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初唐大农枭> 第两百六十九章 争取立于不败之地

第两百六十九章 争取立于不败之地

本站推荐:下山入赘封神之诸神夺舍乌鸦的证词灵卡世界大冒险欧神的幸运日常苍空剑庐异源之主一道青焰从破庙到神庭凤舞九天【传奇商后妇好】从此纣王不早朝在仙尊的怀里为非作歹从签到开始当全球大佬洪荒之灵宝传大佬请上大号说话开局签到一个校花因为太怕死所以我选择无敌高武:带着鸡狗猴办事务所宝可梦入侵漫威少宫主只想好好活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初唐大农枭笔趣阁初唐大农枭txt初唐大农枭TXT初唐大农枭全文阅读初唐农家初唐大农枭81



    甘蔗是节生作物,在岭南那边有大量的野生甘蔗,和香蕉树,荔枝树,龙眼树一样的,多的不得了,通常是皮黑肉脆,糖多汁甜。
    而在北方却不一样,即便是人工种植了甘蔗,通常也需要经过一轮霜冻之后,它才会转甜,而且肉也不像岭南甘蔗那么脆,需要用力嚼才会出汁,通常几节吃下来,腮帮子都可能嚼的酸。
    农历五月中旬种植甘蔗,时间其实有些晚了,但是没有关系,肥力够的话,三四个月的时间,足够甘蔗苗长起来,至于能不能长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味道甜不甜,于秋其实并不关心。
    他只是需要完成系统任务,得到系统出品的良种甘蔗种子就好,一般来说,系统出品的肯定是他需求的。
    让冯智戴比较纳闷的是,于秋种甘蔗的方式太粗糙了,他们没有看到任何技术含量,只需要给每个挖好的坑洞里面放一条甘蔗,把芽的节包面朝上,撒上一把土,却让属下的人用碎土将其稍微填埋一下就好,根本不用费脑子学习。
    可他堂堂一个洺州大都督,治下人口现在都过八十万了的掌权者,需要亲自做这种把甘蔗放到坑洞里撒一把土的工作吗?
    这种是个人都会的事情,吩咐下去,让属下干就行了吧!
    而更加让冯氏兄弟感觉到奇葩的是,于秋还不准任何人给他帮忙,抢了他的这份工作,甚至,还要让人抱着甘蔗跟着他跑,不停的传递给他。
    所以,他们两人也只得跟在于秋后面,拿着铲子跟赵河等亲卫一起,帮他放了甘蔗的坑洞填碎土。
    “那个,你们于都督除了喜欢各种猛兽之外,还喜欢亲自种田?”
    冯智戴看到赵河身上穿着的短袖军装上,挂着很多漂亮的星星,大致猜到他是于秋属下的高级军官,一边填着碎土,一边小声向他询问道。
    “于都督做事情向来都是这么天马星空,不过,喜欢亲自种田这一点却是不假,别看他现在的要求好像有点儿戏,这可能他是在研究甘蔗的种植之法呢!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他一定能种出比你们岭南产的这些甘蔗更甜,产量更高的甘蔗。”
    赵河无奈的笑了笑道。
    这种怪异的情况,他们去年第一次在寡妇村居住的时候就见到过,耕田,播种,于秋都非要亲自来,其余所有的人为他服务,后来种果树什么的,他又见到过很多次,一大堆人,做一大堆准不,就是为了等他最后的一下子,可当时的不理解,最终却都变成了丰收时的不可置信,到现在,对这种事情他们也就见怪不怪了。
    或许,这些高深的耕种学问,就是被于秋用这些怪异的,大家都看不懂的套路琢磨出来的吧!
    冯智戴听赵河这么说,顿时便更加觉得于秋高深莫测了,同时,跟赵河闲聊起一些于秋的事迹和洺州的情况来。
    直到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于秋才带着他们去武安县的于氏酒楼歇息,一百多号人一齐动手,只是用了一个时辰不到的功夫,就种下了好几十亩,按照现在的这种情况,明天召集武安县所有的人手一起来帮忙的话,或许只需要半个多月时间就能将一万亩甘蔗地种完。
    毕竟,最繁琐的挖坑施肥工作,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于秋只需要一条一条的将甘蔗放入那些挖好的坑洞里就行,有很多人一捆一捆的接力传给他,他的度还可以比今天快几倍,早晚各两个时辰的种下来,一天至少可以种好几百亩,甚至接近千亩。
    而通过和赵河的闲聊,冯智戴对于洺州算是有了一个笼统的了解。
    原来,洺州的这么多人口,是去年平定了刘黑闼之乱后,汇聚过来的饥民,于秋以一己之力,养活了这数十万饥民,使得他们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得以安定下来,从事各种生产,以及文化和耕种知识的学习,才造就了如今洺州欣欣向荣的局面。
    可以说,在洺州百姓的眼里,于秋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就连朝廷,也不得不向他妥协,允许洺州自治。
    再之后,就是洺州的物产了,赵河说出来的一些数据,大的冯智戴都有些不敢相信,在得知洺州有数十万人专业从事各种商品的生产,并且与突厥三大汗王,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国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和商业同盟协议,独家向他们供货的时候,他就更加惊讶了。
    于秋仅仅用一年多的时间,把一个州展的比拥有数十个州的一个州道还强,这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壮举,让冯氏兄弟对他升起了无限的崇拜。
    傍晚的时候,他们就见到了于秋是如何受洺州的百姓们爱戴的,由于马车到来的时候,被许多武安县的百姓们看到了于秋,他们在结束了劳作之后,就都往县城赶来看望于秋了。
    因为,于秋每次来武安县,都会教一些新知识,上一些新的高产作物,一个多月前,就一口气上了五种新作物,包菜,白菜,抱子甘蓝,抱子芥菜,卷心菜,现在那些菜的长势都非常好,实现高产是妥妥的,他们就怕错过学习这些新知识,种植这些新的高产作物的机会。
    于秋现在手头上的耕种任务,是提升水果蔬菜的产量,而且需要达到一倍,过十种,还有随机的物品奖励。
    这些日子,他已经让武安县的农夫们统计了各种适合在夏季种植,却产量比较低的作物了,其中蔬菜就有十多种,其中像冬瓜,葫芦,节瓜,苦瓜,癞瓜,八月瓜等作物,就有十多种,另外就是,白芷,小茴香,丁香,木香,鼠尾草,百里香,草寇,积壳,三奈等香料也有十多种。
    这些作物在这个时代的产量大多极低,连在后世体型最大的蔬菜冬瓜,在这个时代,一个也是很难过五斤的,许多香料,亩产甚至还不到五十斤,于秋有信心,用自己的初级耕种技术,加上中级化学技术搞出来的肥料,能让这些作物的产量提升一两倍以上。
    明天一早还要干活,于秋在扫盲学堂将各种蔬菜的增产种植任务,以村为单位,分配了一下之后,又分别交待了一下他们一些整田的要点和种植的要点,就宣布散会了,反正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还要留在武安县,每天上午或下午,都可以给大家详细讲解。
    去到于氏酒楼之后,于秋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吃饭,便让人准备的一些吃食,他和冯氏兄弟以及亲卫们一起宵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初唐大农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爱吃鱼的胖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吃鱼的胖子并收藏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

所有小说和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只为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https://www.bqg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