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 时空隧道(第2页)
本站推荐:数字生命、仙界修仙、重生之玩物人生、重生之官路浮沉、我就是妖怪、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弹痕、无极魔道、鬼吹灯(盗墓者的经历)、不死传说、三国之宅行天下、宋医、方士的炼金攻略、江山美色、首席御医、欲成仙、最后的地球战神、回到大明当才子、史上第一混乱、混乱战神、
之称,不时在许多神话小说中出现。
传说月宫中的那棵树就是梭罗树,也有人说,凡画王母娘娘的画,身后必画梭罗树等等。
梭罗树叶如掌,花如锤,果如卵,实含脐,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它历经千年而不死,古老的神农架成为它的家园。
看着它,我感到生的伟大,我充满敬畏。
我同时还被另一奇观所震慑,在神农架的巍巍群山和茫茫林海中,掩藏着数以万计的洞穴,这些洞穴以无穷的奥秘吸引着人们。
正是这些神秘的地下洞穴,在每年的第一声春雷响过之后,就开始翻江倒海般涌出大量鱼群。
出鱼时节,只见洞穴附近的河面沟溪银流般闪闪烁烁,河上河下,观鱼捞鱼的人群鼎沸,哗声喧天。
这些鱼从何处而来,它们平日的栖息地在那,至今仍是个谜。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此前山民为我介绍的官封鱼洞。
官封鱼洞掩藏在神农架的绿树草灌之中,不易被人们发现。
相传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为给百姓解除疾苦,在神农架搭架采药,结绳为梯遍尝百草。
他曾在距鱼洞不远处的黑龙洞斩了一条毒妖化成的孽龙。
神农氏把龙骨肉碾碎化为鱼子,冬天放在地下河养育,春荒时节,成千上万的鱼籽已长成成千上万尾小鱼,小鱼游出洞来为百姓解荒。
至于鱼虱,那是毒龙心肝碎片所化,神农氏让其以毒攻毒,为百姓治病。
至于无鳞无甲,一般大小的来由,当地百姓解释:很古的时候,这里不断发生为捞鱼而斗殴致伤的事件,官方为阻止此事,就命石匠制作了一盘方丈有余的磨盘,把洞口堵住,只在磨盘的中央留有一圆形磨眼似的小口,以便从洞内往外流水。
这就是官封鱼洞之名的来由。
随后,每年鱼群在挤磨眼时,鳞甲被全部刮掉,鲜血淋淋。
久而久之,鱼群便由大小不一逐渐变成与磨眼一般大小的个体了……
我们来时已过了出鱼季节,看不到千鱼万鱼奔涌而出的情景,只好站在官封鱼洞惆怅半天,听当地居民向我们叙说官封鱼洞的神奇,顺便向我们推销官封鱼洞的鱼虱。
当然,为了不辜负他们的好意,我们购买了一些鱼虱,毕竟他们也为我们解说了很久,一点酬劳不付也不好意思。
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不停的在洞穴中穿越,恨不能将所有的洞穴都探索尽,不过谁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只好捡最有名、最隐蔽的洞穴探索,令人失望的是,我们好不容易将这些洞探索的七七八八,但却没有发生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我们没找到野人巢穴,没找到珍稀动物的宿营地,甚至没有蛇、没有猴、没有老虎,只有人的足迹。
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开始向神农架主峰神农顶进发。
只可惜了我们带的折叠钢丝弩弓,在我们探险的过程中一点都没用。
防身吧,我们路上没碰到一只猛兽,偶尔有一两只食肉动物,见了我们都飞快的逃走。
也许,这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就是人。
如果不是山民好心同意我们可以采一些植物标本,我想我们这次探险将是异常乏味的。
两名向导背着我们的食物与我们采集来的标本走在最前头,他们都姓陈,一开始我们将那稍微年纪大点的向导称之为大陈,年轻点的我们称之为小陈。
不过这一叫法一出,那个年纪大的向导直称不敢,而年纪小的又满脸不高兴。
询问之后我们得知,原来这两个向导都有亲戚关系,年纪小的居然是另一位向导的叔公辈的,难怪这种称呼让他们不满。
知道这种情况后,我们调整了叫法,年纪大的称之为老陈,年纪小的称之为大陈。
结果大家皆大欢喜。
神农顶海拔3105公尺,这里温度明显下降,一阵风刮来,便有彻骨的寒凉,天空飘起稀落的雪花。
我们来到神农顶下的风景垭,只见千丈绝壁下浓雾正缭绕漫卷,绝壁下的千峰万壑顿现惊心动魄的狰狞。
大陈明显是受过教育的人。
他告诉我们说,我们能看到雾算运气不错。
因为这绝壁峡谷中的雾瞬来即逝,一般不易看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