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走进不科学 > 第一百五十四章 载入人类史册的时刻(6K)

第一百五十四章 载入人类史册的时刻(6K)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笔趣阁 www.bqg16.com,最快更新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

    十八天后。

    一个宁静旳夏夜。

    天空中看不见乌云,满天星斗尽着自己的力量,把点点滴滴的光芒融汇在一起。

    虽然不如太阳那么辉煌,也不如月亮那样清澈,但它们依旧梦幻般的把星光也洒到了人间。

    点点星光交相辉映,将大地变成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诱发着人们探索的欲望。

    跟眼前的漫漫星空相比,人类简直小到可悲,犹如尘埃。

    在寰宇之下,人类就如同地面上的蚂蚁一般微不足道。

    不过纵使是蚂蚁,彼此之间却也有所不同。

    例如此时此刻。

    黑夜已至。

    汴京城中的‘蚂蚁’或早已入睡,或在准备着明日的用度,或三三两两的前去夜市游玩。

    还有一些侧卧在画舫歌姬的膝枕上,享受着某种特殊的趣味。

    而在汴京城外。

    一座矮小但周围却相当空旷的小山上,正有另一群‘蚂蚁’在忙碌着。

    只见数十位仆役此时正手持火把,环绕在一处开阔的空地边,戒备的同时也提供着光源。

    空地内则同样站着二三十人,井井有条的在组装调试着什么,看上去好不热闹。

    “小心点,小心点,三、二、一,起!”

    “左边左边,对对对,就这儿就这儿.....”

    “嗦诶,放放放放放放放!”

    “轮轴呢?轮轴在哪儿?”

    “永柱,先把驴带走,下山的时候还得靠它拉货!”

    在这篇喧闹声中。

    徐云则站在一根巨大的铁筒边上,认真的做着最后的调试。

    “陈师傅,把极轴对准北天极!没错没错,很好!”

    “郭师傅,你看看发条的四根游丝有没有楔进天位口。”

    “王校尉,右边再固定牢一点儿......”

    大概在十天前。

    齐格飞便正式将透镜磨好,交到了徐云手里。

    随后徐云又花了一天进行了精磨,最终将透镜的na值加工到了1.18-1.20之间,并且通过了最终的核验测试。

    不过东西虽然都凑齐了,但他并没有急着开始搞天文观测。

    一来天文观测对环境有一定要求, 可见度必须要高。

    毕竟漫天乌云的话你也没法观测不是?

    二来则是.......

    徐云要等一个特殊的日子。

    因此这一等, 便是足足十天。

    当然了。

    这十天徐云也不是啥事没干。

    一如既往的上课不说, 还多次坐着驴车,外出考察了合适的观测点。

    一番观察下来,最终选定了这处小山坡。

    这处小山高度大概只有一百多米, 看上去有些低矮。

    但实际上。

    小山的内部是半空的,山腰处还有一个极其开阔的大平台, 可以容纳足足数百人。

    按照谢老都管了解到的情况。

    这处山坡原先是个陶土窑, 后来因为原主人牵涉到了一件贪腐案而被封存废弃, 山腰处的装运平台则被保留了下来。

    如今数年过去,却被徐云给捡了个漏。

    过了大概一刻钟左右。

    齐格飞快步走到了他面前, 恭敬道:

    “王公子,各个环节都调试好了。”

    徐云朝他拱手致谢,解下腰间的水囊递给他:

    “有劳齐师傅了, 喝口水吧。”

    随后他走到筒身右侧, 戴上羊肠手套, 将寻星镜的透镜给安放到了侧翼的筒身中。

    先前提及过。

    徐云设计的望远镜直径一米、长度接近十米, 重量高达五吨。

    因此想要在保持可转向的同时又能固定住筒身,必然只能采用倾斜朝天、外部施加固定设备的方式进行安置了。

    至于它是怎么被拉上山的嘛......

    简而言之, 驴兄功不可没。

    五吨而已,不重。

    其实吧。

    类似的装置在19世纪也出现过,具体时间是1865年。

    当时约翰牛皇家学会投入巨资, 打造了一个8.9吨重的大型铁制望远镜用于观测,现在还存在牛津博物馆。

    虽然皇家学会设计的望远镜精度在当时不算最高, 但意义却非同凡响: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官方组织的星空观测。

    这也代表着英国官方对于科学的某种态度——虽然工业那啥命充斥着血与泪,但至少在科研态度这四个字上, 英国皇室还是做的很正确的。

    说来也巧。

    在同一个时间点,本土同治皇帝也在举头望天。

    不过他不是在看望远镜, 而只是在求告鬼神——那年本土爆发霍乱,百姓们自然人心惶惶,只能求助于神佛,意图以星象定国策。

    顺带一提。

    同样是这一年,诺基亚也刚刚成立......

    视线再回归现实。

    一切调试完毕后。

    徐云走到老苏的身边,看了眼周围众人。

    今天在场的除了老苏外。

    王禀哥俩、小赵、老贾等六位数学家、齐格飞、谢老都管以及小李父女都来了——毕竟深夜外出,老李有些不太放心。

    另外。

    现场还有几位特殊人物在场:

    其中最左侧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文官, 乃是来自编修院的一位从八品推官。

    所谓编修院,指的是宋朝史馆所属的编书机构。

    它掌编修国史、会要、实录、日历等一众事宜,不算当权部门,但性质却很特殊。

    今日老苏所要进行的, 乃是这个时空人类史上的第一次望远镜观测,必须要有这么一位推官在场。

    不过比起此人的身份,他的名字可能要更响亮一点:

    他叫张怀民。

    没错。

    就是那个张怀民。

    他比苏轼迟四年贬至黄州,但却要早些官复原职,在去年7月已经回到了汴京。

    编修院推官便是他已知的最后一个职位,至此往后便生猝不详了。

    而张怀民的身边则站着两位身着青衣的男子。

    其中一人约莫四十来岁,五官犹如刀削斧凿,目光锐利,身材颀长,端的是一位好汉样貌。

    另一位则是须发浓白的魁梧老者,气势相对要内敛一些,但左脸的一处刀疤,却为他平添了几分凶气。

    从他们的站姿与神色来看,二人大概率都出自军伍,并且级别不低。

    事实上也是如此。

    其中那位老者, 便是先前提及过的王厚。

    几日前。

    在王禀哥俩的努力以及酒精与蒸馏酒的吸引下,徐云终于和这位军方大佬搭上了线, 通过老苏的名帖将他请到了现场。

    至于另外一位中年人嘛......

    则是张叔夜。

    也就是水浒传中林冲的原型, 北宋末年少有的良心官员之一,历史上便是他镇压了宋江起义。

    不过遗憾的是。

    按照正常历史轨迹,张叔夜的下场和王禀类似, 同样相当悲壮。

    靖康那年张叔夜兼任南道都总管,金兵逼近汴京,皇室危机。

    得知这一消息后,张叔夜带着三万人浴血勤王,乃是靖康之变中唯一支援汴京的大规模建制。

    在金兵进一步对京都围攻后,张叔夜接连四天与金兵大战,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后来宋钦宗驾车出城准备前往金营投降,张叔夜叩马而谏,被金兵押着准备前往北方金国。

    过了界河后的第二天。

    张叔夜仰天悲哭,自缢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如今的张叔夜乃是海州知州,前些天刚回汴京述职。

    又因其祖父张耆与老苏父亲苏绅是忘年交,便特意前来府上拜会,被徐云顺路给拐到了山上。

    来到老苏身边后,徐云朝他拱了拱手,说道:

    “老爷,望远镜已经调试完毕,可以开始观测星空了。”

    老苏闻言,顿时瞳孔微微一缩,连身子都隐隐开始颤抖了起来。

    不知为何。

    这个无数次仰望过星空的八旬老者,心中竟然罕见的出现了一丝忐忑。

    要知道。

    哪怕是当年在那个胡辣汤老汉的边上等待放榜时,他的心绪都没有如此激动过。

    不过毕竟是个当过宰相的人,胸中自有沟壑。

    只见半分钟不到。

    老苏便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恢复了平静。

    随后他推绝了谢老都管的搀扶,整了整衣袖,一个人缓步走到了望远镜边上。

    他先是抬头看了眼星空,沉默片刻,指着星空中的一轮王越,带着期待对徐云道:

    “小王,可否先让老夫看看月亮?”

    徐云郑重一拱手,点点头:

    “没问题。”

    说完他走到操作台边,调试起了主镜的寻星光轴,将其锁定到了月亮所在的区域。

    这架望远镜的底座可以通过刻度盘转动,有滚轮和桐油协助,推动起来还是很轻松的。

    水银抛物面则是通过另一套系统保证自转,二者不会出现干扰。

    接着徐云转动起了寻星镜上的三个螺丝,将刚才在主镜中心的影像,尽量的调节到寻星镜十字丝的中心。

    这一步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极其需耐心。

    十字必须要对准,三个螺丝也都要顶到镜筒上,哪怕差一丝一毫都不行。

    当初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钓鱼佬便因此出过差错,差点被人吊起来打.......

    待两只镜筒光轴平行后。

    徐云转动脚架,来到了最后的对焦阶段。

    叮——

    哐——

    锵——

    轻拢慢捻抹复挑。

    徐云犹如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缓缓的调试着头一次出厂的望远镜。

    一刻钟后。

    徐云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让出身位,对老苏道:

    “老爷,幸不辱命。”

    老苏朝他点了点头,走到了目镜前,将眼睛贴了上去。

    结果片刻不到。

    老苏满脸骇然的从目镜上抬起头,食指颤抖的指向视场:

    “小王,那.....那是月亮???”

    一旁的小李见状,连忙凑了上来:

    “苏伯伯,您看到了什么?”

    老苏沉默片刻,指着目镜道:

    “你自己看看吧,小王已经调好了焦距,直接上眼即可。”

    小李看了眼跟到身边的老李,蹦蹦跳跳的窜到了目镜边。

    结果与老苏一样,刚看了没有几眼,小李便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好多坑呀.....”

    随后小赵、老李、老贾、王厚...甚至张怀民都上前看了几眼。

    虽然包括王厚与张叔夜在内,现场的所有人在来之前都已经看过了另一架显微镜,对于某些情况多多少少的有些底。

    但当他们看到时场内那个灰暗、死寂、满是坑洞的月亮时,依旧忍不住产生了一股惊骇。

    原因无他。

    盖因它是月亮!

    众所周知。

    在华夏古代。

    由于缺乏足够丰富的娱乐项目,吟诗作对便成为了一大主流的消遣方式。

    而在各种各样的诗词中。

    月亮,无疑是个相当相当常见的‘龙套’。

    无论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还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亦或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一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同时在神话传说里。

    月亮上也是嫦娥的居所,她偷吃仙丹奔月,养了一堆玉兔,没事就可以啃麻辣兔头......

    老苏虽然不相信仙神之说,但对月亮也是抱有一种比较积极的期待的。

    结果没想到......

    在望远镜中,既不见天狗嫦娥,也不见玉树星光。

    唯一能见到的便是灰色的土壤,以及一大堆坑坑洼洼的痕迹.....

    而在他对面。

    看着面色骇然的老苏,徐云少见的选择了沉默。

    对于第一次接触星体表明的古人来说,惊骇甚至恐慌、惧怕,都是必然会出现的心理。

    地球上第一个观测月海的伽利略其实也一样。

    在第一次见到月海后,他足足发了两天烧才接受了这个事实,然后继续观察起了环形山。

    这是必须要独立迈过的一道关卡,外力帮助没多大意义。

    早先徐云已经给老苏灌输了不少宇宙有关的知识,如果这样老苏都想不通,那就真没什么好说的了。

    就这样。

    现场忽然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寂静,一旁原本正在啃草的驴都安静了下来,诧异的看着不远处的两脚兽。

    几分钟后。

    老苏先是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了眼睛。

    再次开合时,眸光已然充满了坚定。

    “小王,月亮.....不,或者说月球,虽然与老夫所想差距甚远,但却也了了老夫一桩心事,也证明了你所说的‘星球’概念正确无误.....”

    老苏见说沉默片刻,转身看向张怀民,说道:

    “偓佺,你且如是记下。”

    “元符三年八月三日夜,太子太保苏颂、男...咳咳,门客王林,熙河经略安抚王厚,中侍大夫李格非及其女李清照,以及...简王赵似,桐屿先生贾宪等二十三人于汴京城外小莲子山,藉‘天宫’望远镜初窥冰轮。”

    “得见......”

    “洼地无数,土壤灰白、无水、无人烟,静若归墟,其形如卵,乘气而立.....”

    张怀民一一将其记下。

    说完这番话,老苏的表情也随之一松。

    接着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徐云道:

    “小王,四十余年前,有客星晨出东方,入夜后仍。亮如昼。

    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出天关东南数寸,足足二十余天方才消末。

    时老夫正任同知太常礼院,曾亲眼得见客星横于天穹,一度甚至盖过了太白。

    你可知晓......此星所谓何物?”

    徐云眨了眨眼:

    “四十余年前?”

    眼下是公元1100年,四十多年前大概是1055年左右。

    而那个时间点嘛.......

    确实出现过一次极其壮观的星象。

    也就是......

    “生成蟹状星云的超新星爆发!”

    ..............

本站推荐:重生之女将星全职法师瑜伽老师花样多西出玉门散落星河的记忆青春派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我有药啊[系统]庶女有毒(锦绣未央)兼职无常后我红了

走进不科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新手钓鱼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新手钓鱼人并收藏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