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商议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笔趣阁 www.bqg16.com,最快更新伐明最新章节!
四月的北京干燥烦闷,懋勤殿中却灯火通明,正是崇祯皇帝在懋勤殿召见阁臣,商讨围剿刘宣的意见。
四月初八,刘宣攻破延安,然后完全封锁了延安四周的官道。因为商旅不通行,官军的消息也非常滞后,直到四月十四,附近的州县才得知了这一噩耗。
等陕西巡按御史李应期上奏朝廷时,又耽误了两天。到了这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报送到崇祯皇帝手中,已经是四月二十二日了,距离刘宣破城已经过了十四天。
上一次召见阁臣,首辅韩爌意志坚定,主张趁着刘秃子势力薄弱,率先围剿刘宣。这一个意见虽然没有被朝廷采纳,但是还是给崇祯皇帝留下了好感。
韩爌此人,虽然不是东林党创始人,也算是东林党中坚骨干。此人在任礼部尚书时,选中了广东举人袁崇焕高中进士。袁崇焕也因为有了一个东林党大佬充当坐师,成为东林党下面的杂牌党羽,不到十年时间,就高升为一方边帅、二品京官。
现在崇祯皇帝对袁崇焕言听计从,哪怕他矫诏斩杀了东江总兵左都督毛文龙,犯下了如此跋扈的大罪。崇祯皇帝为了让他五年平辽,也没有丝毫追究,反而批准了他的奏章,拨付饷银四十二万两安抚了群情激奋的东江将校。
韩爌作为袁崇焕的坐师,又是当朝的三朝元老、首辅大臣、东林党魁,无疑是袁崇焕在朝中最大的后台。正是因为上有崇祯皇帝信任,下有当朝首辅抬爱,袁崇焕才敢于矫诏斩杀当朝一品大员毛文龙。
杀毛之后,袁崇焕为了平息东江士卒的愤怒,大撒银子收买人心,东江镇每年的饷银增加到银子四十二万两,大米十三万石。为此,他还上书朝廷,要求先拨付十二万两饷银,安抚东江士卒之人。
可惜当时的东江镇已经形同军阀,失去了统帅毛文龙镇压,岛上的军队闹成一团,再加上新任总兵黄龙不能服众,没能整合东江镇的力量,从此这支当时唯一敢于与八旗军野战的军队也失去了袭扰后金的能力。
袁崇焕矫诏杀毛文龙,无疑起了很坏的影响。从此朝廷再也不敢信任东江士卒,而东江军余部也对朝廷失去忠心。
到了崇祯四年,这种不信任终于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一只鸡引发的兵变(吴桥兵变)。
这一次兵变的起因非常搞笑,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兵围大凌河城。在明军的几次小规模增援被打退后,崇祯皇帝急令孔有德率部前往救援。
孔有德部一直以骁勇善战著称,但是因为出身东江镇,所以非常受到文官的歧视。在一路之上,沿途的县城乡镇拒不开门,拒不提供沿途的粮草,更不愿意孔有德部在境内休整。
当时已是阴历的十月下旬,天气转冷,渤海湾西北风强劲,行船极为不利。孔有德只得率部从陆路绕行渤海湾奔赴辽东前线。就在孔部援军刚走到山东与河北交界处的吴桥时,士卒中已经怨气很大,全靠军官勉强压制。
这时,孔有德手下的一个士兵外出筹粮,杀了当地老百姓的一只鸡来吃。但是,这个人并不好惹,此人是山东望族王象春的家仆。
王象春是尊贵的进士老爷,自然不会给泥腿子孔有德面子。就连他的家仆也狐假虎威,威逼孔有德将违反军纪的士卒插箭游营。
孔有德麾下的士卒感到受了奇耻大辱,愤而兵变将王象春家仆砍死,裹挟着孔有德攻陷陵县、临邑、商河诸多州县,在鲁西南地区大肆掠夺,并一路向登州大本营杀回,这些士兵也正式变成了匪兵。
从此孔有德祸乱胶东,屡破官军围剿,连续攻破登州等坚城大邑,杀伤的百姓超过十万人,将辽东的后勤基地登莱地区弄得残破一空。到了崇祯六年,孔有德坚持不住,终于率部降清。
孔有德这支部队,几乎都是逃亡的辽人组成,他们与八旗军仇深似海。仅仅孔有德自己,父母兄长侄儿等亲族全部死在八旗军手里,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孔有德也不可能降清。
但是明朝奇葩的官绅,居然将孔有德这种朝廷的忠犬赶到皇太极手中。孔有德投降时,麾下带着几十门红夷大炮,下面的士兵也是明朝最精锐的炮兵,孔有德投降,补上了八旗军最后一个弱点。从此之后,八旗军下面也有了精锐的炮兵。
这是刘宣上一世那个时空以后发生的事情,如果崇祯皇帝能够未卜先知,一定会斩杀叛乱的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等人,而不是善待东江士卒,免得他们成为乱兵。毕竟明朝的祖制,根子上就是重文抑武,武臣在明朝的待遇,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只有文官士子,才是朝廷的根本。
韩爌三人看完了奏章,仔细思虑了片刻,最后还是首辅韩爌率先开口说道:“流贼刘秃子残暴凶狠,是陕北流贼中志向最大、兵力最精之人,应该率先剿灭以儆效尤。”
“但是现在正是延绥总兵吴志勉围剿左挂子的要紧之时,左挂子也是陕北巨寇,麾下骑士万人,尽管兵丁不像是刘秃子那样精悍,但是也是桀骜不驯之贼。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先剿了左挂子,然后集中延绥,大同,太原三镇精兵,一举剿灭祸乱陕北的巨匪刘秃子。”
“至于另一股巨匪王嘉胤,听闻已经建衙称帝,设立百官。此人如此不自量力,并不是难以对付之辈,让陕西参政洪承畴募集标营,全力围剿即可。”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显然认可了韩爌的意见,他看了看剩下两位阁臣问道:“两位先生意下如何?”
李标、钱龙锡二人见首辅的处置比较稳妥,也全部点头赞同。
崇祯翻过李应期的奏章,然后拿起另一封奏折说道:“这是延绥巡抚岳和声的奏折,岳巡抚上了这封奏章后,不过几日功夫,就死在流贼手中,这一封奏折也成了岳巡抚的遗折,三位先生也全部议一议吧。”
“岳和声上奏朝廷,举荐洪承畴继任延绥巡抚,这尽管有些不合规矩,但是毕竟是岳巡抚的遗愿,三位老先生以为如何?”
韩爌摇了摇头说道:“朝廷规矩,三品以上京官任命必须由大臣廷推举荐,岳巡抚虽然是朝廷的忠臣,但是上一道这样的奏章,也是年老糊涂了。”
李标反而没有多少门户之见,他听了韩爌的意见显然不是很同意,他稍微沉吟了一下,决定还是如实上奏:“臣李标认为,事急从权,岳巡抚虽然剿贼不利,兵败身死。但是他毕竟对朝廷忠心耿耿,他所举荐的陕西参政洪承畴,性格果断敢于击贼,做事也雷厉风行,是朝廷难得的人才。”
“去年七月,他带领壮丁,一战斩杀王二勇将郑彦夫,逼得王二进入黄龙山立足。到了冬天,他三战三胜,屡次击败王嘉胤。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时,正应该大力提拔这种敢于剿贼的精明强干之臣。”
四月的北京干燥烦闷,懋勤殿中却灯火通明,正是崇祯皇帝在懋勤殿召见阁臣,商讨围剿刘宣的意见。
四月初八,刘宣攻破延安,然后完全封锁了延安四周的官道。因为商旅不通行,官军的消息也非常滞后,直到四月十四,附近的州县才得知了这一噩耗。
等陕西巡按御史李应期上奏朝廷时,又耽误了两天。到了这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报送到崇祯皇帝手中,已经是四月二十二日了,距离刘宣破城已经过了十四天。
上一次召见阁臣,首辅韩爌意志坚定,主张趁着刘秃子势力薄弱,率先围剿刘宣。这一个意见虽然没有被朝廷采纳,但是还是给崇祯皇帝留下了好感。
韩爌此人,虽然不是东林党创始人,也算是东林党中坚骨干。此人在任礼部尚书时,选中了广东举人袁崇焕高中进士。袁崇焕也因为有了一个东林党大佬充当坐师,成为东林党下面的杂牌党羽,不到十年时间,就高升为一方边帅、二品京官。
现在崇祯皇帝对袁崇焕言听计从,哪怕他矫诏斩杀了东江总兵左都督毛文龙,犯下了如此跋扈的大罪。崇祯皇帝为了让他五年平辽,也没有丝毫追究,反而批准了他的奏章,拨付饷银四十二万两安抚了群情激奋的东江将校。
韩爌作为袁崇焕的坐师,又是当朝的三朝元老、首辅大臣、东林党魁,无疑是袁崇焕在朝中最大的后台。正是因为上有崇祯皇帝信任,下有当朝首辅抬爱,袁崇焕才敢于矫诏斩杀当朝一品大员毛文龙。
杀毛之后,袁崇焕为了平息东江士卒的愤怒,大撒银子收买人心,东江镇每年的饷银增加到银子四十二万两,大米十三万石。为此,他还上书朝廷,要求先拨付十二万两饷银,安抚东江士卒之人。
可惜当时的东江镇已经形同军阀,失去了统帅毛文龙镇压,岛上的军队闹成一团,再加上新任总兵黄龙不能服众,没能整合东江镇的力量,从此这支当时唯一敢于与八旗军野战的军队也失去了袭扰后金的能力。
袁崇焕矫诏杀毛文龙,无疑起了很坏的影响。从此朝廷再也不敢信任东江士卒,而东江军余部也对朝廷失去忠心。
到了崇祯四年,这种不信任终于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一只鸡引发的兵变(吴桥兵变)。
这一次兵变的起因非常搞笑,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兵围大凌河城。在明军的几次小规模增援被打退后,崇祯皇帝急令孔有德率部前往救援。
孔有德部一直以骁勇善战著称,但是因为出身东江镇,所以非常受到文官的歧视。在一路之上,沿途的县城乡镇拒不开门,拒不提供沿途的粮草,更不愿意孔有德部在境内休整。
当时已是阴历的十月下旬,天气转冷,渤海湾西北风强劲,行船极为不利。孔有德只得率部从陆路绕行渤海湾奔赴辽东前线。就在孔部援军刚走到山东与河北交界处的吴桥时,士卒中已经怨气很大,全靠军官勉强压制。
这时,孔有德手下的一个士兵外出筹粮,杀了当地老百姓的一只鸡来吃。但是,这个人并不好惹,此人是山东望族王象春的家仆。
王象春是尊贵的进士老爷,自然不会给泥腿子孔有德面子。就连他的家仆也狐假虎威,威逼孔有德将违反军纪的士卒插箭游营。
孔有德麾下的士卒感到受了奇耻大辱,愤而兵变将王象春家仆砍死,裹挟着孔有德攻陷陵县、临邑、商河诸多州县,在鲁西南地区大肆掠夺,并一路向登州大本营杀回,这些士兵也正式变成了匪兵。
从此孔有德祸乱胶东,屡破官军围剿,连续攻破登州等坚城大邑,杀伤的百姓超过十万人,将辽东的后勤基地登莱地区弄得残破一空。到了崇祯六年,孔有德坚持不住,终于率部降清。
孔有德这支部队,几乎都是逃亡的辽人组成,他们与八旗军仇深似海。仅仅孔有德自己,父母兄长侄儿等亲族全部死在八旗军手里,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孔有德也不可能降清。
但是明朝奇葩的官绅,居然将孔有德这种朝廷的忠犬赶到皇太极手中。孔有德投降时,麾下带着几十门红夷大炮,下面的士兵也是明朝最精锐的炮兵,孔有德投降,补上了八旗军最后一个弱点。从此之后,八旗军下面也有了精锐的炮兵。
这是刘宣上一世那个时空以后发生的事情,如果崇祯皇帝能够未卜先知,一定会斩杀叛乱的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等人,而不是善待东江士卒,免得他们成为乱兵。毕竟明朝的祖制,根子上就是重文抑武,武臣在明朝的待遇,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只有文官士子,才是朝廷的根本。
韩爌三人看完了奏章,仔细思虑了片刻,最后还是首辅韩爌率先开口说道:“流贼刘秃子残暴凶狠,是陕北流贼中志向最大、兵力最精之人,应该率先剿灭以儆效尤。”
“但是现在正是延绥总兵吴志勉围剿左挂子的要紧之时,左挂子也是陕北巨寇,麾下骑士万人,尽管兵丁不像是刘秃子那样精悍,但是也是桀骜不驯之贼。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先剿了左挂子,然后集中延绥,大同,太原三镇精兵,一举剿灭祸乱陕北的巨匪刘秃子。”
“至于另一股巨匪王嘉胤,听闻已经建衙称帝,设立百官。此人如此不自量力,并不是难以对付之辈,让陕西参政洪承畴募集标营,全力围剿即可。”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显然认可了韩爌的意见,他看了看剩下两位阁臣问道:“两位先生意下如何?”
李标、钱龙锡二人见首辅的处置比较稳妥,也全部点头赞同。
崇祯翻过李应期的奏章,然后拿起另一封奏折说道:“这是延绥巡抚岳和声的奏折,岳巡抚上了这封奏章后,不过几日功夫,就死在流贼手中,这一封奏折也成了岳巡抚的遗折,三位先生也全部议一议吧。”
“岳和声上奏朝廷,举荐洪承畴继任延绥巡抚,这尽管有些不合规矩,但是毕竟是岳巡抚的遗愿,三位老先生以为如何?”
韩爌摇了摇头说道:“朝廷规矩,三品以上京官任命必须由大臣廷推举荐,岳巡抚虽然是朝廷的忠臣,但是上一道这样的奏章,也是年老糊涂了。”
李标反而没有多少门户之见,他听了韩爌的意见显然不是很同意,他稍微沉吟了一下,决定还是如实上奏:“臣李标认为,事急从权,岳巡抚虽然剿贼不利,兵败身死。但是他毕竟对朝廷忠心耿耿,他所举荐的陕西参政洪承畴,性格果断敢于击贼,做事也雷厉风行,是朝廷难得的人才。”
“去年七月,他带领壮丁,一战斩杀王二勇将郑彦夫,逼得王二进入黄龙山立足。到了冬天,他三战三胜,屡次击败王嘉胤。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时,正应该大力提拔这种敢于剿贼的精明强干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