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影空来(出书版)_分节阅读_68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笔趣阁 www.bqg16.com,最快更新凤影空来(出书版)最新章节!
时,村民们已全部扑向了那些黑衣人。
“贱民不要命了!”那领头人挥刀砍落一个扑向他的村民,看着眼前那些握着木棍或是赤手空拳便冲上来的村民,胸膛里顿生满腔愤恨,若非当年……今日青州称王的便该是他,这些草介本该是匍匐于他的脚下才是!刹时眼中凶光一闪,恨声下令:“全都砍了!”
风独影起身回首,也不过眨眼间功夫,可入目的是许多村民还未及惨叫便已倒在了刀光里,倒在了血泊里……
“风王……快走……”
每一个村民临死时,都不忘嘱咐一句,个个双目圆睁,至死不肯闭上,只因还未看见他们的王脱险!
刹时,胸膛里一股巨大的悲愤激荡涌出,如火山爆发般冲脑而去,那直令风独影几欲发狂。她仰首一声长啸,如凤鸣九天,含着无以言说的悲怅与痛楚,以深厚的内力传得远远的,在群山环抱里阵阵回荡,震得众人耳鸣目眩。
长啸未绝,白影一闪,风独影已扑身杀来,这一刻,已不讲究招式步法,手中长剑挟着全部功力,如雷霆霹雳,横扫而过,眨眼间便倒下数名黑衣人!
那领头人眼见风独影失去理智,阴阴一笑,取过长弓,搭箭瞄准:“风独影!叫你死得明白,我今日是为青冉公子报仇而来!我乃他麾下大将王*!”
话落,一箭射出,而前方,风独影却是顿然呆住,手中长剑一缓,回首向他望来,仿佛是神魂出窍,任刀剑刺来,任长箭射来,她却是木然不动。
“风王!”杜康厉喝一声,却不能唤醒风独影的神智。他心头焦灼,千钧一发之际,他甩出手中剑,长剑如电飞出,剑柄击在了风独影的腿上,顿让她身形一闪,于是那当胸射来的长箭穿肩而过。
可围攻杜康的三名黑衣人却趁机挥刀刺来,顿时肩背身受三刀,可他此刻已无暇顾及,双掌连拍,将黑衣人逼退,然后飞身纵起掠至风独影身前,左手扶她一转,避开身前刺来的长剑,右手拾剑一挥,挡开了后边刺来的大刀,再足下连点,负着风独影瞬即跃退数丈。
一箭穿肩,那痛已让风独影回神。
“我们先冲出去。”杜康一手扶着她一手又挥剑刺伤一名追来的黑衣人。
风独影点头,站直身,提剑欲战,却发现双臂麻软,不由暗叫不妙,偏头察看,肩头流出的血竟是黑色的,显然是箭上带毒。
“快走!”杜康移前一步,挡住右旁一名挥刀冲来的黑衣人,想为她挣得时机。
风独影抬目望去,前方是虎视眈眈的黑衣人,穿过那些黑衣人,可见遍地无辜村民的尸首,男女老少皆有,地上的鲜血赤红一片,流淌脚下,仿佛血湖延展。
她瞳孔一缩,如被烫伤般闭目,可那些村民的惨象却萦于脑中不退。
是我害了他们……
是我害了他们!
……杀孽重……祸无边……祸无边……难道她真的是所到之处必引血祸无边吗?!
一时悲痛欲狂,恨不欲生。
“杜康……其实……死于刺杀也不错的。”她喃喃一声,面上浮起苍白而无畏的笑容,而后提气握剑,瞬间剑气如虹,便将飞扑上前的一名黑衣人斩落,却同时激发毒血冲脑,顿眼前晕眩,一头栽倒。
听得风独影轻语,杜康一震,迅速转头,伸手接住栽倒的她,目光瞅见她肩头的黑血,心头一寒,手下却不曾缓,长剑划出一团灼亮的剑光,仿佛烈阳炙焰,瞬间逼得数名黑衣人后退,然后他瞅住空隙,负着风独影迅速飞身逃去,他将轻功提到极限,便如一抹灰电横空掠过。
等那些黑衣人反应过来,眼前已无踪影。
“追!一定要砍下风独影的头来祭青冉公子!”领头人王*下令。
余下的黑衣人顿纷纷跟随王*追着杜康而去。
不一会儿,祠堂前已杳无人息,而那刻,浓浓的暮色已笼罩而下,三石村里已只闻鸦雀呱鸣,在这安静的村庄里,显得如此的空寂荒凉,仿佛是为那些死去的人哀鸣。
许久后,祠堂的门打开,两名衙役畏首畏尾的走出,看到祠堂前那满地的尸首,彼此胆颤心惊的对望一眼。
“我们……还是先回忻城向府尹大人报告吧?”一人提议。
“也……只好如此。”一人答道。
而那时候,青州王都里亦是一片混乱,只因浚城忽起叛军,不过一日便已夺下浚城。
十四章、诸生何辜4
七月初六,己时。
青州王都接急报:昨日酉时,浚城忽起叛军数千人,措手不及间,浚城一夜间便被攻占,府尹与都副皆已殉城。
闻得消息,群臣震惊,而后纷纷望向徐史,此刻风王不在,青州支柱便是国相。
徐史亦是惊震非常,但呆愣片刻后,即回过神来,迅速发下两道命令:一面派人火速本王忻城禀报风王;一面派人前往浚城打探消息。然后他召集文武大臣于紫英殿商议。
大臣们商议后分成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从忻城回王都,快马不过一日路程,可等风王回来再处理;另一派则认为兵贵神速,应该在叛军引发的动乱扩大前,迅速发兵浚城。
有句俗话叫“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这话用来套在青州,便是有什么样的王便有什么样的臣。自风独影封王至青州,除却国相徐史乃是朝廷任命外,其余臣子,一半是原先跟随她的幕僚、部下,还有一半是到青州后予本地选拔任命的,这些臣子有一个特点便是大多年轻而激进。他们都很崇拜风独影,没有将她当成一个普通女人来看,而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一位功勋赫赫的王者,都是满腔热血地仰慕着她,都盼跟随着她开创一番功业,所以这些年轻的臣子们便支持派兵讨伐浚城。
而另外认为要等风王回来处理的少数派,则是一些老成持重的臣子,他们认为在没有弄清楚浚城的叛乱原因、浚城当前的情况下,不宜妄自出兵。且最重要的一点是,青州的兵权是握在风王手中,没有风王的兵符或手令,便是国相的命令武将亦不会听从,武将若是无王命自行调度兵马乃谋逆大罪。便是要从权从宜,此刻也非那等危机之刻,因此今日若擅自行动,只怕无功,反而得罪。所以等待才是上策。
徐史斟酌良久,采纳了老成一派的意见。他不能开先例,以国相之名擅调兵马,触犯王权,再则便是要调动兵马,他也清楚自身绝非将帅之材。
七月七日,未时。
忻城府尹张卓飞报,风王在三石村遇刺,身受重伤,杜侍卫护着她逃遁而去,现行踪不明,随行侍卫及三石村全村百姓皆为刺客斩杀!
听完禀报,徐史全身发冷,栽在椅上,半天不能动弹,群臣更是惶急不安。
同日酉时,再接急报:浚城叛军已攻下了邻近的溱城,又从两城强制征召士兵,如今人数已达数万之众。
同日亥时,派往浚城查探的探子终于探得了消息回来。
原来浚城的叛军都是原先雍王刘善的旧部,自刘善败亡后,他的一些部下便改名换姓潜藏民间,一直贼心不死,时时伺机而动。这次听闻了风王要去三石村的消息后,便一边派高手前往行刺,一边举旗行事,妄图重夺青州,而后再图谋整个大东江山。
听得探子的禀报,群臣骇然:竟是早有预谋!
只是如今这局面,可如何收拾?
群臣又都把目光望向了国相徐史。
而坐于群臣之首的徐史,此刻把目光调向的殿外,灿烂的阳光透过窗棂上的雕纹照入,在殿中投下一片斑驳的阴影,一点一点的慢慢向殿中潜移。
七月八日,寅时四刻。
沉寂一宵的撷英阁打开了门,徐史跨步而出,灯光自他身后照来,将他的影子长长的投在殿前的石阶上。
抬头,上方皓月明星闪烁,铺展在漆黑的天幕上,就如白玉明珠卧于墨绸上,一派光华耀耀。而在这一袭安宁的华幕之下,青州却危在眉睫,凶险万分。
夜空上闪烁寒光的星子,令徐史想到了风王那双明亮的眼睛,想起了那日含辰殿里的对话。
“君以国相托,臣当丹心相报!”他低低念一声,面上已是一派从容无畏,转身昂首阔步前去。
卯时,徐史召群臣于紫英殿,颁布数道命令:一派人前往忻城搜救主上;二派人火速前往邻近的雍州请求丰王派兵支援;三将青州近况并请兵丰王一事以星火令飞奏帝都;四虽不能调动兵马,但通令全州各城守将,严加防范叛军来袭;五派人速往浅碧山接回清微君以坐镇王都。
群臣闻后,无不遵从。
十四章、诸生何辜5
七月九日,深夜子时,王都派出的人抵达浅碧山别院,总管听得消息后,赶忙把熟睡的久遥请起。
“黄芨?”久遥披着件外袍到来,见偏厅里候着的竟是曾在王宫里侍候过自己的内侍黄芨,“你为何这么晚了来这里?”
“奴婢拜见清微君。”黄芨跪下行礼,“奴婢乃是奉国相大人之命,来向清微君禀报几件要事。一是主上在三石村遇刺以至重伤,现今下落不明;二是雍王旧部发动叛乱,已相继攻下浚城、溱城;三是国相大人请清微君速回王都。”
一阵微响,久遥身上披着的外袍掉落地上,他却似乎完全没有发觉,而是直勾勾的盯着地上的黄芨,“你说主上遇刺?受了重伤?下落不明?”声音甚轻,可在这寂静的夜里,却能清晰听出话里的颤音。
“是。”黄芨垂头,想起生死不明的风王也是异常难受。
久遥顿时胸口如遭重击,他疾步走至黄芨身前,弯腰抓住他的肩膀厉声问道:“杜侍卫呢?难道他没有随行?为什么会有刺客?”
黄芨双肩背他抓得作痛,可他忍着,答道:“杜侍卫有跟随,而且主上有带五十禁卫同行,但是……刺客杀了五十禁卫跟三石村所有的村民!”想起那些无辜惨死的村民,他不由得哽咽起来。
久遥手一抖,放开了他,身子一瞬间失去力量,跌坐在黄芨身前,口中却不由自主的问着:“全死了?刺客杀了所有的侍卫和百姓?刺客人数有多少?她好好的为何去三石村?”
于是黄芨便将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最后抬首看着久遥,满脸期盼地道:“国相大人说,叛军是早有计划,如今青州危难当头,国相大人请清微君速回王都坐镇。”
可久遥却如同未闻,只是目光定定地看着一处,脸色在灯光下显得苍白,眉间一道深纹,时光与世事,如霜刀风剑,在那张无伦的面容上刻下了沧桑与疲惫。
“清微君?”黄芨不由唤一声。
久遥目光移回,茫然地看着他,而后缓缓回神,“国相已派人去救主上了?”
黄芨点头,“已由柳都尉率两百禁卫前往三石村搜救。”
“那就好。”久遥起身,捡起掉落的外袍,“多谢你前来告诉我,你可以回去了。”
黄芨一愣,然后道:“清微君,奴婢是奉国相大人来接清微君回王都的。”
久遥离去的脚步一顿,然后他轻轻摇头,“我废人一个,去王都做什么。”说着这话时,门外一阵清风拂过,带起廊前宫灯,灯光摇曳里,他双目如被火灼,顿紧紧闭上,抓着衣袍的手不由握紧,“你转告国相大人,主上和青州都拜托他了。”话落,他抬步跨门而出。
身后黄芨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呆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赶忙起身追去:“清微君,国相大人有信要奴婢转呈。”
久遥脚下一顿。
黄芨跑至他身前跪下,双手高举,呈上国相徐史的信。
迟疑了片刻,久遥终是伸手取过了信,拆开,一目扫过,捏着信纸的手微微一抖,然后抬眸,目光幽幽的落在长廊前方的暗影里,许久,他一言不发的抬步离去。
“清微君?”黄芨叫唤,却只能看到久遥沉默离去的背影。
当夜,未能接到久遥的黄芨快马赶回王都。
而黄芨离去后,浅碧山的别院里,久遥却是辗转难眠,至五更时才迷糊睡去。
睡梦里,血色铺天盖地而来,淹没青山,淹没湖泊,淹没大地,淹没人群……将所有的一切都淹入那深红的无底的血海里。血色的海水里,漂浮着男人女人,漂浮着老人小孩,一个个伸长着手在挣扎呼喊着,他们瞪着赤红的眼睛看着他,在指责着他,在怒骂他,在怨怪他,那些手与那些目光交缠着化成了黑色的藤蔓,将他紧紧缠绕着,将他沉沉的
时,村民们已全部扑向了那些黑衣人。
“贱民不要命了!”那领头人挥刀砍落一个扑向他的村民,看着眼前那些握着木棍或是赤手空拳便冲上来的村民,胸膛里顿生满腔愤恨,若非当年……今日青州称王的便该是他,这些草介本该是匍匐于他的脚下才是!刹时眼中凶光一闪,恨声下令:“全都砍了!”
风独影起身回首,也不过眨眼间功夫,可入目的是许多村民还未及惨叫便已倒在了刀光里,倒在了血泊里……
“风王……快走……”
每一个村民临死时,都不忘嘱咐一句,个个双目圆睁,至死不肯闭上,只因还未看见他们的王脱险!
刹时,胸膛里一股巨大的悲愤激荡涌出,如火山爆发般冲脑而去,那直令风独影几欲发狂。她仰首一声长啸,如凤鸣九天,含着无以言说的悲怅与痛楚,以深厚的内力传得远远的,在群山环抱里阵阵回荡,震得众人耳鸣目眩。
长啸未绝,白影一闪,风独影已扑身杀来,这一刻,已不讲究招式步法,手中长剑挟着全部功力,如雷霆霹雳,横扫而过,眨眼间便倒下数名黑衣人!
那领头人眼见风独影失去理智,阴阴一笑,取过长弓,搭箭瞄准:“风独影!叫你死得明白,我今日是为青冉公子报仇而来!我乃他麾下大将王*!”
话落,一箭射出,而前方,风独影却是顿然呆住,手中长剑一缓,回首向他望来,仿佛是神魂出窍,任刀剑刺来,任长箭射来,她却是木然不动。
“风王!”杜康厉喝一声,却不能唤醒风独影的神智。他心头焦灼,千钧一发之际,他甩出手中剑,长剑如电飞出,剑柄击在了风独影的腿上,顿让她身形一闪,于是那当胸射来的长箭穿肩而过。
可围攻杜康的三名黑衣人却趁机挥刀刺来,顿时肩背身受三刀,可他此刻已无暇顾及,双掌连拍,将黑衣人逼退,然后飞身纵起掠至风独影身前,左手扶她一转,避开身前刺来的长剑,右手拾剑一挥,挡开了后边刺来的大刀,再足下连点,负着风独影瞬即跃退数丈。
一箭穿肩,那痛已让风独影回神。
“我们先冲出去。”杜康一手扶着她一手又挥剑刺伤一名追来的黑衣人。
风独影点头,站直身,提剑欲战,却发现双臂麻软,不由暗叫不妙,偏头察看,肩头流出的血竟是黑色的,显然是箭上带毒。
“快走!”杜康移前一步,挡住右旁一名挥刀冲来的黑衣人,想为她挣得时机。
风独影抬目望去,前方是虎视眈眈的黑衣人,穿过那些黑衣人,可见遍地无辜村民的尸首,男女老少皆有,地上的鲜血赤红一片,流淌脚下,仿佛血湖延展。
她瞳孔一缩,如被烫伤般闭目,可那些村民的惨象却萦于脑中不退。
是我害了他们……
是我害了他们!
……杀孽重……祸无边……祸无边……难道她真的是所到之处必引血祸无边吗?!
一时悲痛欲狂,恨不欲生。
“杜康……其实……死于刺杀也不错的。”她喃喃一声,面上浮起苍白而无畏的笑容,而后提气握剑,瞬间剑气如虹,便将飞扑上前的一名黑衣人斩落,却同时激发毒血冲脑,顿眼前晕眩,一头栽倒。
听得风独影轻语,杜康一震,迅速转头,伸手接住栽倒的她,目光瞅见她肩头的黑血,心头一寒,手下却不曾缓,长剑划出一团灼亮的剑光,仿佛烈阳炙焰,瞬间逼得数名黑衣人后退,然后他瞅住空隙,负着风独影迅速飞身逃去,他将轻功提到极限,便如一抹灰电横空掠过。
等那些黑衣人反应过来,眼前已无踪影。
“追!一定要砍下风独影的头来祭青冉公子!”领头人王*下令。
余下的黑衣人顿纷纷跟随王*追着杜康而去。
不一会儿,祠堂前已杳无人息,而那刻,浓浓的暮色已笼罩而下,三石村里已只闻鸦雀呱鸣,在这安静的村庄里,显得如此的空寂荒凉,仿佛是为那些死去的人哀鸣。
许久后,祠堂的门打开,两名衙役畏首畏尾的走出,看到祠堂前那满地的尸首,彼此胆颤心惊的对望一眼。
“我们……还是先回忻城向府尹大人报告吧?”一人提议。
“也……只好如此。”一人答道。
而那时候,青州王都里亦是一片混乱,只因浚城忽起叛军,不过一日便已夺下浚城。
十四章、诸生何辜4
七月初六,己时。
青州王都接急报:昨日酉时,浚城忽起叛军数千人,措手不及间,浚城一夜间便被攻占,府尹与都副皆已殉城。
闻得消息,群臣震惊,而后纷纷望向徐史,此刻风王不在,青州支柱便是国相。
徐史亦是惊震非常,但呆愣片刻后,即回过神来,迅速发下两道命令:一面派人火速本王忻城禀报风王;一面派人前往浚城打探消息。然后他召集文武大臣于紫英殿商议。
大臣们商议后分成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从忻城回王都,快马不过一日路程,可等风王回来再处理;另一派则认为兵贵神速,应该在叛军引发的动乱扩大前,迅速发兵浚城。
有句俗话叫“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这话用来套在青州,便是有什么样的王便有什么样的臣。自风独影封王至青州,除却国相徐史乃是朝廷任命外,其余臣子,一半是原先跟随她的幕僚、部下,还有一半是到青州后予本地选拔任命的,这些臣子有一个特点便是大多年轻而激进。他们都很崇拜风独影,没有将她当成一个普通女人来看,而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一位功勋赫赫的王者,都是满腔热血地仰慕着她,都盼跟随着她开创一番功业,所以这些年轻的臣子们便支持派兵讨伐浚城。
而另外认为要等风王回来处理的少数派,则是一些老成持重的臣子,他们认为在没有弄清楚浚城的叛乱原因、浚城当前的情况下,不宜妄自出兵。且最重要的一点是,青州的兵权是握在风王手中,没有风王的兵符或手令,便是国相的命令武将亦不会听从,武将若是无王命自行调度兵马乃谋逆大罪。便是要从权从宜,此刻也非那等危机之刻,因此今日若擅自行动,只怕无功,反而得罪。所以等待才是上策。
徐史斟酌良久,采纳了老成一派的意见。他不能开先例,以国相之名擅调兵马,触犯王权,再则便是要调动兵马,他也清楚自身绝非将帅之材。
七月七日,未时。
忻城府尹张卓飞报,风王在三石村遇刺,身受重伤,杜侍卫护着她逃遁而去,现行踪不明,随行侍卫及三石村全村百姓皆为刺客斩杀!
听完禀报,徐史全身发冷,栽在椅上,半天不能动弹,群臣更是惶急不安。
同日酉时,再接急报:浚城叛军已攻下了邻近的溱城,又从两城强制征召士兵,如今人数已达数万之众。
同日亥时,派往浚城查探的探子终于探得了消息回来。
原来浚城的叛军都是原先雍王刘善的旧部,自刘善败亡后,他的一些部下便改名换姓潜藏民间,一直贼心不死,时时伺机而动。这次听闻了风王要去三石村的消息后,便一边派高手前往行刺,一边举旗行事,妄图重夺青州,而后再图谋整个大东江山。
听得探子的禀报,群臣骇然:竟是早有预谋!
只是如今这局面,可如何收拾?
群臣又都把目光望向了国相徐史。
而坐于群臣之首的徐史,此刻把目光调向的殿外,灿烂的阳光透过窗棂上的雕纹照入,在殿中投下一片斑驳的阴影,一点一点的慢慢向殿中潜移。
七月八日,寅时四刻。
沉寂一宵的撷英阁打开了门,徐史跨步而出,灯光自他身后照来,将他的影子长长的投在殿前的石阶上。
抬头,上方皓月明星闪烁,铺展在漆黑的天幕上,就如白玉明珠卧于墨绸上,一派光华耀耀。而在这一袭安宁的华幕之下,青州却危在眉睫,凶险万分。
夜空上闪烁寒光的星子,令徐史想到了风王那双明亮的眼睛,想起了那日含辰殿里的对话。
“君以国相托,臣当丹心相报!”他低低念一声,面上已是一派从容无畏,转身昂首阔步前去。
卯时,徐史召群臣于紫英殿,颁布数道命令:一派人前往忻城搜救主上;二派人火速前往邻近的雍州请求丰王派兵支援;三将青州近况并请兵丰王一事以星火令飞奏帝都;四虽不能调动兵马,但通令全州各城守将,严加防范叛军来袭;五派人速往浅碧山接回清微君以坐镇王都。
群臣闻后,无不遵从。
十四章、诸生何辜5
七月九日,深夜子时,王都派出的人抵达浅碧山别院,总管听得消息后,赶忙把熟睡的久遥请起。
“黄芨?”久遥披着件外袍到来,见偏厅里候着的竟是曾在王宫里侍候过自己的内侍黄芨,“你为何这么晚了来这里?”
“奴婢拜见清微君。”黄芨跪下行礼,“奴婢乃是奉国相大人之命,来向清微君禀报几件要事。一是主上在三石村遇刺以至重伤,现今下落不明;二是雍王旧部发动叛乱,已相继攻下浚城、溱城;三是国相大人请清微君速回王都。”
一阵微响,久遥身上披着的外袍掉落地上,他却似乎完全没有发觉,而是直勾勾的盯着地上的黄芨,“你说主上遇刺?受了重伤?下落不明?”声音甚轻,可在这寂静的夜里,却能清晰听出话里的颤音。
“是。”黄芨垂头,想起生死不明的风王也是异常难受。
久遥顿时胸口如遭重击,他疾步走至黄芨身前,弯腰抓住他的肩膀厉声问道:“杜侍卫呢?难道他没有随行?为什么会有刺客?”
黄芨双肩背他抓得作痛,可他忍着,答道:“杜侍卫有跟随,而且主上有带五十禁卫同行,但是……刺客杀了五十禁卫跟三石村所有的村民!”想起那些无辜惨死的村民,他不由得哽咽起来。
久遥手一抖,放开了他,身子一瞬间失去力量,跌坐在黄芨身前,口中却不由自主的问着:“全死了?刺客杀了所有的侍卫和百姓?刺客人数有多少?她好好的为何去三石村?”
于是黄芨便将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最后抬首看着久遥,满脸期盼地道:“国相大人说,叛军是早有计划,如今青州危难当头,国相大人请清微君速回王都坐镇。”
可久遥却如同未闻,只是目光定定地看着一处,脸色在灯光下显得苍白,眉间一道深纹,时光与世事,如霜刀风剑,在那张无伦的面容上刻下了沧桑与疲惫。
“清微君?”黄芨不由唤一声。
久遥目光移回,茫然地看着他,而后缓缓回神,“国相已派人去救主上了?”
黄芨点头,“已由柳都尉率两百禁卫前往三石村搜救。”
“那就好。”久遥起身,捡起掉落的外袍,“多谢你前来告诉我,你可以回去了。”
黄芨一愣,然后道:“清微君,奴婢是奉国相大人来接清微君回王都的。”
久遥离去的脚步一顿,然后他轻轻摇头,“我废人一个,去王都做什么。”说着这话时,门外一阵清风拂过,带起廊前宫灯,灯光摇曳里,他双目如被火灼,顿紧紧闭上,抓着衣袍的手不由握紧,“你转告国相大人,主上和青州都拜托他了。”话落,他抬步跨门而出。
身后黄芨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呆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赶忙起身追去:“清微君,国相大人有信要奴婢转呈。”
久遥脚下一顿。
黄芨跑至他身前跪下,双手高举,呈上国相徐史的信。
迟疑了片刻,久遥终是伸手取过了信,拆开,一目扫过,捏着信纸的手微微一抖,然后抬眸,目光幽幽的落在长廊前方的暗影里,许久,他一言不发的抬步离去。
“清微君?”黄芨叫唤,却只能看到久遥沉默离去的背影。
当夜,未能接到久遥的黄芨快马赶回王都。
而黄芨离去后,浅碧山的别院里,久遥却是辗转难眠,至五更时才迷糊睡去。
睡梦里,血色铺天盖地而来,淹没青山,淹没湖泊,淹没大地,淹没人群……将所有的一切都淹入那深红的无底的血海里。血色的海水里,漂浮着男人女人,漂浮着老人小孩,一个个伸长着手在挣扎呼喊着,他们瞪着赤红的眼睛看着他,在指责着他,在怒骂他,在怨怪他,那些手与那些目光交缠着化成了黑色的藤蔓,将他紧紧缠绕着,将他沉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