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 > 150、真实历史的再现
150、真实历史的再现
推荐阅读:注视深渊、篮坛少帅、联盟之魔王系统、绝地之传奇归来、网游之神级村长、成全、一枪致命、落地一把98K、纵猎天下、英雄联盟之全能天才
笔趣阁 www.bqg16.com,最快更新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最新章节!
历经三个月, 杰德终于在英国和爱尔兰完成了《拯救大兵瑞恩》的拍摄。期间, 由亚洲广播集团和历史频道中文部联合制作的七集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在美国历史频道正式上映,而且剪辑版还在美国广播公司旗下各大电视台播映,尽管美国国会中有日籍议员表示“遗憾”, 但是这起惨绝人寰的纪录片还是在美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毕竟在绝大部分美国人心目里,日本就是美国的小弟弟, 逆来顺受且谦卑内敛,但是电视里的画面让他们却不得不正视这个人类族群中“最具两面性”的民族。
或许美国东海岸的观众对日本人的观感还好, 毕竟当时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对美国东海岸的居民来说只不过是文字意义上的“国耻”。但是对于美国西海岸的居民来说, 当时的日本间谍可是在加州犯下了一些罪行的。不过最让杰德觉得可笑的是,有一些日本侨民打算在美国法庭起诉历史频道及母公司东风广播集团“毁谤”。
不过很可惜,这个官司还没上庭就被谢尔曼的律师团给驳回了。谢尔曼的律师团给出的理由很简单, 这项“毁谤”官司的起诉主体是日本国, 要么请日本天皇亲自来美国起诉,要么就请日本政府驻美代表——日本驻美大使来起诉, 否则这个官司是没法成立的。当然, 日本天皇或日本驻美大使是不会来起诉的,不管日本右翼社团如何鼓噪,日本还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果真的他们跳出来的话,那不仅是中韩两国紧张了,只怕美俄两国也会重新审视日本的定位了。美国人不傻, 日本人若是乖乖当小弟的话,美国人自然会照顾好这个小弟弟。但是如果一旦这个小弟想不认自己这个大哥的话,美国人可是受过“珍珠港事变”的苦头。
感恩节, 《拯救大兵瑞恩》的第一版宣传片在美国各大电视台播出。杰德直接将电影中开场的登陆战精华剪辑了出来,子弹横飞和尸横遍地的镜头让各大电视台不得不将广告移到深夜时段播出。但即便如此,这支广告还是引起全美观众的注意。起先美国各大娱乐媒体也报道过《拯救大兵瑞恩》拍摄现场爆炸声不断的新闻,但是看到真实的画面之后,他们也惊呆了。这并不是以往利用电脑虚拟成像制作出来的大场景,而是几近真实的战争场面再现。跟这个登陆战的画面一比,《第一滴血》什么的简直弱爆了。而且在这支宣传片播映的时候,全美二战老兵协会的成员表示这个登陆战场景是完全真实的,他们对银河电影和梦工厂将这个场景完全再现感到高兴和支持。
有了老兵协会的背书,作为电影发行方的派拉蒙自然顺势推出了第二版宣传片,这支宣传片则完全没有任何血腥暴力的镜头,只有当年参战老兵的回忆。为了争取年底的奥斯卡提名,派拉蒙是不会让任何人将这部电影定义成纯粹的战争片,一旦被贴上那样的标签,别说竞争奥斯卡了,只怕连提名都很困难。派拉蒙现在的计划就是要让人觉得这是一部有关二战的历史题材电影,因此各种幸存者的采访就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按照原本的计划,《拯救大兵瑞恩》应该放在6月6日这个登陆日放映是最好的,但是由于制作周期整部电影还是被安排在11月22日在全美公映。杰德负责在洛杉矶的首映礼,而斯皮尔伯格则负责在纽约的首映礼。谁都知道杰德在纽约素来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只好将本片的监制派去纽约负责首映礼了。在参加节目宣传的时候,杰德还特意强调了这部电影恐怕将是美国影史上最后一部采用“非数字编辑器材”进行剪辑的电影了,说到这里,杰德还有些感叹。
有了电脑等设备的辅助,剪辑师的工作门槛就要低很多了。因为利用数字设备剪辑其实是降低成本的最好方法,因为必须等定稿之后才会冲印最后的胶片或者干脆提供数字版放映内容,这对发行公司来说是非常降低成本的好方法。可是就是如此,电影胶卷上的那种岁月感会消失没有踪迹,而且不同剪辑师带来的接片风格也不再存在。虽然杰德只是那么顺口一说,倒是得到不少剪辑师的响应,一时间《好莱坞报道》、《综艺》和《名利场》等全美知名的娱乐刊物纷纷推出纪念特稿,怀念美国影史上那些默默无闻却又贡献颇多的剪辑师们。有了这些报道,倒是让不少年轻人对这部号称“最后的手工剪辑影片”有了兴趣。
11月22日,《拯救大兵瑞恩》在全美2463个戏院正式上映。冷色调的画面上,美利坚的星条旗在迎风飘舞,然后是一个苍老的老人带着他的全家人来到了二战纪念公墓。他跪在了一个墓碑前,然后在他苍老的眼神里映出了当年的历史。这个开场画面虽然很平淡,但是让影评人却非常欣赏。无论是色调的处理还是画面的质感,杰德的确无愧于“全美最伟大的新生代导演”一名。有很多影评人都指出,如果杰德能少拍一些商业片的话,他早就和他的老师斯皮尔伯格先生并列全美最伟大的导演大师行列了。在老人的眼神中,画面回到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中。
登陆艇上,长官在交代最后的注意事项。然后,便是炮火连天的地狱场景。正是由于开场这残酷的镜头,电影被mpaa毫不留情地评定为r级。不过杰德拒绝了再剪辑的建议,“历史的真实不是盆栽”。尽管作为限制级作品保证了观影人群都是年满17岁的成年人,可是战场上那破碎的肢体和开膛破肚的镜头还是让不少人感到了不适。影评人们也是皱着眉头开着这段画面,这段画面完全没有故事性可言,简直就是一部没有任何剪辑的纪录片。但是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导演的意图,历史就是历史,哪里需要故事片那样修剪?渐渐地,战场上变得不再人道,盟军不仅使用了火焰武器甚至还拒绝了敌军的投降,但是没有人在指责盟军的做法。因为几分钟后的画面便是幸存者颤抖和哭泣的场景,而诺曼底海滩上却是满地的死尸……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士兵们就算为同胞的牺牲而愤怒一点又有什么?
画面很快切换到后患,很多女人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打着“阵亡通知书”。或许是已经见多了,她们都是麻木不仁地打着一张张让母亲痛哭的信件。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个打字员动容了,她拿起一封通知书找到了她的主管,然后她的主管带着她找到了他们的上级,甚至更上级……因为一个叫瑞恩的孩子牺牲了,这是瑞恩家牺牲的第三个孩子,而他们最小的弟弟也在诺曼底登陆战中“失踪”。
接下去的画面美得让人陶醉,静谧的美国农场,金色的麦田和蓝天白云相互回应,一个母亲在家里做着家务。她的门外挂着四颗星星的,代表着她的四个儿子都在参军。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向这个母亲的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来送阵亡通知书的。母亲缓缓打开门,她还在期待奇迹,可是开到车里走出来的牧师她便知道,她的儿子有人死去了……这个母亲的不幸也让美军统帅觉得难过,他最终下令要求将那个在登陆战中失踪的瑞恩家的孩子带回来,带给他的母亲,不要让他的母亲连一个儿子都保不住。
其实在电影上映前,派拉蒙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八个人拯救一个人,到底值得不值得?”直到这里,大家才明白为什么要派出八个人去拯救一个人。一个女观众低声说:“我觉得还是值得的,他母亲已经失去了三个孩子,不能连最后一个孩子都失去。”
但是她的男朋友却反问道:“可是另外八个人也是有母亲的,他们的母亲怎么办?”
女观众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而电影里的特别行动组也在争议中出发。因为这是一场要深入到敌后的战斗,仅仅八个人挑战的是尚没有战败的德国军人,难度可想而知。即便大家已经知道肯定会有人牺牲,可是当牺牲真的降临的时候,大家都还是感到难过。而且到故事的最后,导演居然将男主角米勒上尉更弄死了。一部电影还有什么比男主角死去更让人难过的么?汉克斯的演技在这里简直是出神入化了,将一个士兵临死前的不甘心和释然演绎的淋漓尽致,尽管是两种矛盾的情绪,可是在他的表演下却丝毫不做作。
他告诉瑞恩,“替我们好好活下去!”
在一封信的旁白中,电影回到了开始的场景。老瑞恩跪在米勒上尉的墓碑前,让他的妻子告诉他,“他没有白活!”这是他能为营救他而牺牲的人们所做的最后一件事。
在瑞恩的军礼中,白色的墓碑静静地矗立着,然后又是那面星条旗在风中迎风招展……故事结束。
随着工作名单的结束,电影院调亮了灯光,而迎接杰德的是全场热烈的掌声。尽管由于明年是诺曼底战役纪念五十五周年,因此各类二战题材的电影颇多,可这部《拯救大兵瑞恩》却以一种别样的风情征服了影评人们。它一方面揭示了战争中的残忍,另一方面却也体现了战中中的人性。影评人普遍认为,这将是年底奥斯卡上的一支劲旅。
不仅洛杉矶的首映取得了成功,纽约的首映也非常成功,当晚的午夜新闻节目都报道了这部电影上映的盛况,而根绝电视台的采访,绝大部分观众都认为这是一部非常伟大的电影。甚至有人喊出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就是这部了”的口号。不过杰德并不感到特别高兴,因为他知道这一次的奥斯卡是非常残酷的。
未完待续……
历经三个月, 杰德终于在英国和爱尔兰完成了《拯救大兵瑞恩》的拍摄。期间, 由亚洲广播集团和历史频道中文部联合制作的七集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在美国历史频道正式上映,而且剪辑版还在美国广播公司旗下各大电视台播映,尽管美国国会中有日籍议员表示“遗憾”, 但是这起惨绝人寰的纪录片还是在美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毕竟在绝大部分美国人心目里,日本就是美国的小弟弟, 逆来顺受且谦卑内敛,但是电视里的画面让他们却不得不正视这个人类族群中“最具两面性”的民族。
或许美国东海岸的观众对日本人的观感还好, 毕竟当时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对美国东海岸的居民来说只不过是文字意义上的“国耻”。但是对于美国西海岸的居民来说, 当时的日本间谍可是在加州犯下了一些罪行的。不过最让杰德觉得可笑的是,有一些日本侨民打算在美国法庭起诉历史频道及母公司东风广播集团“毁谤”。
不过很可惜,这个官司还没上庭就被谢尔曼的律师团给驳回了。谢尔曼的律师团给出的理由很简单, 这项“毁谤”官司的起诉主体是日本国, 要么请日本天皇亲自来美国起诉,要么就请日本政府驻美代表——日本驻美大使来起诉, 否则这个官司是没法成立的。当然, 日本天皇或日本驻美大使是不会来起诉的,不管日本右翼社团如何鼓噪,日本还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果真的他们跳出来的话,那不仅是中韩两国紧张了,只怕美俄两国也会重新审视日本的定位了。美国人不傻, 日本人若是乖乖当小弟的话,美国人自然会照顾好这个小弟弟。但是如果一旦这个小弟想不认自己这个大哥的话,美国人可是受过“珍珠港事变”的苦头。
感恩节, 《拯救大兵瑞恩》的第一版宣传片在美国各大电视台播出。杰德直接将电影中开场的登陆战精华剪辑了出来,子弹横飞和尸横遍地的镜头让各大电视台不得不将广告移到深夜时段播出。但即便如此,这支广告还是引起全美观众的注意。起先美国各大娱乐媒体也报道过《拯救大兵瑞恩》拍摄现场爆炸声不断的新闻,但是看到真实的画面之后,他们也惊呆了。这并不是以往利用电脑虚拟成像制作出来的大场景,而是几近真实的战争场面再现。跟这个登陆战的画面一比,《第一滴血》什么的简直弱爆了。而且在这支宣传片播映的时候,全美二战老兵协会的成员表示这个登陆战场景是完全真实的,他们对银河电影和梦工厂将这个场景完全再现感到高兴和支持。
有了老兵协会的背书,作为电影发行方的派拉蒙自然顺势推出了第二版宣传片,这支宣传片则完全没有任何血腥暴力的镜头,只有当年参战老兵的回忆。为了争取年底的奥斯卡提名,派拉蒙是不会让任何人将这部电影定义成纯粹的战争片,一旦被贴上那样的标签,别说竞争奥斯卡了,只怕连提名都很困难。派拉蒙现在的计划就是要让人觉得这是一部有关二战的历史题材电影,因此各种幸存者的采访就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按照原本的计划,《拯救大兵瑞恩》应该放在6月6日这个登陆日放映是最好的,但是由于制作周期整部电影还是被安排在11月22日在全美公映。杰德负责在洛杉矶的首映礼,而斯皮尔伯格则负责在纽约的首映礼。谁都知道杰德在纽约素来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只好将本片的监制派去纽约负责首映礼了。在参加节目宣传的时候,杰德还特意强调了这部电影恐怕将是美国影史上最后一部采用“非数字编辑器材”进行剪辑的电影了,说到这里,杰德还有些感叹。
有了电脑等设备的辅助,剪辑师的工作门槛就要低很多了。因为利用数字设备剪辑其实是降低成本的最好方法,因为必须等定稿之后才会冲印最后的胶片或者干脆提供数字版放映内容,这对发行公司来说是非常降低成本的好方法。可是就是如此,电影胶卷上的那种岁月感会消失没有踪迹,而且不同剪辑师带来的接片风格也不再存在。虽然杰德只是那么顺口一说,倒是得到不少剪辑师的响应,一时间《好莱坞报道》、《综艺》和《名利场》等全美知名的娱乐刊物纷纷推出纪念特稿,怀念美国影史上那些默默无闻却又贡献颇多的剪辑师们。有了这些报道,倒是让不少年轻人对这部号称“最后的手工剪辑影片”有了兴趣。
11月22日,《拯救大兵瑞恩》在全美2463个戏院正式上映。冷色调的画面上,美利坚的星条旗在迎风飘舞,然后是一个苍老的老人带着他的全家人来到了二战纪念公墓。他跪在了一个墓碑前,然后在他苍老的眼神里映出了当年的历史。这个开场画面虽然很平淡,但是让影评人却非常欣赏。无论是色调的处理还是画面的质感,杰德的确无愧于“全美最伟大的新生代导演”一名。有很多影评人都指出,如果杰德能少拍一些商业片的话,他早就和他的老师斯皮尔伯格先生并列全美最伟大的导演大师行列了。在老人的眼神中,画面回到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中。
登陆艇上,长官在交代最后的注意事项。然后,便是炮火连天的地狱场景。正是由于开场这残酷的镜头,电影被mpaa毫不留情地评定为r级。不过杰德拒绝了再剪辑的建议,“历史的真实不是盆栽”。尽管作为限制级作品保证了观影人群都是年满17岁的成年人,可是战场上那破碎的肢体和开膛破肚的镜头还是让不少人感到了不适。影评人们也是皱着眉头开着这段画面,这段画面完全没有故事性可言,简直就是一部没有任何剪辑的纪录片。但是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导演的意图,历史就是历史,哪里需要故事片那样修剪?渐渐地,战场上变得不再人道,盟军不仅使用了火焰武器甚至还拒绝了敌军的投降,但是没有人在指责盟军的做法。因为几分钟后的画面便是幸存者颤抖和哭泣的场景,而诺曼底海滩上却是满地的死尸……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士兵们就算为同胞的牺牲而愤怒一点又有什么?
画面很快切换到后患,很多女人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打着“阵亡通知书”。或许是已经见多了,她们都是麻木不仁地打着一张张让母亲痛哭的信件。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个打字员动容了,她拿起一封通知书找到了她的主管,然后她的主管带着她找到了他们的上级,甚至更上级……因为一个叫瑞恩的孩子牺牲了,这是瑞恩家牺牲的第三个孩子,而他们最小的弟弟也在诺曼底登陆战中“失踪”。
接下去的画面美得让人陶醉,静谧的美国农场,金色的麦田和蓝天白云相互回应,一个母亲在家里做着家务。她的门外挂着四颗星星的,代表着她的四个儿子都在参军。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向这个母亲的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来送阵亡通知书的。母亲缓缓打开门,她还在期待奇迹,可是开到车里走出来的牧师她便知道,她的儿子有人死去了……这个母亲的不幸也让美军统帅觉得难过,他最终下令要求将那个在登陆战中失踪的瑞恩家的孩子带回来,带给他的母亲,不要让他的母亲连一个儿子都保不住。
其实在电影上映前,派拉蒙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八个人拯救一个人,到底值得不值得?”直到这里,大家才明白为什么要派出八个人去拯救一个人。一个女观众低声说:“我觉得还是值得的,他母亲已经失去了三个孩子,不能连最后一个孩子都失去。”
但是她的男朋友却反问道:“可是另外八个人也是有母亲的,他们的母亲怎么办?”
女观众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而电影里的特别行动组也在争议中出发。因为这是一场要深入到敌后的战斗,仅仅八个人挑战的是尚没有战败的德国军人,难度可想而知。即便大家已经知道肯定会有人牺牲,可是当牺牲真的降临的时候,大家都还是感到难过。而且到故事的最后,导演居然将男主角米勒上尉更弄死了。一部电影还有什么比男主角死去更让人难过的么?汉克斯的演技在这里简直是出神入化了,将一个士兵临死前的不甘心和释然演绎的淋漓尽致,尽管是两种矛盾的情绪,可是在他的表演下却丝毫不做作。
他告诉瑞恩,“替我们好好活下去!”
在一封信的旁白中,电影回到了开始的场景。老瑞恩跪在米勒上尉的墓碑前,让他的妻子告诉他,“他没有白活!”这是他能为营救他而牺牲的人们所做的最后一件事。
在瑞恩的军礼中,白色的墓碑静静地矗立着,然后又是那面星条旗在风中迎风招展……故事结束。
随着工作名单的结束,电影院调亮了灯光,而迎接杰德的是全场热烈的掌声。尽管由于明年是诺曼底战役纪念五十五周年,因此各类二战题材的电影颇多,可这部《拯救大兵瑞恩》却以一种别样的风情征服了影评人们。它一方面揭示了战争中的残忍,另一方面却也体现了战中中的人性。影评人普遍认为,这将是年底奥斯卡上的一支劲旅。
不仅洛杉矶的首映取得了成功,纽约的首映也非常成功,当晚的午夜新闻节目都报道了这部电影上映的盛况,而根绝电视台的采访,绝大部分观众都认为这是一部非常伟大的电影。甚至有人喊出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就是这部了”的口号。不过杰德并不感到特别高兴,因为他知道这一次的奥斯卡是非常残酷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