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群雄割据 第九节 变革(第2页)
本站推荐:江山美色、方士的炼金攻略、无极魔道、重生之玩物人生、重生之官路浮沉、弹痕、最后的地球战神、仙界修仙、欲成仙、不死传说、我就是妖怪、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宋医、回到大明当才子、三国之宅行天下、鬼吹灯(盗墓者的经历)、史上第一混乱、数字生命、混乱战神、首席御医、
弟子认为,必须严格而明确的规定每一级官吏的职权,在自己所属的职权之内,官吏有处置之全权,其他人干涉、就是越权。
而官吏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也是越权。
弟子主政青州几年来,就致力于建立一种秩序,由律法约定百姓、官吏权利和义务、以及行为准则。
让下层官吏遵循这准则,依法治理地方。
如此,百姓官吏各安其位,就好比一辆马车,其上面的部件各安其位,发挥自己的作用,上位者只需给出马车的前进方向,整个青州就会按照固定的社会秩序前进。
然而,对官吏的监督,一直是弟子的大难题——既是设置少数,比如一两个监督官,谁来保证监督者不徇私,不枉法呢?如果设置的监督官过多,官府的财政压力必然过大?
弟子想来想去,决定布一张大网——让所有人自觉自愿的监督官吏,让所有人都来参与治国。
这样一来,任何人想要谋私利,就必须把征得治下所有百姓的首肯,如果真有人能把治下的百姓都买通,那他的行为就不单单是私利了,我们大可由他去干。
这张涵盖所有百姓的监督大网,就是弟子在青州推行的‘乡老议政’策略。
只有让下情上达,让老百姓都有地方倾诉,建立一个传递百姓声音的渠道,才能做到全民参与治国。
然而,多年以来的因循守旧,让地方官员对议政乡老的干涉,不是太在意,甚至认为他们是刁民,经常寻机报复。
地方官也对乡老的参政意见,也并不是太重视。
老师来了,正好。
以老师的威望,出任元老院长,统领各地乡老,参与国事处理,地方官员谁敢不尊从。
如此,下情上达的渠道就畅通了,我青州的秩序就可以真正建立起来了。”
卢植一皱眉头,刘备这番话语里,有些目无君主的言论,让卢植很是抵触。
可是,这些话语又都是孟子“民为重,君为轻”
的主张的发挥。
眼看汉政似乎不可支撑,而刘备青州的治理,似乎在一片乱世中,别开新路。
不管怎么说,刘备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刘备取得的成绩,也让他颇有荣焉。
现在自己穷途末路,理想幻灭,投奔自己的弟子,或许,试一试自己弟子的治国之术,也是一种探索——吾将上下以求索,虽九死亦无悔。
不等卢植说话,刘备抢着补充说:“老师,你先不急着答应。
如今正值秋季农闲,老师先四处转着看看,看看弟子治理青州五年,这方法是否让青州百姓富足安乐。
等老师出巡青州完毕,熟悉了各方乡老和各地官员、百姓,弟子再来听候您的教诲。”
以卢值的威望出巡青州,再预先暗示各地:他回来后将担任元老院院长。
那么,地方乡老一定会找他倾诉,等他一圈转回来,对青州的事务、官员和体制就会有所了解,出任元老院院长顺理成章。
由于他具有刘备老师的身份,以刘备对师长的遵从,下面各级官吏都会对元老院的威势有所顾忌,这样一来,元老院就确立了作为官府之外的第二权势机构的地位。
如果今后,刘备再打着事事请教老师的名义,让各项政策通过元老院的讨论后实施,元老院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立法机关。
今后,任何的变革就可以在元老院,通过争吵、妥协后,颁布实施。
再也不需要通过血腥的暴力,以推翻政权的方式,来实施自己的主张,声张自己的权益。
有了元老院的强力介入,青州治权、法权、立法权,三权分立的的架构就可以完善了,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打着尊师的旗号进行,定会让一些大儒们羡慕,并因此减少士子们的抵触情绪。
若能以卢值的名望,吸引一些乡绅、世家子弟参与议政,参与监察官员,一旦他们获得好处,那,谁也不会反对依托这架构给他们带来的权益。
一番盘算之后,刘备心中暗暗的偷笑,表面上做出一付恭敬的表情,搀扶着卢植,走下商船。
“报,平原郡安德县令赵谦前来请示工作,是否接见,请主公示下。”
一名侍卫恭身通报。
“也不看看什么时候,一个小县令能有什么大事,这时也来打搅我?”
刘备满脸不悦的嘟囔着。
卢植很感兴趣的驻足,说:“玄德,你不是说青州官吏各安其位吗?你就处理一下他的事,我看看你的治理之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