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节 界休(第2页)
本站推荐:数字生命、重生之玩物人生、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最后的地球战神、回到大明当才子、史上第一混乱、仙界修仙、江山美色、不死传说、混乱战神、弹痕、鬼吹灯(盗墓者的经历)、我就是妖怪、方士的炼金攻略、无极魔道、首席御医、欲成仙、宋医、三国之宅行天下、重生之官路浮沉、
直到最近,部落里气氛诡异,那些平时善良淳朴的匈奴牧民,突然对劫掠来的汉女压低了暴戾之气,这些妇女才获得少许活动的自由。
呆在匈奴部落近两年,聪慧的蔡昭姬约略学会了匈奴话,从匈奴人嘴里露出的一言半语,隐隐猜到了他们改变态度的原因:刘备,是那个不通诗文的刘备,为了寻找张嫣儿,正调集兵力四面合围,并开口向张太守讨要匈奴人。
对此,匈奴人内部也发生争议,一部份人主张向刘备讨要一笔钱财,让他赎回这些汉女。
另一部份人认为,应该立即回到部落聚集地,召集所有战士,与刘备开战。
没有人,没有一个匈奴人认为应该把掠夺来的东西无偿归还汉人。
没几天,匈奴人突然全部落逃回兹城,听匈奴牧民说,他们劫持了张太守。
回到兹城后,匈奴开始全族动员,据说,刘备率领军队一路尾随不舍。
也正因为如此,匈奴人打着万一不胜,可以用汉女换钱财的目的,对汉女放松了监管,蔡昭姬才有机会,奢侈地在湖边哀伤。
对于张太守,蔡昭姬没有什么好感。
匈奴人一向的习俗是:汉人的东西是匈奴人的,只不过暂时放到汉人那里,等匈奴人有机会去取。
匈奴人的东西当然是匈奴人的,女人和牲畜都是匈奴人的财产,汉人的干涉都是冒犯。
张太守秉着一贯的仁人作风,对匈奴人的习俗相对尊重。
蔡昭姬曾无数次看到被劫的汉女向张扬哀告,换来的是匈奴人的当面鞭打。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蔡昭姬低吟着,看着粼粼泛波的湖水。
“哟呼、哟呼”
,匈奴部落聚居区传来善良的匈奴牧民暴戾的喊声,稍后,无数的骑兵奔涌而出,一路挥舞着长枪发出“哟呼、哟呼”
的喊声,向四方奔去。
“酋长大会决定战斗了,他们开始征集部落勇士了。”
蔡昭姬垂首望着湖水,几滴泪水滴落,溅起了一圈圈涟漪:“有时候,我挺羡慕嫣儿的,有这样一个男人,为她不惜一战。”
蔡昭姬喃喃自语,泪水不断地滴落。
七月二十七日,界休,刘备望着不远处的西河,怅然良久——“终于到了西河南岸了,再有一天到达中阳,复一天可以到达兹城,就可以和匈奴接战了。
匈奴崇尚武力,只有不断地和他们战斗,才能赢得尊重。
匈奴以劫掠中原为习俗,这次,就让我倒过来,把劫掠匈奴作为习俗。”
赵云催马走近了刘备,低低说:“主公,我们随军携带的粮食已吃到一半了,大战在即,必须再筹集一些粮草,以利持久作战。”
刘备低低的回答:“我记得最后一次补充粮草在襄垣,怎么现在粮草就不继了呢?”
赵云答:“我军近万人,襄垣小城,所筹粮草如何够吃?此刻,我军离邺城近三千里(汉里,约合700多公里),行军走了半个月,沿途地广人稀,补给困难。
主公,马上就到了兹城,匈奴要战要和,即将分晓。
再隐藏形迹已无意义。
我建议:马上发散士卒,四处巡查,做好战斗准备”
刘备犹豫了一下,下令道:“子龙,你带近卫左骑去,把1000人分成十个百人队,在主队左右呈扇形巡逻,另一千人凝结成团,缓缓前行。
主队分队间用铜哨联系,遇到分队解决不了的敌人,就用主力攻击,敌视过强则回撤,由我来收拾。
你们的任务是,扫荡周围所有小部落,抢光他们所有的牲畜,掠走他们所有的战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