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人君之心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笔趣阁 www.bqg16.com,最快更新重生之赵武天下最新章节!
临淄城古称齐邑,后改为营丘。周厉王二十四年,齐胡公将国都从营丘迁到薄姑,结果其弟吕山不满胡公此举,率领其心腹袭杀了胡公,驱逐了胡公的儿子诸人,自立为齐王,称为齐献公。
齐献公将都城又迁回了营丘并筑城,因为新城靠近淄水,遂新城称为临淄。此后经过多位齐王的努力,方有如此之规模。
临淄城分为大小两座城池,大城为官吏百姓之居所,小城则是王族宫城。和邯郸不同的是,临淄大小两城是连接在一起的,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筑城以卫君,造郭以为民。大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城门八处,干道七条;小城南北四里,东西三里,城门五处,干道三条;其余手工商贩又有若干,排水道竟然有序,联通淄水,居民约有七万户,无论是规模还是繁荣程度,都要比邯郸强出百倍。
乐毅三人随着典客官员进入王城,边走边看,一边欣赏临淄的繁华,一边感叹邯郸的落后,心中隐隐有些羡慕。待其走入偏殿,见坐在大殿之上的,一青年坐在上首。大殿两边,田婴和田盼坐在首位,匡章士尉分别坐在两人下首。果然是没有齐王。
赵雍对齐王的推崇,乐毅非常清楚。
赵雍曾说,若无当今齐王之远见卓识,恐怕齐国绝无如此之气象。齐王曾为其父亲立下的铭文,曾言: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敉嗣桓文。他任用邹忌为相,改革齐国弊政,以法纪清吏治,选贤任能,师法《管子》,富国强兵,终成为东方第一大国强国。算是他对“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敉嗣桓文”的誓言的践行。
赵雍之所以推崇齐王,是希望能以齐王为榜样,推动赵国的变革。齐国当时有邹忌、孙膑、田忌等大才,支持齐王的改革,而赵国只能依靠赵雍一人之力推动。而肥义等人,虽然亦是得力臂助,但是比之邹忌等有革新思想的大臣,还是差了一些的。
不过,齐王的改革也不是非常成功,至少在对宗室的权利限制问题,齐王就做的非常不好。这一点,看田婴就知道,若是齐王对宗室权利予以限制的话,断不会出现现在这种田婴结党,甚至令田辟彊这个太子都坐卧不安的时局。
这一点上,赵雍算是要比齐王高明一点。
乐毅越想越入迷,竟忘了这是在大殿之上,以至于行礼之时,竟有些迟缓,幸亏及时跟上,才没有失误。
即使如此,也让坐在上首的田辟彊看到了。
“这位使者,可是到我齐国水土不服?”
乐毅一看田辟彊看的是自己,知道刚才一时失神,让他看出了端倪,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请公子钧鉴,仁见临淄之繁华,比之邯郸,富有无比,故有些失态,还望公子海涵。”
“既然如此,倒也无妨。”田辟彊虽然代替齐王秉政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见一国使节,还是首次,心中颇有些兴奋。乐毅这一阵马屁,正中下怀,也让他对赵国三人感官好了很多。
“赵国使者欲见我家大王,然君父身体不适,略有风寒,实在不宜出门见客,只得由本公子出面,还望三位不要见怪。”
齐王病重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齐国的高层们却讳莫如深,不愿多说。是以田辟彊也避重就轻。
“如此,望公子转达我家大王的慰问之情。”赵爵作为正使,自然是要出面应答的。
寒暄过后,就开始进入正题了,双方都打起了精神,准备唇枪舌剑交战一番。
“赵使远道而来,必是有要事相商,但说无妨。”
“某自邯郸而来,乃是为一件大事。”
“不知赵使为何事而来?”
“乃是为齐赵两国共同破中山之事。”赵爵顿了顿,“前日齐国曾派出使者,邀我共同出兵攻打中山,不知公子是否知晓。”赵爵说着,向坐在一旁的士尉看去。士尉起身,对田辟彊说道:“正是,此乃某根据大王的命令出使的,此事公子应该知道。”
“唔。”田辟彊点点头,对赵爵说道:“此事,某当然清楚。此乃君父尚未病重之时定下的策略,希望扫清中山胡虏,以定我北方。君父知道赵国与中山乃是世仇,故邀请赵国商量出兵之事。只不过,贵国似乎并无意配合我国行动。”
“好叫公子知道。自我先候去世始,始终将其视为心腹之患,且当年亦有邯郸被围之耻辱。我大王登基以来,每每说起,亦是感慨万千,莫不以兵围灵寿,屠灭其国为荣。故而筹备三年之粮草,出兵北上,剿灭中山士兵万余,收复数城,将中山人赶到了滹沱河以北,并签定城下之盟,使其不敢南下放马,不敢北上牧羊。”
“既然如此,该当两国合兵,踏平中山,彻底族灭其国。为何贵国却万般推辞,不肯出兵呢?莫不是别有用心吧!”田辟彊说道,言语里已经有些不满了。
“齐国乃东方之大国,亦是我大周之诸侯,和赵国以大河相隔,虽多有误会,亦曾兵戎相见,但两国依然一水之隔的友好邻邦。而中山之人,乃是鲜卑胡族,非我中原之士,亦非我大周之诸侯,只不过仰赖地势之利,盘踞滹沱河两岸。数度袭扰赵齐之地。乃是两国共同之敌。”赵爵继续分析到,“然而不久之前,赵国举全国之力,突袭中山,虽然战果颇丰,然而损失亦极为惨重,急需休养。此时此地,我邯郸已无半点饷兵之粮,亦无一营齐备之士。此番若是出兵,定然大败而归。公子,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公子以为,某该如何自处?”
这是乐毅和赵爵刚开始就定下的谈判策略,就是示弱。先示之以弱,将自己摆在一个弱小的地位上,说明并非赵国不愿出兵,而是实在无法出兵。然后再看齐人的反应加以应对。
“这个......”田辟彊一听,赵爵的话倒也说的过去,大战之后,再辛苦劳师远征,的确不合情理。
“使者此言差矣。”田盼见田辟彊无从回答,便接过话头说道,“此次出兵,我齐国充当先锋,赵军只做后援即可,不用劳师远行。具体来说,只要赵国在滹沱河两岸做出准备渡河的样子,牵制东去的中山部队,我军就可以势如破竹,直取灵寿。如此,想必赵军所费之钱财,所用之军队,应当不会太多。不知赵使以为然否?”
“即便如此,以我残兵败卒,防中山之溃军,犹如困兽之斗,所谓哀兵必胜,倒时恐怕我军不但守不住滹沱河防线,连累齐军遭受重创,只怕中山人一鼓作气,收复失地,亦未可知。如此得不偿失之举,赵国实在承受不起。”
“若是如此,我军亦可以替赵军掩护,两军从两侧夹攻中山,以我齐军之战力,定能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此亦可解赵军之危,赵王大可放心。”
“但是......”
“赵使一味搪塞,莫不是不愿意和我齐军结盟,图谋中山腹地?若是如此,那齐国当另谋他国,只不过到时候,若是对赵国之国土有所损害,还请赵王多加担待了。”
田盼是行伍出身,对于军务自然要熟悉很多,是以对于赵爵的话犀利反击,丝毫不留情面。加之此老脾气有些暴躁,言语之间,已经有些威胁的意味了。
乐毅看了一眼赵爵,知道此君于行军打仗之事,实在不是行家,自然无从反驳田盼之于,想了想,他接过话头说道:“将军不愧是行伍之人,晓畅军事,于行军打仗一事,颇有见地,乐仁在赵国虽名不见经传,却对先生仰慕已久。今日一见,盛名之下,果无虚士也。”
“承让了。”田盼瞥了一眼乐毅,知道此子虽不是赵国正使,但是匡章对其推崇有加。故小看不得,小心应对起来。
“特别是将军曾带兵,在桑丘之地,诱敌深入,将我韩举将军兵马拖入死地之中,一战而胜,某更是钦佩不已。”
田盼不知道乐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就不再答应,只是看着乐毅,任其继续说下去。
“其实平邑此城,位于两河之间,其土地偏软,本不是筑城之地,若非其土壤肥沃,又兼具天险要道,否则不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将军于此,审时度势,不去强攻城池,而是拉长我军战线,将我军拖入死地方才反击,可见将军对于局势,是看的非常透彻的。”
“不知这位使者,到底想说什么?”田婴忍不住呵斥道。他听了这一圈,好像乐毅一直在夸奖田盼,虽然此刻两人站在统一战线上,他也不愿意听到有人夸奖自己的对手。
“那么依将军之远见,以为中山之城,是强攻否?抑或是计取否?”
“这个...战场情势瞬息万变,岂有预见之理?”田盼小心翼翼的说道。
“不妨听小子分析一二,将军可予以点评。”乐毅说着,走到大殿中央,大声说道:“欲灭中山之国,定然要灭中山之城,要灭中山之城,则定然要过滹沱河西去。然而此地,虽一马平川,但是前有大山环抱,后有大河阻拦。乃是大河蜿蜒之处,山脉栖伏之所。而中山人筑城,又多以山地相依托,盖因当年被魏国族灭之后,逃回山中方得复国。是以后世诸君筑城,皆托付山势,以求后路。中山之城池,皆是坚城,易守难攻。比之普通城池,更加难以攻灭。此其一也。”
“其二。中山所在之平原,北去乃是易水之畔,往南是我赵国城,而大河和济水中间,乃是齐国之土地,也是齐国兵发中山必经之地。如此,若燕国趁齐国西去中山之际,只需派出精锐一队,即可侵入齐国领土,断了西去征讨的军队后路。当此时,中山甚至不用一兵一卒,在城下即可击溃远来的齐**队,如此,则不可攻打中山之二也。”
殿上众人静听乐毅之言,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须臾不敢插话。乐毅见此,刚要继续说下去,却听得有人说道:
“且慢,先生所言,某不敢苟同。”
(本章完)
临淄城古称齐邑,后改为营丘。周厉王二十四年,齐胡公将国都从营丘迁到薄姑,结果其弟吕山不满胡公此举,率领其心腹袭杀了胡公,驱逐了胡公的儿子诸人,自立为齐王,称为齐献公。
齐献公将都城又迁回了营丘并筑城,因为新城靠近淄水,遂新城称为临淄。此后经过多位齐王的努力,方有如此之规模。
临淄城分为大小两座城池,大城为官吏百姓之居所,小城则是王族宫城。和邯郸不同的是,临淄大小两城是连接在一起的,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筑城以卫君,造郭以为民。大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城门八处,干道七条;小城南北四里,东西三里,城门五处,干道三条;其余手工商贩又有若干,排水道竟然有序,联通淄水,居民约有七万户,无论是规模还是繁荣程度,都要比邯郸强出百倍。
乐毅三人随着典客官员进入王城,边走边看,一边欣赏临淄的繁华,一边感叹邯郸的落后,心中隐隐有些羡慕。待其走入偏殿,见坐在大殿之上的,一青年坐在上首。大殿两边,田婴和田盼坐在首位,匡章士尉分别坐在两人下首。果然是没有齐王。
赵雍对齐王的推崇,乐毅非常清楚。
赵雍曾说,若无当今齐王之远见卓识,恐怕齐国绝无如此之气象。齐王曾为其父亲立下的铭文,曾言: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敉嗣桓文。他任用邹忌为相,改革齐国弊政,以法纪清吏治,选贤任能,师法《管子》,富国强兵,终成为东方第一大国强国。算是他对“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敉嗣桓文”的誓言的践行。
赵雍之所以推崇齐王,是希望能以齐王为榜样,推动赵国的变革。齐国当时有邹忌、孙膑、田忌等大才,支持齐王的改革,而赵国只能依靠赵雍一人之力推动。而肥义等人,虽然亦是得力臂助,但是比之邹忌等有革新思想的大臣,还是差了一些的。
不过,齐王的改革也不是非常成功,至少在对宗室的权利限制问题,齐王就做的非常不好。这一点,看田婴就知道,若是齐王对宗室权利予以限制的话,断不会出现现在这种田婴结党,甚至令田辟彊这个太子都坐卧不安的时局。
这一点上,赵雍算是要比齐王高明一点。
乐毅越想越入迷,竟忘了这是在大殿之上,以至于行礼之时,竟有些迟缓,幸亏及时跟上,才没有失误。
即使如此,也让坐在上首的田辟彊看到了。
“这位使者,可是到我齐国水土不服?”
乐毅一看田辟彊看的是自己,知道刚才一时失神,让他看出了端倪,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请公子钧鉴,仁见临淄之繁华,比之邯郸,富有无比,故有些失态,还望公子海涵。”
“既然如此,倒也无妨。”田辟彊虽然代替齐王秉政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见一国使节,还是首次,心中颇有些兴奋。乐毅这一阵马屁,正中下怀,也让他对赵国三人感官好了很多。
“赵国使者欲见我家大王,然君父身体不适,略有风寒,实在不宜出门见客,只得由本公子出面,还望三位不要见怪。”
齐王病重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齐国的高层们却讳莫如深,不愿多说。是以田辟彊也避重就轻。
“如此,望公子转达我家大王的慰问之情。”赵爵作为正使,自然是要出面应答的。
寒暄过后,就开始进入正题了,双方都打起了精神,准备唇枪舌剑交战一番。
“赵使远道而来,必是有要事相商,但说无妨。”
“某自邯郸而来,乃是为一件大事。”
“不知赵使为何事而来?”
“乃是为齐赵两国共同破中山之事。”赵爵顿了顿,“前日齐国曾派出使者,邀我共同出兵攻打中山,不知公子是否知晓。”赵爵说着,向坐在一旁的士尉看去。士尉起身,对田辟彊说道:“正是,此乃某根据大王的命令出使的,此事公子应该知道。”
“唔。”田辟彊点点头,对赵爵说道:“此事,某当然清楚。此乃君父尚未病重之时定下的策略,希望扫清中山胡虏,以定我北方。君父知道赵国与中山乃是世仇,故邀请赵国商量出兵之事。只不过,贵国似乎并无意配合我国行动。”
“好叫公子知道。自我先候去世始,始终将其视为心腹之患,且当年亦有邯郸被围之耻辱。我大王登基以来,每每说起,亦是感慨万千,莫不以兵围灵寿,屠灭其国为荣。故而筹备三年之粮草,出兵北上,剿灭中山士兵万余,收复数城,将中山人赶到了滹沱河以北,并签定城下之盟,使其不敢南下放马,不敢北上牧羊。”
“既然如此,该当两国合兵,踏平中山,彻底族灭其国。为何贵国却万般推辞,不肯出兵呢?莫不是别有用心吧!”田辟彊说道,言语里已经有些不满了。
“齐国乃东方之大国,亦是我大周之诸侯,和赵国以大河相隔,虽多有误会,亦曾兵戎相见,但两国依然一水之隔的友好邻邦。而中山之人,乃是鲜卑胡族,非我中原之士,亦非我大周之诸侯,只不过仰赖地势之利,盘踞滹沱河两岸。数度袭扰赵齐之地。乃是两国共同之敌。”赵爵继续分析到,“然而不久之前,赵国举全国之力,突袭中山,虽然战果颇丰,然而损失亦极为惨重,急需休养。此时此地,我邯郸已无半点饷兵之粮,亦无一营齐备之士。此番若是出兵,定然大败而归。公子,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公子以为,某该如何自处?”
这是乐毅和赵爵刚开始就定下的谈判策略,就是示弱。先示之以弱,将自己摆在一个弱小的地位上,说明并非赵国不愿出兵,而是实在无法出兵。然后再看齐人的反应加以应对。
“这个......”田辟彊一听,赵爵的话倒也说的过去,大战之后,再辛苦劳师远征,的确不合情理。
“使者此言差矣。”田盼见田辟彊无从回答,便接过话头说道,“此次出兵,我齐国充当先锋,赵军只做后援即可,不用劳师远行。具体来说,只要赵国在滹沱河两岸做出准备渡河的样子,牵制东去的中山部队,我军就可以势如破竹,直取灵寿。如此,想必赵军所费之钱财,所用之军队,应当不会太多。不知赵使以为然否?”
“即便如此,以我残兵败卒,防中山之溃军,犹如困兽之斗,所谓哀兵必胜,倒时恐怕我军不但守不住滹沱河防线,连累齐军遭受重创,只怕中山人一鼓作气,收复失地,亦未可知。如此得不偿失之举,赵国实在承受不起。”
“若是如此,我军亦可以替赵军掩护,两军从两侧夹攻中山,以我齐军之战力,定能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此亦可解赵军之危,赵王大可放心。”
“但是......”
“赵使一味搪塞,莫不是不愿意和我齐军结盟,图谋中山腹地?若是如此,那齐国当另谋他国,只不过到时候,若是对赵国之国土有所损害,还请赵王多加担待了。”
田盼是行伍出身,对于军务自然要熟悉很多,是以对于赵爵的话犀利反击,丝毫不留情面。加之此老脾气有些暴躁,言语之间,已经有些威胁的意味了。
乐毅看了一眼赵爵,知道此君于行军打仗之事,实在不是行家,自然无从反驳田盼之于,想了想,他接过话头说道:“将军不愧是行伍之人,晓畅军事,于行军打仗一事,颇有见地,乐仁在赵国虽名不见经传,却对先生仰慕已久。今日一见,盛名之下,果无虚士也。”
“承让了。”田盼瞥了一眼乐毅,知道此子虽不是赵国正使,但是匡章对其推崇有加。故小看不得,小心应对起来。
“特别是将军曾带兵,在桑丘之地,诱敌深入,将我韩举将军兵马拖入死地之中,一战而胜,某更是钦佩不已。”
田盼不知道乐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就不再答应,只是看着乐毅,任其继续说下去。
“其实平邑此城,位于两河之间,其土地偏软,本不是筑城之地,若非其土壤肥沃,又兼具天险要道,否则不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将军于此,审时度势,不去强攻城池,而是拉长我军战线,将我军拖入死地方才反击,可见将军对于局势,是看的非常透彻的。”
“不知这位使者,到底想说什么?”田婴忍不住呵斥道。他听了这一圈,好像乐毅一直在夸奖田盼,虽然此刻两人站在统一战线上,他也不愿意听到有人夸奖自己的对手。
“那么依将军之远见,以为中山之城,是强攻否?抑或是计取否?”
“这个...战场情势瞬息万变,岂有预见之理?”田盼小心翼翼的说道。
“不妨听小子分析一二,将军可予以点评。”乐毅说着,走到大殿中央,大声说道:“欲灭中山之国,定然要灭中山之城,要灭中山之城,则定然要过滹沱河西去。然而此地,虽一马平川,但是前有大山环抱,后有大河阻拦。乃是大河蜿蜒之处,山脉栖伏之所。而中山人筑城,又多以山地相依托,盖因当年被魏国族灭之后,逃回山中方得复国。是以后世诸君筑城,皆托付山势,以求后路。中山之城池,皆是坚城,易守难攻。比之普通城池,更加难以攻灭。此其一也。”
“其二。中山所在之平原,北去乃是易水之畔,往南是我赵国城,而大河和济水中间,乃是齐国之土地,也是齐国兵发中山必经之地。如此,若燕国趁齐国西去中山之际,只需派出精锐一队,即可侵入齐国领土,断了西去征讨的军队后路。当此时,中山甚至不用一兵一卒,在城下即可击溃远来的齐**队,如此,则不可攻打中山之二也。”
殿上众人静听乐毅之言,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须臾不敢插话。乐毅见此,刚要继续说下去,却听得有人说道:
“且慢,先生所言,某不敢苟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