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虚幻的优势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笔趣阁 www.bqg16.com,最快更新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第二百九十九章虚幻的优势
战后,有些人认为,英国皇家海军应该把挑战公海舰队的时间选在一九四三年初。/Www.Qb5、cOm\\在这些人看来,如果英德海军在一九四三年决战,那么英国皇家海军取胜的机会将非常大,也就有可能一举扭转战局,甚至能够避免在一九四三年战败,至少能坚持到一九四四年底,从而获得美国的强力援助。
这种观点有道理吗?
仅看双方的舰队规模,确实有一些道理。关键不是英国皇家海军,而是大西洋对岸的美国海军。
到一九四三年初,英国皇家海军最多只能获得“前卫”号,而实际情况更糟糕。主要就是英国皇家海军并没有把“前卫”级当成主力,而是只将其当做一种过渡性质的战舰,真正的主力是接下来的“狮”级战列舰。前面提到过,“狮”级在各方面都超过了美国的“南达科他”级,直追“依阿华”级,算得上是大战期间设计出的最强大的快速战列舰之一,“前卫”级则在各项性能上都不如“北卡罗来纳”级,只勉强达到了大战爆发前的标准,与大战期间设计建造的快速战列舰有一段差距。结果就是,英国皇家海军只打算建造一艘“前卫”级,也就没有为这艘战列舰单独开发双联装十六英寸主炮炮塔,而是决定沿用“伊丽莎白女王”级上的双联装十五英寸主炮炮塔。虽然英国皇家海军已经开始重视火力,没有使用“乔治五世”级上的十四英寸主炮,但是与同时期的快速战列舰相比,“前卫”级的主炮火力最多只算得上平庸。如果考虑到火炮的制作工艺、炮弹的性能等等,“前卫”级的主炮火力甚至不如“俾斯麦”级。要命的是,即便如此,“前卫”级的主炮炮塔也不可能按时交付,从而导致“前卫”级的工期大幅度延长。
虽然英国皇家海军想在一九四三年初获得“前卫”号,但是实际交付时间却是在一九四三年下半年。
也就是说,“前卫”号根本赶不上一九四三年初的海战。
这下,问题严重了。
虽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建造“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麻烦,而且最大的麻烦也是在主炮上。当时,帝国海军认为配备“俾斯麦”级的三百八十毫米舰炮的性能已经达到极限,即便继续改进,性能提高幅度也相当有限,因此很有必要在新式战列舰上安装口径更大的主炮。为此,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投入巨资,开发出了四百毫米主炮,准备将其用在“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上。按理说,这种性能与美英最新式的十六英寸舰炮等同的巨炮应该跟“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同步发展,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到一九四三年初,这种舰炮也只完成了测试工作。结果就是,在首先建成的“腓特烈三世”号上,配备的依然是四座双联装三百八十毫米炮塔。只是,帝国海军在这么做的时候留了一手,即对双联装三百八十毫米炮塔做了结构优化,使其直接适应新式炮塔的炮座,而没有对炮座做修改。也就是说,在新式炮塔制造出来之后,可以直接更换,不需要对战舰做太大的改动,更换所需时间也就几天而已。
更重要的是,“腓特烈三世”号与“威廉一世”号肯定能在一九四三年初服役。
可见,如果凭借自身实力,到了一九四三年初,英国皇家海军别说扩大优势,还将彻底丧失优势。到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将拥有六艘快速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与两艘大型巡洋舰,主力舰的数量将超过本土舰队。
只是,英国皇家海军靠的并非自身实力。
事实上,如果没有美国海军提供的支援,英国皇家海军早就丧失优势了。
到一九四三年初,美国海军的实力,准确的说是主力舰的数量将有一次较大的扩充,战斗力将大幅度增强。
这就是,“南达科他”级的后两艘都将正式服役,“依阿华”级的首舰也将建成。
有趣的是,当时“南达科他”级的后两艘,即“马萨诸塞”号与“亚拉巴马”号已经正视服役了,而且前者还在十一月的时候去过加勒比海,但是没有开往太平洋,在十二月初就回到了切萨皮克湾。问题是,美军却一直没有把这两艘战舰编入战斗序列,因此这两艘战舰处于“未服役”状态。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国当局显然不想把这两艘战舰派往英国。
当然,到一九四三年初,情况也许会有所变化。到时候,在公海舰队新获两艘快速战列舰,而皇家海军的“前卫”号又迟迟不能服役的情况下,就算美国海军不大乐意,也会把这两艘战舰派往英国。
这样一来,到一九四三年初,英国本土舰队就将拥有九艘快速战列舰。
当然,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到一九四三年初,大战期间设计得最为完美、性能最为均衡的快速战列舰,即在战后被很多人认为是“超级战列巡洋舰”的“依阿华”级就将陆续服役,其首舰“依阿华”号肯定能在一九四三年二月建成。
可以说,“依阿华”才是各国海军理想中的快速战列舰。
在火力上,“依阿华”级比“南达科他”级并无显著变化,但是用身管更长的mk7型十六英寸舰炮取代了四十五倍径的mk6型,而且主炮的最大仰角有所提高,最远射程超过了四十公里,在使用重弹时的穿甲能力提高了百分之十以上,使用轻弹时的穿甲能力也提高了接近百分之十。
防护上,“依阿华”级从一开始就格外重视水平防护,其水平装甲的总厚度超过了两百毫米,超过了所有的战列舰。根据美军测试,“依阿华”级的水平装甲足以抵挡住从八百米高度上投下的五百公斤级航空穿甲弹。侧舷防护上,“依阿华”级的装甲厚度不但不比“南达科他”级厚,还稍微薄了一点,关键部位的总厚度不到三百百三十毫米,但是其采用的外倾设计更加出色,其实际防弹效果相当于垂直安装的四百四十毫米厚的装甲板,且较大的隔舱还提供了额外防护。水下防护上,“依阿华”级也极为重视,不但主装甲带一直延伸到了舰底,而且还有专门的防鱼雷隔舱,其设计标准是能够应付二百五十公斤重的战雷头直接攻击。
速度,更是“依阿华”级的绝对强项。甚至可以说,正是对速度的追求,美国海军才造出了这艘“怪物”级的战舰,而且也正是如此,在战后才有很多人认为,“依阿华”级根本不是战列舰,而是“超级战列巡洋舰”。
在试航的时候,“依阿华”号跑出了三十三点七五节的最高速度!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速度与推进功率不成正比,而是三次方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要想提高速度,推进功率就得成倍的增长。像“依阿华”级这类的大型战舰,在航速超过三十节之后,每提高一节,推进功率就要提高百分之二十以上。把航速由三十节提高到三十三节,推进功率需要提高将近一倍!
也正是如此,“依阿华”级才在四万八千多吨的标准排水量、五万七千多吨的满载排水量的庞大舰体上,只安装了与“南达科他”级相当的主炮火力,如果把速度降低到“南达科他”级的水准,仅动力系统节省下来的排水量,就足够多安装一座三联装十六英寸主炮炮塔了。
要知道,“依阿华”级的标准排水量比“南达科他”级多了百分之三十!
当然,多出的排水量,不仅仅用在动力系统上,也用来装载更多的燃油,其最大续航力达到了惊人的两万海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即便在不加油的情况下,“依阿华”级也能绕着地球跑大半圈了。
当然,如此惊人的续航力,与美国海军所处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依阿华”级在建造过程中,最大的变动就是在续航力上,即在海军提出要求之后,工程师只能想方设法的增加“依阿华”级的载油量。也正是如此,“依阿华”级的满载排水量比标准排水量高出了一万一千吨,而“南达科他”级的这两项数据相差不到七千吨,即便是续航力同样惊人的“北卡罗来纳”级(为一万七千五百海里),也只有七千吨左右。“依阿华”级上多出来的四千吨,几乎全部用来装载燃油。
美军提出如此高的续航力要求,主要就是担心在失去太平洋上的所有海军基地之后,舰队必须从大西洋上的海军基地出发,经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在与中国舰队作战之后再返回大西洋。
这样看的话,两万海里的续航力也不算太过分。
当然,不管怎么说,“依阿华”级是一种足够强大,而且超过了所有对手的战列舰。如果能够编入英国皇家海军的本土舰队,那么在一九四三年,皇家海军将拥有足以击败公海舰队的绝对优势。
问题是,“依阿华”级根本不可能在一九四三年初正式服役。
显然,就算拖到一九四三年,英国皇家海军的优势也没有那么明显。
最新全本:、、、、、、、、、、
第二百九十九章虚幻的优势
战后,有些人认为,英国皇家海军应该把挑战公海舰队的时间选在一九四三年初。/Www.Qb5、cOm\\在这些人看来,如果英德海军在一九四三年决战,那么英国皇家海军取胜的机会将非常大,也就有可能一举扭转战局,甚至能够避免在一九四三年战败,至少能坚持到一九四四年底,从而获得美国的强力援助。
这种观点有道理吗?
仅看双方的舰队规模,确实有一些道理。关键不是英国皇家海军,而是大西洋对岸的美国海军。
到一九四三年初,英国皇家海军最多只能获得“前卫”号,而实际情况更糟糕。主要就是英国皇家海军并没有把“前卫”级当成主力,而是只将其当做一种过渡性质的战舰,真正的主力是接下来的“狮”级战列舰。前面提到过,“狮”级在各方面都超过了美国的“南达科他”级,直追“依阿华”级,算得上是大战期间设计出的最强大的快速战列舰之一,“前卫”级则在各项性能上都不如“北卡罗来纳”级,只勉强达到了大战爆发前的标准,与大战期间设计建造的快速战列舰有一段差距。结果就是,英国皇家海军只打算建造一艘“前卫”级,也就没有为这艘战列舰单独开发双联装十六英寸主炮炮塔,而是决定沿用“伊丽莎白女王”级上的双联装十五英寸主炮炮塔。虽然英国皇家海军已经开始重视火力,没有使用“乔治五世”级上的十四英寸主炮,但是与同时期的快速战列舰相比,“前卫”级的主炮火力最多只算得上平庸。如果考虑到火炮的制作工艺、炮弹的性能等等,“前卫”级的主炮火力甚至不如“俾斯麦”级。要命的是,即便如此,“前卫”级的主炮炮塔也不可能按时交付,从而导致“前卫”级的工期大幅度延长。
虽然英国皇家海军想在一九四三年初获得“前卫”号,但是实际交付时间却是在一九四三年下半年。
也就是说,“前卫”号根本赶不上一九四三年初的海战。
这下,问题严重了。
虽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建造“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麻烦,而且最大的麻烦也是在主炮上。当时,帝国海军认为配备“俾斯麦”级的三百八十毫米舰炮的性能已经达到极限,即便继续改进,性能提高幅度也相当有限,因此很有必要在新式战列舰上安装口径更大的主炮。为此,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投入巨资,开发出了四百毫米主炮,准备将其用在“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上。按理说,这种性能与美英最新式的十六英寸舰炮等同的巨炮应该跟“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同步发展,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到一九四三年初,这种舰炮也只完成了测试工作。结果就是,在首先建成的“腓特烈三世”号上,配备的依然是四座双联装三百八十毫米炮塔。只是,帝国海军在这么做的时候留了一手,即对双联装三百八十毫米炮塔做了结构优化,使其直接适应新式炮塔的炮座,而没有对炮座做修改。也就是说,在新式炮塔制造出来之后,可以直接更换,不需要对战舰做太大的改动,更换所需时间也就几天而已。
更重要的是,“腓特烈三世”号与“威廉一世”号肯定能在一九四三年初服役。
可见,如果凭借自身实力,到了一九四三年初,英国皇家海军别说扩大优势,还将彻底丧失优势。到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将拥有六艘快速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与两艘大型巡洋舰,主力舰的数量将超过本土舰队。
只是,英国皇家海军靠的并非自身实力。
事实上,如果没有美国海军提供的支援,英国皇家海军早就丧失优势了。
到一九四三年初,美国海军的实力,准确的说是主力舰的数量将有一次较大的扩充,战斗力将大幅度增强。
这就是,“南达科他”级的后两艘都将正式服役,“依阿华”级的首舰也将建成。
有趣的是,当时“南达科他”级的后两艘,即“马萨诸塞”号与“亚拉巴马”号已经正视服役了,而且前者还在十一月的时候去过加勒比海,但是没有开往太平洋,在十二月初就回到了切萨皮克湾。问题是,美军却一直没有把这两艘战舰编入战斗序列,因此这两艘战舰处于“未服役”状态。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国当局显然不想把这两艘战舰派往英国。
当然,到一九四三年初,情况也许会有所变化。到时候,在公海舰队新获两艘快速战列舰,而皇家海军的“前卫”号又迟迟不能服役的情况下,就算美国海军不大乐意,也会把这两艘战舰派往英国。
这样一来,到一九四三年初,英国本土舰队就将拥有九艘快速战列舰。
当然,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到一九四三年初,大战期间设计得最为完美、性能最为均衡的快速战列舰,即在战后被很多人认为是“超级战列巡洋舰”的“依阿华”级就将陆续服役,其首舰“依阿华”号肯定能在一九四三年二月建成。
可以说,“依阿华”才是各国海军理想中的快速战列舰。
在火力上,“依阿华”级比“南达科他”级并无显著变化,但是用身管更长的mk7型十六英寸舰炮取代了四十五倍径的mk6型,而且主炮的最大仰角有所提高,最远射程超过了四十公里,在使用重弹时的穿甲能力提高了百分之十以上,使用轻弹时的穿甲能力也提高了接近百分之十。
防护上,“依阿华”级从一开始就格外重视水平防护,其水平装甲的总厚度超过了两百毫米,超过了所有的战列舰。根据美军测试,“依阿华”级的水平装甲足以抵挡住从八百米高度上投下的五百公斤级航空穿甲弹。侧舷防护上,“依阿华”级的装甲厚度不但不比“南达科他”级厚,还稍微薄了一点,关键部位的总厚度不到三百百三十毫米,但是其采用的外倾设计更加出色,其实际防弹效果相当于垂直安装的四百四十毫米厚的装甲板,且较大的隔舱还提供了额外防护。水下防护上,“依阿华”级也极为重视,不但主装甲带一直延伸到了舰底,而且还有专门的防鱼雷隔舱,其设计标准是能够应付二百五十公斤重的战雷头直接攻击。
速度,更是“依阿华”级的绝对强项。甚至可以说,正是对速度的追求,美国海军才造出了这艘“怪物”级的战舰,而且也正是如此,在战后才有很多人认为,“依阿华”级根本不是战列舰,而是“超级战列巡洋舰”。
在试航的时候,“依阿华”号跑出了三十三点七五节的最高速度!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速度与推进功率不成正比,而是三次方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要想提高速度,推进功率就得成倍的增长。像“依阿华”级这类的大型战舰,在航速超过三十节之后,每提高一节,推进功率就要提高百分之二十以上。把航速由三十节提高到三十三节,推进功率需要提高将近一倍!
也正是如此,“依阿华”级才在四万八千多吨的标准排水量、五万七千多吨的满载排水量的庞大舰体上,只安装了与“南达科他”级相当的主炮火力,如果把速度降低到“南达科他”级的水准,仅动力系统节省下来的排水量,就足够多安装一座三联装十六英寸主炮炮塔了。
要知道,“依阿华”级的标准排水量比“南达科他”级多了百分之三十!
当然,多出的排水量,不仅仅用在动力系统上,也用来装载更多的燃油,其最大续航力达到了惊人的两万海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即便在不加油的情况下,“依阿华”级也能绕着地球跑大半圈了。
当然,如此惊人的续航力,与美国海军所处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依阿华”级在建造过程中,最大的变动就是在续航力上,即在海军提出要求之后,工程师只能想方设法的增加“依阿华”级的载油量。也正是如此,“依阿华”级的满载排水量比标准排水量高出了一万一千吨,而“南达科他”级的这两项数据相差不到七千吨,即便是续航力同样惊人的“北卡罗来纳”级(为一万七千五百海里),也只有七千吨左右。“依阿华”级上多出来的四千吨,几乎全部用来装载燃油。
美军提出如此高的续航力要求,主要就是担心在失去太平洋上的所有海军基地之后,舰队必须从大西洋上的海军基地出发,经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在与中国舰队作战之后再返回大西洋。
这样看的话,两万海里的续航力也不算太过分。
当然,不管怎么说,“依阿华”级是一种足够强大,而且超过了所有对手的战列舰。如果能够编入英国皇家海军的本土舰队,那么在一九四三年,皇家海军将拥有足以击败公海舰队的绝对优势。
问题是,“依阿华”级根本不可能在一九四三年初正式服役。
显然,就算拖到一九四三年,英国皇家海军的优势也没有那么明显。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