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失望与希望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笔趣阁 www.bqg16.com,最快更新医心记最新章节!
今天,于妙滢鼓足了勇气,向皇后娘娘提出了要加入画院的请求。皇后娘娘也答应给她一个机会,让她参加入门考试。可是,于太后却这样态度坚决地要她打消这个念头,眼看她多天来的期盼就要化成泡影,于妙滢跪伏在地上,内心万分煎熬。
就见这时,一直安安静静站在旁边的于妙涵突然出声说:“太后娘娘,自打进了宫中,臣女就一直听到宫里的人议论说,皇帝陛下勤政爱民,不爱喝酒饮宴,不爱打猎冶游,空闲的时候,就喜欢看工匠们做东西。而工匠做的东西,许多都是来自画院宫女的巧思。因此,画院中那些技艺出众的女官,得见天颜的机会,比别处的人要多很多……”。
闻听此言,于太后板结冰霜的面孔开始有了松动的迹象。她思忖了片刻,道:“罢了,如此你就去试试吧!”
于妙滢大喜,但还是强压住了欣喜之情,尽量保持声音的平稳:“多谢太后娘娘恩典!”
“但要记住让你去是干什么的!不要玩物丧志,把正事都给忘记了!”于太后叮嘱道。
“臣女谨记在心!”于妙滢恭恭敬敬回应。
“下去吧!”于太后倦怠地道。
“是!”于妙滢和于妙涵施礼退了出去。
两个人刚刚走到殿外,于妙滢就按捺不住地低声道:“多谢涵妹妹帮我!”
于妙涵回头微微一笑,也低声道:“愿姐姐终能如愿以偿!”
于妙滢还真的如愿以偿了。她画技出众,也具有基本的数算功夫,加上脑筋清楚,求胜心强,于是顺利通过了画院的入门考试。
加入画院学习,就要搬去和自己的同仁们住在一起。于妙滢借口这样才有更多机会得见天颜,就从于太后的长泰宫搬了出去。
于妙滢搬出去之后,过了几天,于妙涵开始生病,她的父母说怕她搅扰太后,就把她接回家养病,说等好了再送过来。但过了一个多月,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不再进宫来。
于太后自己坐在长泰宫中,看着门外地上斑驳的树影在风中不断变幻着形状,心里已然明白,自己的族人,已经不再愿意支持她的计划了。
二十七年前,陈怀慎病重,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开始加快速度为陈见浚挑选未来的皇后。有三名女子入了陈怀慎的青眼,其中就包括废后崔氏和于太后。
崔氏更加明艳爽利,于氏却淑雅宁静。陈怀慎觉得崔氏这样的人才能执掌得了陈见浚的后宫,弹压得住金铃儿那样的宠姬。于是,陈怀慎驾崩之后,陈见浚继位,过了孝期即大婚,封崔氏为后。但是大婚后才一个月,崔氏就因杖责金铃儿被废,崔氏家族也因此土崩瓦解。
于氏成为新后。她知道陈见浚并不喜欢自己,也知道金铃儿虎视眈眈想把她也毁掉。她加倍恭敬沉默,无论多大的屈辱都能吞得下去,只求能够在这险恶的宫廷生存下去,也让自己的家族生存下去。
她极度厌恶金铃儿,但同时,又对金铃儿有着压抑不住的嫉妒和羡慕。她空担了一个皇后的名头,但得不到皇帝的眷顾,这个虚名对她来说只意味着空寂和无望。她不甘心,但也知道自己此生是没有机会了。所以她把期望寄托在晚辈身上,她期望她们能够替她一雪前耻!期望她们能够给于家带来地位和荣耀!
但是,这些晚辈没有一个能够承担起她的重托!于妙清唯唯诺诺,比不过张惟昭的生猛犀利,在后位之争中败下阵来。现在已经嫁了人,还是端着一副才女的架子,哀哀戚戚、愁眉不展,也不得夫婿宠爱,日子过得并不好。
于妙滢、于妙涵年轻貌美,如春花秋月各有所长,本来还是有资本在陈祐琮的后宫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但是这两个人不服管教,一个跑去画什么图纸,另一个干脆称病躲回家了。而她们的爹娘,居然也对她们放任自流。
于太后气愤填胸。她这都是为了谁?为什么她的一片苦心,却没有一个人明白?想要官职、爵位的时候,腆着脸,低声下气地来求她。要承担责任的时候,却躲得远远的。却不知,宫中若没有得用的人,只有她一个空架子太后,那些官职、爵位要从哪儿来?
她待要发火把于妙滢和于妙涵弄回来,却又觉得心灰意冷,什么都懒得说、懒得做了。
现在唯一可以自我安慰的,是宫务之权还在她手上,所以那些权宦、女官,见了她还得毕恭毕敬的,要不然,谁还记得她?恐怕她这太后,只会沦落成为一个年节庆典才会被抬出来露露面的点缀而已。
但这个宫务之权,却是张惟昭根本不想要的,才落到她手上。别人不想要的东西,自己却得像个救命稻草一样抓在手心里,于太后只觉得满心悲凉。
近日来她只觉得自己白发越来越多。她还从来没有好好活过,就要老去了。
于妙滢最近在画院过得如鱼得水,回来向她问安的时候,面色晶莹红润,说话中气十足。她实在是弄不明白,放着妃子不做,却要去做匠人,还做得兴高采烈,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就好像她始终也没弄明白,张惟昭这野人一样的女子,为什么能够得到陈祐琮如此的宠爱,甚至远超陈见浚当年对金铃儿?
她真的是老了,想不明白的事情越来越多。那就索性不去想了,就这样糊涂着过吧。
和于太后的意气消沉相反,太皇太后最近过得颇为意气风发,神清气爽。
太皇太后之所以开心,一来是因为皇帝和皇后最近捣鼓出好多新鲜玩意儿,又好玩,又好用,给生活平添许多乐趣。
二来是皇帝和太傅谢迁一起合计做的事情终于有眉目了,九月的时候,大炎在明州开了一家官办船厂,运转顺利,说是要造出举世无双的大船,为大炎再度远航做准备。太皇太后是个喜欢新鲜热闹的脾性,听说大炎的船队这次会比三宝太监走得更远,深觉欢欣鼓舞,立志要活得长长久久,活到能够亲眼目睹大炎的远洋船队顺利返航的那一天,看看船队会带回来什么样的新奇物事,又会有什么样的奇异经历。
但所有这些事情给太皇太后带来的喜悦,都不及张惟昭前日亲口告诉太皇太后的消息:她有身孕了。预产期应该是明年的六月。
听到这个消息,太皇太后简直比当年得知自己有身孕还要开心。她先是马上去烧香敬神,祈求神仙保佑张惟昭能顺利诞下孩儿,又要找细心稳重的年长宫人侍奉张惟昭。
张惟昭却跟太皇太后说她自己有足够的人手,来了不熟悉的人反而不方便,太皇太后就作罢了。按道理说长者赐,不敢辞,但太皇太后历来对张惟昭的话很信服,于是就不去操额外的心,只等着抱重孙子或重孙女。
在前几代帝王的后宫中,一旦哪位后妃有身孕,往往一宫的人都立马紧张起来,只怕这位妃子磕着碰着,又或者吃错了什么东西。更怕的是,有人嫉妒使坏,故意弄掉胎儿。要知道,这个胎儿不只关系着妃子的前程,也关系着一宫奴才的前程。所以不止是孕妇自己心情紧张,不敢到处行走,不敢随意吃东西,身边伺候的人也会时时提醒她各种禁忌。
饶是如此,仍然防不胜防,宫中虽然有最好的医生和保胎药,落胎孕妇的比例仍然比宫外还要多,其中的道理,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是张惟昭却完全不是这样一种如临大敌的状态。整个后宫只有她一个皇后,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完全没有额外的担忧。
虽然先帝的太妃们还都奉养的宫里,但她们在长祥宫轻易也不出门,更不会到皇帝和皇后经常行走的地方去,和张惟昭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不会互相干涉。
于太后作为帝后名义上的母亲,也曾经象征性地跟叮嘱过皇后要好好保养,切勿过分劳动,注意饮食,但那只是场面话,自然也不会影响到张惟昭安排自己的作息。
所以皇后虽然有了身孕,在后宫里仍然是健步行走,如常在画院和医院教授课程,据说还每日在自己宫里做五禽戏,骑脚踏车,跟平时没两样。而且她这一套出格的行径,皇帝和太皇太后都知道,却什么也不说,简直是纵容到了天边去。
于太后冷眼旁观,在心里转了无数个主意。比如把张惟昭经常行走的青石板路弄滑,让她冷不丁跌跤;再比如弄些至寒的东西给她吃;又或者,借口她无法侍寝,安排几个妖娆女子给皇帝,气得她落胎。
但是她只是在心里想想,最后却什么也没做。她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这个机会去下手。况且,就算是有机会,她下这个手做什么?并没有什么人、什么事,推动她去冒这个险。
这是陈祐琮和张惟昭的后宫,不是陈见浚和她的后宫了。陈见浚只驾崩了短短几年,后宫的法则已经完全和他在世的时候不同。
今天,于妙滢鼓足了勇气,向皇后娘娘提出了要加入画院的请求。皇后娘娘也答应给她一个机会,让她参加入门考试。可是,于太后却这样态度坚决地要她打消这个念头,眼看她多天来的期盼就要化成泡影,于妙滢跪伏在地上,内心万分煎熬。
就见这时,一直安安静静站在旁边的于妙涵突然出声说:“太后娘娘,自打进了宫中,臣女就一直听到宫里的人议论说,皇帝陛下勤政爱民,不爱喝酒饮宴,不爱打猎冶游,空闲的时候,就喜欢看工匠们做东西。而工匠做的东西,许多都是来自画院宫女的巧思。因此,画院中那些技艺出众的女官,得见天颜的机会,比别处的人要多很多……”。
闻听此言,于太后板结冰霜的面孔开始有了松动的迹象。她思忖了片刻,道:“罢了,如此你就去试试吧!”
于妙滢大喜,但还是强压住了欣喜之情,尽量保持声音的平稳:“多谢太后娘娘恩典!”
“但要记住让你去是干什么的!不要玩物丧志,把正事都给忘记了!”于太后叮嘱道。
“臣女谨记在心!”于妙滢恭恭敬敬回应。
“下去吧!”于太后倦怠地道。
“是!”于妙滢和于妙涵施礼退了出去。
两个人刚刚走到殿外,于妙滢就按捺不住地低声道:“多谢涵妹妹帮我!”
于妙涵回头微微一笑,也低声道:“愿姐姐终能如愿以偿!”
于妙滢还真的如愿以偿了。她画技出众,也具有基本的数算功夫,加上脑筋清楚,求胜心强,于是顺利通过了画院的入门考试。
加入画院学习,就要搬去和自己的同仁们住在一起。于妙滢借口这样才有更多机会得见天颜,就从于太后的长泰宫搬了出去。
于妙滢搬出去之后,过了几天,于妙涵开始生病,她的父母说怕她搅扰太后,就把她接回家养病,说等好了再送过来。但过了一个多月,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不再进宫来。
于太后自己坐在长泰宫中,看着门外地上斑驳的树影在风中不断变幻着形状,心里已然明白,自己的族人,已经不再愿意支持她的计划了。
二十七年前,陈怀慎病重,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开始加快速度为陈见浚挑选未来的皇后。有三名女子入了陈怀慎的青眼,其中就包括废后崔氏和于太后。
崔氏更加明艳爽利,于氏却淑雅宁静。陈怀慎觉得崔氏这样的人才能执掌得了陈见浚的后宫,弹压得住金铃儿那样的宠姬。于是,陈怀慎驾崩之后,陈见浚继位,过了孝期即大婚,封崔氏为后。但是大婚后才一个月,崔氏就因杖责金铃儿被废,崔氏家族也因此土崩瓦解。
于氏成为新后。她知道陈见浚并不喜欢自己,也知道金铃儿虎视眈眈想把她也毁掉。她加倍恭敬沉默,无论多大的屈辱都能吞得下去,只求能够在这险恶的宫廷生存下去,也让自己的家族生存下去。
她极度厌恶金铃儿,但同时,又对金铃儿有着压抑不住的嫉妒和羡慕。她空担了一个皇后的名头,但得不到皇帝的眷顾,这个虚名对她来说只意味着空寂和无望。她不甘心,但也知道自己此生是没有机会了。所以她把期望寄托在晚辈身上,她期望她们能够替她一雪前耻!期望她们能够给于家带来地位和荣耀!
但是,这些晚辈没有一个能够承担起她的重托!于妙清唯唯诺诺,比不过张惟昭的生猛犀利,在后位之争中败下阵来。现在已经嫁了人,还是端着一副才女的架子,哀哀戚戚、愁眉不展,也不得夫婿宠爱,日子过得并不好。
于妙滢、于妙涵年轻貌美,如春花秋月各有所长,本来还是有资本在陈祐琮的后宫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但是这两个人不服管教,一个跑去画什么图纸,另一个干脆称病躲回家了。而她们的爹娘,居然也对她们放任自流。
于太后气愤填胸。她这都是为了谁?为什么她的一片苦心,却没有一个人明白?想要官职、爵位的时候,腆着脸,低声下气地来求她。要承担责任的时候,却躲得远远的。却不知,宫中若没有得用的人,只有她一个空架子太后,那些官职、爵位要从哪儿来?
她待要发火把于妙滢和于妙涵弄回来,却又觉得心灰意冷,什么都懒得说、懒得做了。
现在唯一可以自我安慰的,是宫务之权还在她手上,所以那些权宦、女官,见了她还得毕恭毕敬的,要不然,谁还记得她?恐怕她这太后,只会沦落成为一个年节庆典才会被抬出来露露面的点缀而已。
但这个宫务之权,却是张惟昭根本不想要的,才落到她手上。别人不想要的东西,自己却得像个救命稻草一样抓在手心里,于太后只觉得满心悲凉。
近日来她只觉得自己白发越来越多。她还从来没有好好活过,就要老去了。
于妙滢最近在画院过得如鱼得水,回来向她问安的时候,面色晶莹红润,说话中气十足。她实在是弄不明白,放着妃子不做,却要去做匠人,还做得兴高采烈,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就好像她始终也没弄明白,张惟昭这野人一样的女子,为什么能够得到陈祐琮如此的宠爱,甚至远超陈见浚当年对金铃儿?
她真的是老了,想不明白的事情越来越多。那就索性不去想了,就这样糊涂着过吧。
和于太后的意气消沉相反,太皇太后最近过得颇为意气风发,神清气爽。
太皇太后之所以开心,一来是因为皇帝和皇后最近捣鼓出好多新鲜玩意儿,又好玩,又好用,给生活平添许多乐趣。
二来是皇帝和太傅谢迁一起合计做的事情终于有眉目了,九月的时候,大炎在明州开了一家官办船厂,运转顺利,说是要造出举世无双的大船,为大炎再度远航做准备。太皇太后是个喜欢新鲜热闹的脾性,听说大炎的船队这次会比三宝太监走得更远,深觉欢欣鼓舞,立志要活得长长久久,活到能够亲眼目睹大炎的远洋船队顺利返航的那一天,看看船队会带回来什么样的新奇物事,又会有什么样的奇异经历。
但所有这些事情给太皇太后带来的喜悦,都不及张惟昭前日亲口告诉太皇太后的消息:她有身孕了。预产期应该是明年的六月。
听到这个消息,太皇太后简直比当年得知自己有身孕还要开心。她先是马上去烧香敬神,祈求神仙保佑张惟昭能顺利诞下孩儿,又要找细心稳重的年长宫人侍奉张惟昭。
张惟昭却跟太皇太后说她自己有足够的人手,来了不熟悉的人反而不方便,太皇太后就作罢了。按道理说长者赐,不敢辞,但太皇太后历来对张惟昭的话很信服,于是就不去操额外的心,只等着抱重孙子或重孙女。
在前几代帝王的后宫中,一旦哪位后妃有身孕,往往一宫的人都立马紧张起来,只怕这位妃子磕着碰着,又或者吃错了什么东西。更怕的是,有人嫉妒使坏,故意弄掉胎儿。要知道,这个胎儿不只关系着妃子的前程,也关系着一宫奴才的前程。所以不止是孕妇自己心情紧张,不敢到处行走,不敢随意吃东西,身边伺候的人也会时时提醒她各种禁忌。
饶是如此,仍然防不胜防,宫中虽然有最好的医生和保胎药,落胎孕妇的比例仍然比宫外还要多,其中的道理,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是张惟昭却完全不是这样一种如临大敌的状态。整个后宫只有她一个皇后,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完全没有额外的担忧。
虽然先帝的太妃们还都奉养的宫里,但她们在长祥宫轻易也不出门,更不会到皇帝和皇后经常行走的地方去,和张惟昭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不会互相干涉。
于太后作为帝后名义上的母亲,也曾经象征性地跟叮嘱过皇后要好好保养,切勿过分劳动,注意饮食,但那只是场面话,自然也不会影响到张惟昭安排自己的作息。
所以皇后虽然有了身孕,在后宫里仍然是健步行走,如常在画院和医院教授课程,据说还每日在自己宫里做五禽戏,骑脚踏车,跟平时没两样。而且她这一套出格的行径,皇帝和太皇太后都知道,却什么也不说,简直是纵容到了天边去。
于太后冷眼旁观,在心里转了无数个主意。比如把张惟昭经常行走的青石板路弄滑,让她冷不丁跌跤;再比如弄些至寒的东西给她吃;又或者,借口她无法侍寝,安排几个妖娆女子给皇帝,气得她落胎。
但是她只是在心里想想,最后却什么也没做。她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这个机会去下手。况且,就算是有机会,她下这个手做什么?并没有什么人、什么事,推动她去冒这个险。
这是陈祐琮和张惟昭的后宫,不是陈见浚和她的后宫了。陈见浚只驾崩了短短几年,后宫的法则已经完全和他在世的时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