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婚礼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笔趣阁 www.bqg16.com,最快更新穿回古代好养老最新章节!
风夜搬家没多久,村里有一件事转移了人们对风夜和他的房子的注意力——高村长的二女儿彩丽要出嫁了。
彩丽姑娘的夫家是县城附近村子里的一户农家,家底殷实,听说未来的公婆脾性也不错,高家对对方的家里也是知根知底、甚是满意的。彩丽姑娘订婚有两三年了,家里嫁妆什么的都准备的比较充足,所以这次的酒席几乎请了蝶山村大半的人家。
风夜当然也在受邀之列。
为了贺礼的事儿,风夜去了一趟县城。
这年代送贺礼最是简单,根本不用考虑受礼人的地位、身份、爱好等等麻烦的东西,只要不是犯忌讳的基本都可以。这是风夜向张嫂子请教得来的,彩丽的一些嫁妆是张木匠做的,当然也被请去喝酒,张家就准备送一副张木匠自己做的雕花八宝盒。
风夜想了想,觉得送块布就行了,到时候再封一个利是(红包)就可以。
风夜逛了东市,觉得不太满意,就转头去了南城的一家绸缎庄。装饰豪华的店铺里面全是上好的各种布料,柜台上还有几件做样式的袍子。风夜挑了一块鹅黄底配橙色花纹的丝绸,店家的服务不错,听说是送礼,还帮忙包装好。风夜干脆又买了两块棉布,一块白底蓝纹一块天青色,拿回去请高二嫂子帮忙裁了做袍子过年的时候穿。
买完又回去东市,买了一套紫砂壶茶具和一套待客用的茶杯以及家里缺的锅碗瓢盘一应物事。
——
到了喝喜酒那天,风夜特地跟张木匠一家同去,要不然他保不准有什么失礼的地方,人多的时候还是低调点比较好。
婚礼的前一天晚上酒席就开始了,来到高家的时候人已经很多了,在收受贺礼那里风夜看见送来的礼果然是五花八门,米啦肉啦活的鸡鸭鹅啦兔子啦皮毛啦什么都有。风夜递上自己的贺仪,除了一块绸缎之外他还封了二十文的利是,不敢封的太多也不能太少,要不然村里又有得议论了。
婚礼当天晌午左右,彩丽夫家那边的迎亲队伍就来了,喜庆的唢呐吹打声隐隐的传来,风夜跟着村里的人一起到村口观看,古代的婚礼啊,可是新鲜玩意儿,难得碰上一回。
队伍到了村口,一长串的鞭炮声就响起来,高家这边的喜乐吹打声和鞭炮声跟着也回应似地响起,顿时场面变得喧闹至极。等烟雾散去,来迎亲的队伍被请进了高家,可风夜却看见披红带花的新郎正一个人笑着站在村口的路上。
风夜疑惑不已,正想拉个人来问,风夜就看见高小明在一群小伙子的簇拥下,手上红托盘里端着一杯茶往新郎嬉笑着走去。走到新郎面前时,新郎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放进高小明的托盘,然后端起茶喝了。而高小明则当众拆开红包,里面应该是银钱,风夜看见高小明在数,然后跟在高小明身边的那群小伙子就发出大大的叫好声,新郎就在高小明的带领下回了高家。
风夜看得好笑又疑惑,找张嫂子问了,才知道那是这里的婚礼固有的风俗,新郎要给小舅子红包,小舅子满意了才能进新娘的家门,而新郎喝了小舅子端上的茶就表示新郎对小舅子也就是新娘的娘家也很满意,将来会善待妻子爱护弟舅,双方再次对这桩婚姻表示认可和祝福。而如果小舅子不满意新郎给的红包则要另外再加封,茶也要另外再敬,新郎才能进新娘家把新娘接走。
风夜听了笑个不停,“那要是小舅子贪心一直不满意呢?”
张嫂子瞥了他一眼,“怎么会一直不满意呢?这又不是仇人要故意刁难,只是一个吉祥的仪式罢了,最多不过是新郎加点钱多喝几杯茶。”
原来是这样啊,看来这风俗还蛮有趣的嘛!
迎亲队伍在新娘家吃了一顿饭,吉时已到,新娘就该出门了。
风夜拔腿冲到前面去看,新娘出门是不是会像书上说的要“哭嫁”呢。
不过显然这里没有这样的风俗,新娘子打扮好了盖上红盖头坐在闺房里,新郎将一封红包从门缝里丢进房里。看来新郎要准备的红包还不少啊,娶个妻子也不是容易的,风夜心里想着。
一会儿门开了,新娘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到房门,媒婆将新郎手中的红绸一端放到新娘手中,新郎拉着新娘去堂屋,拜过新娘家的祖宗,然后向高村长夫妇敬茶。高村长和高大娘各将一封利是给新郎新娘,新娘拜别了父母就在新郎的牵引下上了花轿。
鞭炮唢呐齐响,代表新娘一方送嫁妆过去的亲友(大部分是闺阁好友,不包括至亲)就随同迎亲队往新郎家而去,他们要等新郎新娘拜了堂才会回来,这也是婚礼的一个仪式,既表示新娘一家人缘广结亲朋满座,也让新娘娘家的人来看看新郎一方的情况,表示让他们放心的意思。
新娘被接走了,高村长家的酒席当天晚上就结束了,不过整个婚礼还不算完。
过了三天之后,新婚夫妇要携礼回娘家拜会岳父母,高村长照样请了许多人办酒席招待新婚夫妇,这叫“三朝回门酒”。
新娘子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招待的时候一切都要按照客人来对待。
新婚夫妇要在岳父母家住一天,第二天才回去,回去的时候新娘子的娘家亲族都要再送一份贺礼。到这里整个婚礼才算是圆满了。
风夜算是眼界大开,这古代的乡下婚礼讲究也真多啊,整套流程下来比现代结婚可麻烦多了。
风夜搬家没多久,村里有一件事转移了人们对风夜和他的房子的注意力——高村长的二女儿彩丽要出嫁了。
彩丽姑娘的夫家是县城附近村子里的一户农家,家底殷实,听说未来的公婆脾性也不错,高家对对方的家里也是知根知底、甚是满意的。彩丽姑娘订婚有两三年了,家里嫁妆什么的都准备的比较充足,所以这次的酒席几乎请了蝶山村大半的人家。
风夜当然也在受邀之列。
为了贺礼的事儿,风夜去了一趟县城。
这年代送贺礼最是简单,根本不用考虑受礼人的地位、身份、爱好等等麻烦的东西,只要不是犯忌讳的基本都可以。这是风夜向张嫂子请教得来的,彩丽的一些嫁妆是张木匠做的,当然也被请去喝酒,张家就准备送一副张木匠自己做的雕花八宝盒。
风夜想了想,觉得送块布就行了,到时候再封一个利是(红包)就可以。
风夜逛了东市,觉得不太满意,就转头去了南城的一家绸缎庄。装饰豪华的店铺里面全是上好的各种布料,柜台上还有几件做样式的袍子。风夜挑了一块鹅黄底配橙色花纹的丝绸,店家的服务不错,听说是送礼,还帮忙包装好。风夜干脆又买了两块棉布,一块白底蓝纹一块天青色,拿回去请高二嫂子帮忙裁了做袍子过年的时候穿。
买完又回去东市,买了一套紫砂壶茶具和一套待客用的茶杯以及家里缺的锅碗瓢盘一应物事。
——
到了喝喜酒那天,风夜特地跟张木匠一家同去,要不然他保不准有什么失礼的地方,人多的时候还是低调点比较好。
婚礼的前一天晚上酒席就开始了,来到高家的时候人已经很多了,在收受贺礼那里风夜看见送来的礼果然是五花八门,米啦肉啦活的鸡鸭鹅啦兔子啦皮毛啦什么都有。风夜递上自己的贺仪,除了一块绸缎之外他还封了二十文的利是,不敢封的太多也不能太少,要不然村里又有得议论了。
婚礼当天晌午左右,彩丽夫家那边的迎亲队伍就来了,喜庆的唢呐吹打声隐隐的传来,风夜跟着村里的人一起到村口观看,古代的婚礼啊,可是新鲜玩意儿,难得碰上一回。
队伍到了村口,一长串的鞭炮声就响起来,高家这边的喜乐吹打声和鞭炮声跟着也回应似地响起,顿时场面变得喧闹至极。等烟雾散去,来迎亲的队伍被请进了高家,可风夜却看见披红带花的新郎正一个人笑着站在村口的路上。
风夜疑惑不已,正想拉个人来问,风夜就看见高小明在一群小伙子的簇拥下,手上红托盘里端着一杯茶往新郎嬉笑着走去。走到新郎面前时,新郎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放进高小明的托盘,然后端起茶喝了。而高小明则当众拆开红包,里面应该是银钱,风夜看见高小明在数,然后跟在高小明身边的那群小伙子就发出大大的叫好声,新郎就在高小明的带领下回了高家。
风夜看得好笑又疑惑,找张嫂子问了,才知道那是这里的婚礼固有的风俗,新郎要给小舅子红包,小舅子满意了才能进新娘的家门,而新郎喝了小舅子端上的茶就表示新郎对小舅子也就是新娘的娘家也很满意,将来会善待妻子爱护弟舅,双方再次对这桩婚姻表示认可和祝福。而如果小舅子不满意新郎给的红包则要另外再加封,茶也要另外再敬,新郎才能进新娘家把新娘接走。
风夜听了笑个不停,“那要是小舅子贪心一直不满意呢?”
张嫂子瞥了他一眼,“怎么会一直不满意呢?这又不是仇人要故意刁难,只是一个吉祥的仪式罢了,最多不过是新郎加点钱多喝几杯茶。”
原来是这样啊,看来这风俗还蛮有趣的嘛!
迎亲队伍在新娘家吃了一顿饭,吉时已到,新娘就该出门了。
风夜拔腿冲到前面去看,新娘出门是不是会像书上说的要“哭嫁”呢。
不过显然这里没有这样的风俗,新娘子打扮好了盖上红盖头坐在闺房里,新郎将一封红包从门缝里丢进房里。看来新郎要准备的红包还不少啊,娶个妻子也不是容易的,风夜心里想着。
一会儿门开了,新娘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到房门,媒婆将新郎手中的红绸一端放到新娘手中,新郎拉着新娘去堂屋,拜过新娘家的祖宗,然后向高村长夫妇敬茶。高村长和高大娘各将一封利是给新郎新娘,新娘拜别了父母就在新郎的牵引下上了花轿。
鞭炮唢呐齐响,代表新娘一方送嫁妆过去的亲友(大部分是闺阁好友,不包括至亲)就随同迎亲队往新郎家而去,他们要等新郎新娘拜了堂才会回来,这也是婚礼的一个仪式,既表示新娘一家人缘广结亲朋满座,也让新娘娘家的人来看看新郎一方的情况,表示让他们放心的意思。
新娘被接走了,高村长家的酒席当天晚上就结束了,不过整个婚礼还不算完。
过了三天之后,新婚夫妇要携礼回娘家拜会岳父母,高村长照样请了许多人办酒席招待新婚夫妇,这叫“三朝回门酒”。
新娘子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招待的时候一切都要按照客人来对待。
新婚夫妇要在岳父母家住一天,第二天才回去,回去的时候新娘子的娘家亲族都要再送一份贺礼。到这里整个婚礼才算是圆满了。
风夜算是眼界大开,这古代的乡下婚礼讲究也真多啊,整套流程下来比现代结婚可麻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