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九百九十章 郑一冠的忧虑
第九百九十章 郑一冠的忧虑(第2页)
本站推荐:左手、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快穿,大佬她花式虐渣、异剑仙侠录、修仙从矿奴开始、都市龙吟、走向巷道深处的背影、四合院:医圣传承,谁惹废谁、掌中画境、猎魔之人、我给精灵注入血脉、透视金瞳、全民竞技,我有无数SSS级英雄、洪荒:吾昊天,打造最强天庭!、三国:我皇子的身份被刘备曝光、爱你,是个错、踹掉渣男后被豪门大佬盯上了、浑天剑章、乱世小民、七零:和闷骚厂长提离婚后他急了、
很显然,不会的,理性的关键是每个人自身的自利与一贯。
心理账户其实是每个人自身对不同情景下一元钱的保留价值的差异化评估导致的。
只要这种差异化评估是一贯的,那就是理性的。
不存在说有人挥金如土就是不理性,也不存在说有人节假日集中消费就是不理性。
不存在说有人视金玉如粪土就是不理性,不存在说有人懒散堕落安贫乐道就是不理性。
什么情况是不理性呢?就是没有自身的价值评估体系,或者有评估但这种评估做不到一贯。
这才是不理性。
比如有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懒秀才从不做工,就靠去酒局当相公过日子。
这是理性。
但如果同样一个秀才,头一个月当相公混日子,后一个月去做刀笔状师挣钱养家,然后没多久又辞职当相公混日子。
如此反复,这才是不理性。
当然,更普遍的不理性其实是缺少价值评价体系,缺少权衡对比的盲目跟风交易。
无论如何,对理性两个字的深化其实是拓展了新学的适用范围的。
如果新学仅仅在精明的人那里有效,那其实是否定了新学的存在根基的。
因为精明的人太少了,就算是真有精明的人,也有情绪上头的时候。
跟政策依赖理性良民与引导良民理性的逻辑,未来良民社团令的关键在于设计一系列促进理性的交易机制,否则良民最终会走到新学的反面,最终自掘坟墓,根本无法与朝廷分庭抗礼。
对这个事情的严重性,郑一冠是很同意高翰文的担忧的。
良民社团如果成为一个一心为良民干活的老好人,那么结果只能是良民大规模躺平搭便车。
当良民不参与社团,搭便车也能获利时,时间一长,多数良民也自然失去了对社团进行理性评价的能力。
一个只会听话的良民,到时朝廷只需要做掉良民大头领,剩下还不是传檄而定。
毕竟听话嘛,听谁不是听呢?
新学可以说已经到了稍有不慎就是身死学灭的危险境地。
但郑一冠不理解,其他人懵懵懂懂言笑晏晏就算了,为什么高老师还没有一点儿警惕忧虑之情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