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文明发展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笔趣阁 www.bqg16.com,最快更新改写唐朝历史最新章节!
经济之间的联系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往往一项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于这个行业的强力消费。
无裳集团的发展极其迅速,就全靠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消费,所以才能有足够的钱,开展时装秀,开展一个又一个的消费平台,甚至出租模特到各个布匹行,甚至去杭州以外的地方给人当衣架子。
当人们对于用纸量逐渐提升的时候,以往的造纸术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被提高,用来提升效率或者其他技术,使之质量提升,或者开发出新的产品。
总而言之,行业之间的促进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苏某人用商业来带动商业的计划是可行的。
技术爆炸并不适合这个时代,即使是有电,汽车,飞机,也不是一个世纪出现的东西。
人类的历史文明的进步,需要循序渐进的发展,不然就是一口吃也吃不成大胖子,只能撑死。
现在苏致远主要抓的还是农业,振兴临安的经济就要从农业入手。
商业现在还在成长阶段,有太多的技术需要提升和开发,很多行业都还没有,只能当农业温饱这个基础提升上去了,其他的才能发展起来。
不解决温饱,怎么奔小康?
苏某人想了想,还是得如此。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苏某人也有一帮人帮忙料理县里的政务和一帮鸡毛蒜皮的案件,这才能腾出手来去搞经济。
但是光靠唐思雨这几个外来的姑娘,自然不行,一定要有熟悉这个地方的人才能更顺利的解决事情。
于是苏某人给县衙又招起了人,以补充县衙人手不足的需要。
花无裳是税务,唐思雨是政务,小菊是治安,各人分管一块,可以各自办差,就连县衙的第一个院子都拿出来坐办公室了,各个小的办公室外面立着牌子,百姓可以进来办事,或者提意见,大大减轻了苏某人的负担。
这样的情况从来都没人见过,周围的县也没有这么做的,临安是第一个,除了瞧热闹的,还有不少真的提着胆子来提意见的,果然,这边表情和善的把意见记下,那边就高兴的出去宣传去了。
透明化的办公像是一阵春风吹遍了临安县城,最终苏致远坐在县令的位置上还是没打算入乡随俗,而是按着自己的想法来,改变临安!
其实在整个大唐的总体环境下,经济发展是一直在提升的,临安也是,只是苏某人的这样的做法,更加促进了这边的发展。
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的时候更像是一阵强心剂,让百姓们放心,安心,开心。
临安县城不大,总共几条街,但是在苏某人的号召下,各种精神食粮的散播下,一个公共厕所建起来了,在临安城中,一共十多个坑位,上面还带着冠名的茅厕,建起来了,解决了不少人的需求。
苏某人站在前面总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于是就把后世的对面对联写了一副挂在了边上。
“上联:大开方便之门!”
“下联:解决后股之忧!”
“横批:爽!”
冠名打的广告是出了钱的几个铺子,他们之所以冠名也是苏某人舌灿莲花,把其说动,光是好处说了十几条,又是树立良好形象,做好事,给自己的生意传播广告,扩大知名度,等等,说的老板都感觉自己被洗脑了,果断拿出了银子支援了公厕的建设。
除了公厕,还设立的垃圾站点,专门堆放垃圾,但是,办什么事情不要钱呢?
又让那些经常倒垃圾的酒楼,杂货铺,每人摊点钱,美其名曰卫生费,要的不多,他们都很乐意给,因为临安的大街上有人打扫卫生不说,还方便了他们扔垃圾,如此一来,既方便了大众,还卫生了街道,何乐而不为呢?
苏致远看着街道上穿着自己设计工服的“临安环卫”,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
酒馆里,说书先生本来都是说江湖趣事,结果进来几个人在他身边耳语了两句,他就匆匆出去了,留下听到一半的观众于不顾。
“什么情况?”
“有没有职业素质啊?”
“咋地了,媳妇生孩子了啊?”
总之,酒馆骂声一片。这个场景发生在临安各处。
片刻之后,他们集体出现在了县衙之中,互相是一脸疑惑,被叫到这里来,他们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苏某人笑嘻嘻的登场,拿着一把银子,放在了桌子上,看的底下的众位说书先生不明所以。
“我有事情要请各位先生去做!”
“不敢当啊,县太爷大人!”
“大人尽管吩咐!”
“草民见过大人!”
......
没过多久,这帮人就离开了县衙,除了拿走了银子,还拿走了苏某人写的一些东西。
“哥,你都写了什么啊!”
杨玉环很是好奇,看到桌子上的小本子,基本上都是苏某人喜欢出去时说的话,官腔十足!
《加强思想文明建设指导方案》《十六字方针》《和谐时代,和谐大唐》《苏县令的语录》《崛起的临安》《伟大的人民》等等。
莫非那些说书先生就是拿了这些东西出去?这都是他写的书?
打开一看,基本都是歌功颂德的话,还有一些看起来是大话的话,比如“打造以临安为中心的城市”等等。
这下就连杨玉环都有些反感苏某人了,因为他太喜欢标榜自己的功劳了,而且还请说书先生去说这些事情,简直是太过于好大喜功,自以为是了。
“哥你不至于吧?”
苏某人也看出来了杨玉环的疑惑,笑了笑:“我让临安做了这么多的改变,其实并不是要可以让那些人在外面说我的名字,说我的功劳,而是我要让这些改变让更多的临安百姓知道,我要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一个正在崛起一个不一样的临安。在县城生活的百姓其实不多,更多是在各个村落里面的百姓,我希望他们能来城里生活,定居,只有这样,人和人的交流才能更加紧密,经济才能发展更快。”
杨玉环听了个一知半解,毕竟才不到十二岁的女孩,能理解就不错了。
那些说书先生确实是要把临安的改变,和苏致远做过的事情,以及一些技术改造的事情散播出去,就像是县衙的宣传员一样,其实苏致远要消除的是那些不理解的声音,有的时候,宣传很重要,经过这些说书先生的渲染,那种动员效果,甚至要比苏某人自己去说要好得多,毕竟官民之间还是有隔阂的,很多百姓不相信官员。
苏某人想不想标榜自己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临安崛起的目标正在朝着他预想的方式中迈进!
(未完待续)
经济之间的联系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往往一项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于这个行业的强力消费。
无裳集团的发展极其迅速,就全靠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消费,所以才能有足够的钱,开展时装秀,开展一个又一个的消费平台,甚至出租模特到各个布匹行,甚至去杭州以外的地方给人当衣架子。
当人们对于用纸量逐渐提升的时候,以往的造纸术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被提高,用来提升效率或者其他技术,使之质量提升,或者开发出新的产品。
总而言之,行业之间的促进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苏某人用商业来带动商业的计划是可行的。
技术爆炸并不适合这个时代,即使是有电,汽车,飞机,也不是一个世纪出现的东西。
人类的历史文明的进步,需要循序渐进的发展,不然就是一口吃也吃不成大胖子,只能撑死。
现在苏致远主要抓的还是农业,振兴临安的经济就要从农业入手。
商业现在还在成长阶段,有太多的技术需要提升和开发,很多行业都还没有,只能当农业温饱这个基础提升上去了,其他的才能发展起来。
不解决温饱,怎么奔小康?
苏某人想了想,还是得如此。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苏某人也有一帮人帮忙料理县里的政务和一帮鸡毛蒜皮的案件,这才能腾出手来去搞经济。
但是光靠唐思雨这几个外来的姑娘,自然不行,一定要有熟悉这个地方的人才能更顺利的解决事情。
于是苏某人给县衙又招起了人,以补充县衙人手不足的需要。
花无裳是税务,唐思雨是政务,小菊是治安,各人分管一块,可以各自办差,就连县衙的第一个院子都拿出来坐办公室了,各个小的办公室外面立着牌子,百姓可以进来办事,或者提意见,大大减轻了苏某人的负担。
这样的情况从来都没人见过,周围的县也没有这么做的,临安是第一个,除了瞧热闹的,还有不少真的提着胆子来提意见的,果然,这边表情和善的把意见记下,那边就高兴的出去宣传去了。
透明化的办公像是一阵春风吹遍了临安县城,最终苏致远坐在县令的位置上还是没打算入乡随俗,而是按着自己的想法来,改变临安!
其实在整个大唐的总体环境下,经济发展是一直在提升的,临安也是,只是苏某人的这样的做法,更加促进了这边的发展。
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的时候更像是一阵强心剂,让百姓们放心,安心,开心。
临安县城不大,总共几条街,但是在苏某人的号召下,各种精神食粮的散播下,一个公共厕所建起来了,在临安城中,一共十多个坑位,上面还带着冠名的茅厕,建起来了,解决了不少人的需求。
苏某人站在前面总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于是就把后世的对面对联写了一副挂在了边上。
“上联:大开方便之门!”
“下联:解决后股之忧!”
“横批:爽!”
冠名打的广告是出了钱的几个铺子,他们之所以冠名也是苏某人舌灿莲花,把其说动,光是好处说了十几条,又是树立良好形象,做好事,给自己的生意传播广告,扩大知名度,等等,说的老板都感觉自己被洗脑了,果断拿出了银子支援了公厕的建设。
除了公厕,还设立的垃圾站点,专门堆放垃圾,但是,办什么事情不要钱呢?
又让那些经常倒垃圾的酒楼,杂货铺,每人摊点钱,美其名曰卫生费,要的不多,他们都很乐意给,因为临安的大街上有人打扫卫生不说,还方便了他们扔垃圾,如此一来,既方便了大众,还卫生了街道,何乐而不为呢?
苏致远看着街道上穿着自己设计工服的“临安环卫”,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
酒馆里,说书先生本来都是说江湖趣事,结果进来几个人在他身边耳语了两句,他就匆匆出去了,留下听到一半的观众于不顾。
“什么情况?”
“有没有职业素质啊?”
“咋地了,媳妇生孩子了啊?”
总之,酒馆骂声一片。这个场景发生在临安各处。
片刻之后,他们集体出现在了县衙之中,互相是一脸疑惑,被叫到这里来,他们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苏某人笑嘻嘻的登场,拿着一把银子,放在了桌子上,看的底下的众位说书先生不明所以。
“我有事情要请各位先生去做!”
“不敢当啊,县太爷大人!”
“大人尽管吩咐!”
“草民见过大人!”
......
没过多久,这帮人就离开了县衙,除了拿走了银子,还拿走了苏某人写的一些东西。
“哥,你都写了什么啊!”
杨玉环很是好奇,看到桌子上的小本子,基本上都是苏某人喜欢出去时说的话,官腔十足!
《加强思想文明建设指导方案》《十六字方针》《和谐时代,和谐大唐》《苏县令的语录》《崛起的临安》《伟大的人民》等等。
莫非那些说书先生就是拿了这些东西出去?这都是他写的书?
打开一看,基本都是歌功颂德的话,还有一些看起来是大话的话,比如“打造以临安为中心的城市”等等。
这下就连杨玉环都有些反感苏某人了,因为他太喜欢标榜自己的功劳了,而且还请说书先生去说这些事情,简直是太过于好大喜功,自以为是了。
“哥你不至于吧?”
苏某人也看出来了杨玉环的疑惑,笑了笑:“我让临安做了这么多的改变,其实并不是要可以让那些人在外面说我的名字,说我的功劳,而是我要让这些改变让更多的临安百姓知道,我要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一个正在崛起一个不一样的临安。在县城生活的百姓其实不多,更多是在各个村落里面的百姓,我希望他们能来城里生活,定居,只有这样,人和人的交流才能更加紧密,经济才能发展更快。”
杨玉环听了个一知半解,毕竟才不到十二岁的女孩,能理解就不错了。
那些说书先生确实是要把临安的改变,和苏致远做过的事情,以及一些技术改造的事情散播出去,就像是县衙的宣传员一样,其实苏致远要消除的是那些不理解的声音,有的时候,宣传很重要,经过这些说书先生的渲染,那种动员效果,甚至要比苏某人自己去说要好得多,毕竟官民之间还是有隔阂的,很多百姓不相信官员。
苏某人想不想标榜自己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临安崛起的目标正在朝着他预想的方式中迈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