个小时,生怕发生推进剂泄露的士兵都小心翼翼的身着防化服一丝不苟工作着,生怕出错。
体积庞大、运输困难、组装缓慢、战斗转换耗时太长等等,无不证明这枚导弹的实际生存能力值得商榷,而不管如何,这枚必须要依靠铁路实施机动,然后依靠固定发射塔实现地面固定发射的战略导弹,依然被给予了厚望,只要这枚导弹将三吨重的模拟核弹头准确的送往目标海域五公里范围之内,对于德国而言已经是巨大的成功,因而导弹安装的惯性制导系统是否精确就相当关键了。
在以往的v型导弹中,德国火箭科学家们始终对其配置的惯性制导系统精度感到十分不满,经过连番波折后,曾一度尝试采取其他制导方式的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回到惯性制导系统的研制中来,经过连续攻关的不懈努力,德国人如今的惯性制导系统已经有了很高的实验精度,但装配到导弹上进行实际发射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无人可知。
2月13日傍晚,完成燃料加注一小时的德国首枚战略导弹,被各个发射单元的技术专家们给反复检查了两遍之后,终于向导弹总设计师冯?布劳恩报告了状态良好可以发射,汇总各方报告后,布劳恩正式下令导弹进入发射倒计时阶段,而在太空中负责监视该发射基地已久的光学侦查卫星,也在日落前最后一次掠过基地上空之时连续拍摄下了大量照片。
照片数据很快就被压缩和加密,经通讯中继卫星发送到了军情局总部,情报专家们很快就拿到了解密出来的图像数据,不到十分钟,就得出了德国首枚战略导弹已经进入发射待机状态的报告,空军和海军很快就收到了这一消息。
驻扎在伊朗阿巴斯的空军部队,很快就起飞了一架加挂特种侦查吊舱的大型无人侦察机,海军部也以最快速度向已经就位的“拦截”舰队发去了进入模拟拦截状态的命令,第二炮兵部队的航天司令部也果断下令进入战备状态,天基预警系统即刻进入了如临大敌之态,严阵以待德军首枚战略导弹的试射到来。
发射人造卫星需要为运载火箭考虑时间窗口,而发射导弹虽然没有这么麻烦,但德军明显想要确保首次发射圆满成功,所以他们要挑选一个较为合适的时间窗口来发射,可这样一来,却着实让等在红海的共和国海军“拦截舰队”着急,“荆州”号导弹巡洋舰舰长潘志文不知道抽了多少支香烟,却还还没有等到消息。
“奶奶个熊,这德国佬是不是不发射了啊,快熬死老子了!”
潘志文左右走动,一直不见有消息到来,战舰上安装的中华神盾系统再怎么强悍,也没有强悍能对数千公里外进行监视的程度,而真正担负起预警重责的,是天上的卫星,可卫星不是人,它们没有感情,只有各种毫无人性的机器设备和程序,德国人没有发射导弹,它们就不可能有所发现,也自然没有报告,潘志文着急也没用。
“我说,那就不能消停消停,这事儿光靠急,能有用吗?”沙恩超心里也挺烦躁,可他并不流露出来,说了一嘴后,依然老老实实的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而且,你这么一急,大家伙都跟着急,真要发射了,慌里慌张的,能拦下来吗?”
“管它拦不拦得下,反正都是模拟拦截!”潘志文心里毛躁躁的,一屁股坐回舰长位,依然有些躁动。
“我知道了!”沙恩超笑了笑,指了指在“荆州”号左舷方向的那艘灰色战舰,说道:“模拟对抗事小,你想要在‘中华’号面前证明自己才是真,借助这么一次机会,倘若咱们更胜一筹,‘荆州’号可就有面子了,可你想过没有,这可能吗?真要是咱们这艘老舰都超常发挥了,那价值上亿的‘中华’号还有个屁用?”
“树活一张皮,人争一口气,我还吃了秤砣铁了心,这次模拟拦截作战,咱们非得要干得漂亮才行!”潘志文搓了搓手,摆开架势后才狠劲儿对付面前的一盒盒饭,刚刚尽顾着烦躁,连晚饭都还没来得及吃。
30秒钟的时间有多长,至少对于潘志文而言,三十秒还不够他解决一盒盒饭,所以正当他在填报肚子的时候,刺耳的战斗警报声就猝不及防的响了起来,惊得他差点噎着,当即将饭盒搁下,嘴角的饭粒都来不及抹去,便直扑战斗情报中心,在一被各色背景光芒映衬的格外辉煌的战斗情报中心内,晃动的警示灯和刺耳的报警声已经被关闭,守在卫星通讯操作台前的二级士官已经在忙碌工作,巡洋舰安装的卫星接收机正不断将通讯中继卫星发来的数据载入数据库。
潘志文俩人赶到的时候,正好看到信息接收进度条达到百分之百的位置,噼里啪啦在键盘上敲击几下后,二级士官成功将加密信息解封出来,并立马将数据通过联合战术数据链分享到其他战位上,而潘志文当即就赶到了中央控制台前,负责操作中华神盾系统的上尉技术官已经让神盾系统进入了战斗状态,刚刚接受到的情报信息正在通过神盾系统的中央计算机自行解读和判断。
发出预警信息的是高轨道的天基红外预警卫星,作为地球同步卫星的这类卫星都像是固定在地球上空一样,连续不断的利用扫描传感器观察和搜索,其配置的凝视传感器最先发现了德国战略导弹发射点火产生的低强度信号,而红外捕捉仪和红外跟踪传感器则迅速进行跟踪锁定,扫描传感器确认之后,便迅速发出了预警信息。
天基红外预警卫星配置的红外传感器,其最大作用距离是反映卫星探测性能的主要战术指标,而由于天基红外传感器对中段目标的观测背景通常为空间冷背景,所以当导弹进入飞行中段之时,其当背景为空间冷背景,影响传感器作用距离的主要参数也就是传感器系统的噪声, 因而在这一阶段,卫星是通过传感器噪声限来计算点源目标的作用距离,而且该距离是随目标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因而在德国发射的战略导弹未进入中段飞行之前,天基红外预警卫星都能灵敏捕捉到,而进入中段之后,它观测到的所有中段目标都将是一个点辐射源。
单纯的一个点辐射源显然是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为导弹的依据,因为这有可能是对方释放的诱饵,虽然从发射点火到目前为止,纳粹德国试射的首枚战略导弹并未有做出任何干扰举动,但准确跟踪和测量显然是必须的,而作为天基红外预警卫星良好补充的空间搜索与跟踪系统卫星则开始发挥功能,对导弹各个阶段进行着准确的跟踪和测量工作,比德国人自己都还清楚导弹发射之后的姿态如何。
导弹在以很快的速度爬升,捆绑了四台助推发动机在一级火箭助推器周围的主发动机很快就耗完燃料,在爆炸螺栓的作用下,迅速和弹体部分脱离开来,以极快的速度作抛物线运动,而剩余的弹体部分则因为少掉了一级助推器的重量,而且还有很快的速度,因而在二级火箭成功点火之下,以更加迅猛的加速度向地中海上空刺去,试图在飞临北非上空之前就钻出大气层。
“目标跟踪良好,数据传输正常!”
“目标进入拦截距离!”
“神盾系统自主启动火控分配功能,导弹综合火控系统顺利启动!”
“神盾系统载入目标数据,准备实施导弹拦截!”
各个站位的报告声顿时让战斗情报中心一片热闹,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工作的技术士官和军官们全神贯注在那一枚速度已经高达每秒以千公里计的导弹身上,而由于“荆州”号导弹巡洋舰接到的命令很清楚,就是一次模拟拦截,所以神盾系统就算是下令舰艏和舰尾的垂直导弹发射单元发射导弹,“荆州”号也没有导弹可用,因为只有“中华”号导弹巡洋舰携带了钢盾-3型防空导弹。
“要不是模拟拦截,该多好!”潘志文看着被中央显示控制台上出现的导弹命中倒计时,红色的跃动数字看似斑斓多彩,可毕竟是虚假的,因为这是一次模拟拦击,根本没有发射导弹,计算机正模拟发射了导弹之后的状况。
而就在潘志文正懊恼的时候,空气中却传来了导弹独特的发射声,吃惊之下的潘志文不用下令,控制台前的一名军官当即调出了一个画面,画面中原来是“荆州”号左舷方向的“中华”号导弹巡洋舰发射了两枚导弹,从战舰舰艏和舰尾垂直发射出来的两枚钢盾-3型拦截导弹,所喷射出来的巨大烟柱几乎将整艘战舰给淹没,灰茫茫的烟柱顶端是两枚正拖着长长尾部焰柱正划出一道道漂亮弧线直扑苍穹的导弹,那耀眼的尾焰倒还真是漂亮。
“草,不是说模拟拦截吗,怎么‘中华’号实弹发射了呢?”
潘志文很是激动的扭头看了沙恩超一眼,后者耸了耸肩膀摊着手示意自己毫不知情,不过从表情来看,似乎告诉潘志文,海军部的确给“荆州”号下达的是模拟拦截命令,但给“中华”号下达的是什么命令,这哪儿能提前知道?
的确,作为共和国海军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导弹巡洋舰,“中华”号的诞生就如同战略核潜艇一样,是一种战略武器般的存在,在“中华”号离开新加坡之前,战舰就收到了海军部的密令,做好实弹拦截德国战略导弹的准备工作,其配置的弹药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如今他们真正发射了,在潘志文试图一较高低的期盼声中,两枚钢盾-3型导弹正奋力向大气层外飞去,发射之后不久它们的一级助推火箭便成功分离,质量降低的导弹在二级火箭助推器的帮助下以更快的速度向太空刺去,“中华”号导弹巡洋舰上安装的神盾系统,不断利用天基预警系统发送而来的各种目标数据,以高频单脉冲方式不断向导弹发出最新指令,让导弹在上升过程中进行适度的机动,而在三级助推火箭分离之时,两枚导弹早已经飞出了大气层。
随后不久,三级火箭助推器成功脱离,在天基空间搜索与跟踪系统卫星群的帮助下,导弹接受了目标的最新拦截数据,拦截导弹的头锥释放了动能战斗部,战斗部安装的频带宽、波速窄且功能体积小质量轻的毫米波自导引系统和长波红外成像导引部都全部启动,战斗部首先成功利用长波红外成像导引头捕获了刚刚钻出大气层,且温度还极高的德国首枚战略导弹战斗部,拦截导弹的动能战斗部的固定转向和高度控制系统迅速进行精确机动, 毫米波导引头进一步提高拦截精度,小型计算机迅速解算出了最佳拦截位置。
两枚拦截导弹的战斗部眨眼间便迅速接近目标,致命的高爆杀伤装药同时完成了引爆,迅猛释放的爆炸能像是两架洲际客机在空中迎头相撞一般凶猛,被拦截的德军首枚战略导弹战斗部还并未再入大气层,便在猛烈的爆炸作用下解体开来,其冲出大气层之时的巨大动能也在这一刻的爆炸中被“抵消”,而且就算弹头不被摧毁,也不会按照预定轨迹再入大气层了,当然,在如此之强的爆炸能撕扯下,就算是真正的核弹头也会被炸成纷纷扬扬散落开来的碎片,而这些碎片自然很快就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落入了大气层里,高速摩擦间,全部都化为了乌有,也有的碎片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突破了地球引力飞向了太空,成为了太空垃圾。
拦截成功以天基红外预警卫星发送回来的爆炸红外影像证实的,拦截爆炸发生后两秒钟,天基空间搜索与跟踪系统卫星群就没有任何搜索结果报告,德军发射的首枚战略弹道弹头在冲出大气层不到十秒钟便被成功拦截,这样一个结果,对于守在“荆州”号中华神盾系统总控台前的潘志文而言,不能不说有些讽刺,因为就在刚刚,模拟拦截也取得了成功,换而言之,刚刚要不是“中华”号而是“荆州”号发射拦截导弹,同样会取得成功。
“真没想到,德国人的导弹飞行速度比想象中的还要慢,而且其导弹弹体和火箭发动机都并未做消除红外处理,这让我们对其整个发射过程准确跟踪定位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而更让人放心的是,他们并未有弹头分离技术和变轨机动技术,或许我们还可以据此猜测出,德国人根本不具备实时跟踪测量和监测技术,换而言之,此时此刻的他们还并不知道导弹弹头已经被击落了!”
沙恩超倒是显得很兴奋,号称用一堆堆人民币堆出来的“中华”号导弹巡洋舰果然不是水货,两枚导弹就把德国人耗尽无数心血的战略导弹给揍得稀巴烂,看着样子,德国人恐怕至少得同时发射四至五枚才能难得住“中华”号,可德国人有这么多战略导弹吗?
答案是否定的,德国人一枚都没有,发生在大气层外的爆炸并未被德国人探测到,事实上他们给战略导弹安装惯性制导系统的最初目的,就是希望导弹在发射后就不用去管,所以这首枚战略导弹就像是德国人射出来的一支箭,他们在乎的是最终能否命中靶子,可根本看不清箭矢飞行过程是如何的。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整个一个小时都成为了过去,在南回归线以南、非洲大陆以西的预定坠海海域等候战略导弹弹头落下的德国四艘潜艇依然在苦苦等待,由于没有大型远洋测控船和地面测控站,他们根本不知道导弹发射升空之后是什么状态,是否会按照预定轨迹落在这么一个理论计算出来的坠海海域,所以只有等待。
然而,等待是最漫长的煎熬,苦等四个小时都无结果的四艘德国海军aip作战潜艇艇长,不得不抱怨白费劲了,他们费尽周折远离本土的辗转来到这里恭候战略导弹弹头的大驾光临,可等来等去,除了猎猎海风,狗屁都没有。
难道弹头在再入大气层阶段,因隔热材料不过关被烧毁了?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导弹发射中心内,布劳恩等人挠头抓耳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导弹发射之后不久,地面还能通过雷达捕捉到一定的信号,可随着飞行高度不断上升,导弹就消失了,而根据理论计算的轨迹和时间,导弹弹头重入大气层后,也是时候落到预定海域周围,并且因为巨大的坠海冲击,会导致内部装填的颜料泄露染黄海水,以便让散布在预定海域周围的潜艇发现坠海弹头,可至今为止潜艇都并未报告,难道是潜艇被击沉了,或者是长波通讯设备坏了无法报告?所有人都不愿意相信,是他们的导弹凭空没了。
一直以来困扰潜艇外出作战的一大因素就是通讯问题,光线以及所有电磁波信号在水中都会急剧衰减,因而潜艇的主要探测载体是声波、工具是声纳,可要想和后方基地之间通讯,动辄成百上千公里的距离,又岂能依靠声波呢?
波长长短与在海水中的衰减程度直接相关,波长越短的衰减越快,因而潜艇都需要用长波和后方取得联系,可发射长波就得要很长的天线,中波的波长达100米至1000米,而发射中波则需要50米高的发射天线,所以要想发射波长长达1千米至10千米的长波,其天线就需要500米以上的高度。
德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主力利器就是潜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得益于中德技术合作所带来的技术飞跃,德国海军的潜艇已经成了大西洋上最凶恶的狼群,而为了指挥这些狼群,德国海军潜艇司令部在马德堡成立了一个特长波发信局,该局很远就能看到其标志性建筑——大铁塔。
该发信局拥有八座高度达到了2555米的大铁塔,用电线与另外两座高达30米的供给塔相连后,形成每列四座的两列,每一个塔座间距480米,两列间距490米,且每一座铁塔上面都有大量的外延伸天线,如此浩大的通讯天线阵工程耗费了德国海军潜艇部队不少的财力和人力,但其效果是惊人的,到美国西海岸作祟的德国海军远洋aip潜艇都能和后方取得联系。
于是乎,迟迟得不到消息的布劳恩一个电话就打到了这个发信局,让这个部门连续联络那四艘像是失踪了一般的潜艇,务必弄清这四艘潜艇到底找到弹头没有,在邓尼茨的严令下,该发信局愣是暂停了对大西洋其他潜艇的远程联络工作,全部转入到了搜寻四艘潜艇的工作中来。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还翘首以盼仰望星空的四艘潜艇艇长都对接踵而来的电报莫名其妙,他们根本没有看到什么“流星坠地”,四艘潜艇的声纳兵也根本没有听到有高空坠物砸进大海的声音,他们怎么汇报弹头情况,难道说神秘消失了,还不如说根本没有落下。
得到正式回复已经是导弹发射第八个小时了,布劳恩可不相信自己的导弹一口气冲出了地球引力束缚飞向了太空成了人造太空垃圾,可等候在预定坠海海域的四艘潜艇都异口同声的报告没有发现,难道说四艘潜艇官兵一起在撒谎?可海军有必要说谎吗?
布劳恩更加愿意是弹头质量不过关,在重回大气层之时被直接烧毁了,看来弹体保护材料必须考虑耐超高温,布劳恩最终在发射失败报告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失败原因归结于弹体材料不过关,下一次实验或许应该采用耐高温的陶瓷,而非是硬合金保护层和隐身涂层,因为这两层涂层包括弹头内部的电磁屏蔽镁铝合金层,都无法忍耐大气层高速高温摩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